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清晨的四字成語有什麽

清晨的四字成語有什麽

秉燭待旦 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出處: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好個古撇先生,還是那壁披衣據床,秉燭待旦哩!”

朝不保暮 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生變化。極言情況危急或境遇窘迫。

出處:晉·袁宏《後漢紀·質帝紀》:“二千石長吏遇民如虜,或賣用田宅,或絕命捶楚,大小無聊,朝不保暮。”

朝不保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麽樣子或發生什麽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朝不慮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麽樣子或發生什麽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朝不謀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麽樣子或發生什麽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謀夕。”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黃昏,指短暫的時間。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朝成暮徧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

朝成暮遍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

出處:《南史·劉孝綽傳》:“孝綽辭藻為後進所宗,時重其文,每作壹篇,朝成暮遍,好事者鹹誦傳寫,流聞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題之。”

朝發暮至 指早晨出發晚上就到達。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出處:語出《後漢書·烏桓傳》:“居止近塞,朝發穹廬,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朝更暮改 早晨剛改過,晚上又變了。形容主意不定,壹會兒壹個樣。亦作“朝更夕改”。

朝令暮改 早晨發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壹會兒壹個樣。

出處:漢·鼌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朝令夕改 早晨發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壹會兒壹個樣。

出處:漢·鼌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漢書·食貨誌上》:“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朝生暮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死。”

朝生夕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山海經·海外東經》:“[君子國]有薰華草,朝生夕死。”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壹件事。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說沈洪自從中秋夜見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廢寢忘餐。”

朝聞夕改 早晨聞過,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錯誤之迅速。

出處:《晉書·周處傳》:“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塗尚可,且患誌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

朝聞夕死 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處:《論語·裏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夷暮跖 早晨被譽為伯夷,晚上被貶作盜跖。形容時論毀譽多變。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工部·邵上葵工部》:“邵之兩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壹人之身,朝夷暮跖,亦可以觀世變矣。”

朝奏暮召 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出處:語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扞主父偃呴資用乏,留久,諸公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壹事諫伐匈奴。”

朝奏夕召 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出處:見“朝奏暮召”。

旦暮入地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進入地府。表示年齡已高,隨時都可能死去。

旦夕之間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出處: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壹時紉,便作旦夕間。”

匪伊朝夕 不止壹個早晨壹個晚上。指是子不少。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嬰寧》:“我有誌,匪伊朝夕。”

鳳鳴朝陽 朝陽:早晨的太陽。鳳凰在早晨的陽光中鳴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

出處:《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花朝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花朝月夜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南朝·梁元帝《春別應令詩》:“動春心花朝月夜,誰忍相思今不見。”

花辰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處: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