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春天成語有春暖花開、大地回春、春花秋月、春色滿園等;形容夏天成語有綠樹成蔭、爍玉流金、吳牛喘月、炎炎夏日、烈日炎炎等;形容秋天成語有壹葉知秋、秋高氣爽、秋風蕭瑟等;形容冬天成語有天寒地凍、北風呼嘯、滴水成冰、寒冬臘月等。
1、春暖花開(chūn nuǎn huā kāi)
含義:意思是指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遊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出處: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南內》:“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
翻譯: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明亮,命令寵愛的近臣宴請內閣有學問的大臣們***同觀賞遊覽。
2、大地回春(dà dì huí chūn)
含義: 指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現壹片生機景象。有時亦用比喻形勢好轉。
出處: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歲杪雨雪連日悶題二首》:“樹頭雪過梅猶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翻譯:雪過後大樹的枝頭上的梅花還在,地面上春天已經到來了柳樹卻不知道。
3、吳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
含義: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過分懼怕,而失去了判斷的能力,也形容天氣酷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翻譯:滿奮這個人很怕冷風,司馬炎派人宣滿奮入宮議事。到了宮中坐下,君臣二人就聊了起來。談話的宮殿,北面的窗戶上裝的都是琉璃,琉璃鋥明透亮,視若無物。
滿奮以為窗戶上啥也沒有,渾身不自在起來,好像外面的冷風已經從窗戶刮了進來,鉆到了他的衣服裏。他心神不安的樣子很有趣,引得司馬炎哈哈大笑。
滿奮明白窗戶很嚴風根本刮不進來後,不好意思起來,紅著臉解釋道:“我就像南方怕熱的水牛,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忍不住就喘起氣來了。”
4、秋高氣爽?(qiū gāo qì shuǎng)
含義: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凈,氣候涼爽宜人。
出處: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高秋爽氣相鮮新。”
翻譯:秋天天空晴朗明凈,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宜人。
5、滴水成冰(dī shuǐ chéng bīng)
含義:形容天氣非常寒冷,水滴下去就會結成冰。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嚴冬冱寒,滴水成冰。”
翻譯:嚴寒的冬天,水滴下去就會結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