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
駱駝祥子、
駱賓王、
駱駝刺、駱馬、
駱越、
王楊盧駱、
駝駱、
駱驛、
駱驛不絕、
六國販駱駝、
駱谷、
石駱駝、
駁駱、
釣駱駝、
白駱、
歐駱、
駱丞、
嚴駱、
駱田、
他駱拔、
盧駱、
富駱、
大芒駱、
駱駝杖、
大荒駱、
駱驛不絕、
鬻駱、
白花駱、
駱駞、
疥駱駝
2. 駱可以組哪些詞駱的組詞:駱駝、富駱、駱谷、駱越、嚴駱、駱馬、駱田、駱駞、駱驛、白駱等 壹、駱的釋義 1、形聲。
從馬,各聲。本義: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馬 2、又 3、嗶嗶駱馬。
4、駱駝 。 5、姓 6、通“絡”。
絡繹不絕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駱,馬白色黑鬣尾也。從馬,各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駱,馬身白色,黑色鬃尾。字形采用“馬”作邊旁,“各”作聲旁。
三、字形演變(如圖) 四、造字本義 名詞,頭小、頸長、身高體壯、忍饑耐渴的褐色役畜,形似馬匹,但背有駝峰;為了方便運輸管理,人們在駝與駝之間用繩索聯系,這樣,只要控制首駝,就可以控制整個駝隊,避免駝匹在沙漠中走散。 擴展資料 壹、駱駝[luò tuo] 哺乳動物,反芻類,身體高大,頭小頸長,背上有駝峰,蹄扁平,蹄底有肉質的墊,適於在沙漠中行走。
有雙重眼瞼,不怕風沙。有高度耐饑渴的能力。
嗅覺靈敏,能嗅出遠處的水源,又能預感大風的到來。供騎乘或運貨,是沙漠地區主要的力畜。
二、駱越[luò yuè] 古種族名。居於今雲南、貴州、廣西之間。
三、駱田[luò tián] 在沼澤中以木為架,鋪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成的浮於水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3566面的農田。於上種植谷物,可隨水高下,不致浸淹。
四、駱國[luò guó] 上古時代,堯封軒轅黃帝第三個兒子駱明在城西南約15公裏處的駱峪水庫西今陜西周至縣側。 五、駱駝泉[luò tuo quán]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駱什麽組詞壹、駱字的組詞有駱駝、富駱、駱越、嚴駱、駱馬、駱田、駱駞、駱驛、白駱、駁駱、駱國、甌駱、鬻駱、盧駱、駝駱、他駱拔、駱駝泉、大荒駱、釣駱駝、石駱駝、駱駝絨、野駱駝、駱駝杖、大芒駱、白花駱、駱駝草、駱駝刺等。
二、駱字的基本釋義
1、古書上指黑鬃的白馬。
2、姓。
擴展資料
文言版《說文解字》:駱,馬白色黑鬣尾也。從馬,各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駱,馬身白色,黑色鬃尾。字形采用“馬”作邊旁,“各”作聲旁。
壹、駱田
[luò tián]
在沼澤中以木為架,鋪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成的浮於水面的農田。於上種植谷物,可隨水高下,不致浸淹。
二、駱國
[luò guó]
上古時代,堯封軒轅黃帝第三個兒子駱明在城西南約15公裏處的駱峪水庫西今陜西周至縣側。
三、駱駝刺
[luò tuó cì]
落葉灌木。枝上多刺,葉長圓形,花紅。生於沙地,是駱駝的牧草。
四、野駱駝
[yě luò tuo]
未經馴化的駱駝,體形瘦高,四肢細長,駝峰圓錐狀,蹄下肉墊厚,毛棕黃色。生活在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地帶。是壹種珍稀動物。
五、駱駝絨
[luò tuo róng]
呢絨的壹種,背面用棉紗織成,正面用粗紡毛紗織成壹層細密而蓬松的毛絨,多用來做衣帽的裏子。也叫駝絨。
六、駱駝泉
[luò tuo quán]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