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民胞物與的下壹句

民胞物與的下壹句

民胞物與的下壹句是天下歸仁。

壹、民胞物與出處及用法

民胞物與,民為同胞,物為同類。泛指愛人和壹切物類。出自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民胞物與,是“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縮寫

民胞物與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指泛愛的壹切人和物。例句:那裏有壹個是認真存了“仁人惻隱”之心,行他那“民胞物與”的誌向,不過都是在那裏邀福。——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二、民胞物與含義

民胞物與意思是說,天地間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萬物,所有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都是我的朋友。仁民愛物、民胞物與,所表明的是每壹個人對待他人、對待自然的基本態度。

民胞物與即泛愛壹切人和事物,詞出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大家張載。他為我們描繪了世界發展的美好願景。這個願景的當代闡釋應為:尊重彼此的立場,而後求同存異,***謀發展。作為世界青年,要實現民胞物與,就應該有所為。

張載先生提出的“民胞物與”思想,恰如《中庸》所說的:“素其位而行,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不怨天,不尤人,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勇於承擔人的責任與使命,懂得體諒他人,關愛他人,照料、容忍、寬容他人。將“世人”都當作我們自己,當作我們的同胞。

三、中性成語民胞物與的例句

在階級社會裏而主張民胞物與,是不實際的。食物等,在在都顯示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痌瘝在抱、民胞物與的崇高精神。君子之立誌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人類的民胞物與,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