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邪顯正”被選為韓國今年的年度成語。
韓國今日發布的壹份調查結果顯示,11月30日至12月9日對全國1000名教授進行“年度四字成語”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4%的受訪教授認為“破邪顯正”壹詞最能總結2017年的時局。
“破邪顯正”出自中國隋唐時期僧人吉藏所著《三論玄義》,是佛教宗派三論宗的教義,如今已經不再局限於宗教範疇,意指破除所有邪見邪道,顯正理。
嶺南大學教授崔在穆說,希望徹底鏟除積弊,不僅破邪,更能顯正。
“破邪”顯然指的是樸槿惠。今年,韓國政局波瀾動蕩,樸槿惠深陷“親信幹政門”,總統的權力被閨蜜崔順實壹家壟斷。韓國檢方以18項罪名起訴樸槿惠。
推薦該成語的圓光大學教授崔炅鳳表示,在邪見和邪道壓制正理的情況下,國民手捧燭光,為正風肅紀打下基礎。
今年10月,數萬韓國民眾就聚集在首爾市中心的光化門廣場,紀念“倒樸”集會壹周年,活動主題是“借燭光之力清除政治積弊,以國民之力推進社會改革”。
65歲的樸槿惠面臨可能在監獄度過余生的命運,外界預測法院將在明年初進行壹審宣判。
本月14日,崔順實案壹審開庭,檢方提請法院對其判處25年監禁。據報道,當天,韓國執政黨***同民主黨議員閔丙梪發推稱,“考慮到檢方對崔順實的量刑建議,樸槿惠可能被檢方求刑35年。”
“顯正”說的就是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後,文在寅的很多舉措讓韓國人很滿意,民眾迫切的渴望樸槿惠這壹頁翻篇,對文在寅寄予希望,希望新政府采取更根本的改革措施。
另外,還有18.8%的教授選擇“解弦更張”、16.1%的教授選擇“水落石出”。
從這幾個詞語來看,也都同樣反映的是今年韓國政局的變動。
創刊於1992年的《教授新聞》自2001年起每年12月進行年度四字成語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韓國各大學的教授。去年的年度成語“君舟民水”就開始諷刺樸槿惠政府了。
去年,樸槿惠“閨蜜門”醜聞曝光激起民憤,韓國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樸槿惠下臺並查明事件的真相。最終促成國會通過彈劾決議,印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歷史教訓。
有趣的是,“破邪顯正”並不是第壹次被使用,2012年,“破邪顯正”以最高支持率被選為新年成語。也就是在當年,韓國第18屆總統選舉,樸槿惠以51.6%的得票率當選為新壹屆總統。樸槿惠領先文在寅75萬票。
當時推薦“破邪顯正”為新年成語的壹位教授表示,“破邪顯正”意在於糾正社會不良風氣,整治腐敗行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希望在新的壹年裏,國家能消除社會黑惡勢力,營造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環境。
沒想到,時隔五年,文在寅當選這壹年,這個詞又回來了。
除了韓國,還有很多國家會征集壹個字或者壹個詞代表壹整年。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12日在京都市東山區的清水寺宣布,日本今年的年度漢字為“北”。
據報道,當選理由包括朝鮮(日語為“北朝鮮”)導彈發射、日本九州北部暴雨災害、職業棒球“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選手大谷翔平轉入美國職棒大聯盟、著名高中生球員清宮幸太郎加入該隊、“北”海道土豆減產引發席卷整個日本的“薯片危機”等。
日本的年度漢字評選始於1995年,今年是第23次。去年“金”字當選,因為去年奧運會日本選手獲得21枚“金”牌刷新歷史。此外,還與東京都前知事舛添要壹因政治獻“金”問題辭職、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有著壹頭“金”發等有關。
再來看看新加坡的年度漢字,繼去年的“變”之後,新加坡評出?“恐”來總結這壹年
“恐”字當選是因為今年頻繁發生的恐襲,令大家人心惶惶。當地民眾覺得,本地雖然比較安全,但還是要做好準備。
而馬來西亞人選擇“路”為年度漢字,代表今年有時順風,有時徘徊,是可進可退的壹年,也代表對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