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鍥而不舍 、九死不悔 、堅定不移 、百折不撓、 水滴石穿 。
鍥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中性詞,含貶義或褒義詞,本詞的詞性仍處於爭議中。
出處:《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九死不悔[jiǔ sǐ bù huǐ]?:九:虛詞,表示極多。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誌堅定,無論經歷多少危險,都決不動搖退縮,毫無後悔之心,問心無愧。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堅定不移[jiān dìng bù yí]:堅定不移,釋義穩定堅強,毫不動搖;不放棄。不改變自己的想法。補充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出處:《資治通鑒·唐記·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百折不撓[bǎi zhé bù náo]:意思是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比喻意誌堅強,品節剛毅。也作“百折不回。
出處:漢蔡邕《太尉橋公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水壹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後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也說“滴水穿石”,常與“繩鋸木斷”連用。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乖崖援筆判雲:‘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