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胸有成竹成語故事

胸有成竹成語故事

胸有成竹成語故事如下:

胸有成竹主人公:文與可。胸有成竹,原意是畫竹子以前,心裏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後用以比喻辦事以前,已經有全面的設想和安排。成:現成。出自《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壹,胸有成竹主人公文同

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文同以善畫竹著稱。他註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

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壹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於他畫竹的思想。

二,胸有成竹的來歷

北宋有個大畫家叫文與可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記錄竹子在不同季節的生長情況,壹有靈感就鋪紙研墨,把竹子的印象畫在紙上。

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栩栩如生。詩人晁(cháo)補之對文與可的畫很有研究,他寫過壹首詩,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現在人們用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沈著。

三,胸有成竹造句

1,革命大家庭的暖暖春意更加反襯出在嚴重態勢下我軍指戰員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氣概。

2,壹向精明能幹、胸有成竹老成持重的隊長李仕福,也顯得激動不安。

唯有他在自己的壹生中,完全自發地、胸有成竹地玩弄繪畫技巧,像魔術師似不斷變幻招數,畫出無數傑作。

3,我花了好多工夫去調查了現在高校網絡的建設情況,而今已是胸有成竹地等待他的提問。

4,胸有成竹者自然對竹子認識深刻,能夠落墨不多,而雨態風姿,各得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