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模棱兩可(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舊唐書·蘇味道傳》。
3、“模棱兩可”意指對壹件事情沒有明確的態度或主張(模棱:意見或態度不明確。兩可: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該成語在句中可作謂語、狀語、定語、補語;多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