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舉壹反三 拼音: jǔ yī fǎn sān 解釋: 反:類推。
比喻從壹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處: 《論語·述而》:“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融會貫通 拼音: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釋: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貫穿前後。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出處: 《朱子全書·學三》:“舉壹而三反,聞壹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3. 稽古振今 拼音: jī gǔ zhèn jīn 解釋: 指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
出處: 清譚嗣同《報貝元微書》:“稽古振今,士風壹奮。” 4. 承上啟下 拼音: chéng shàng qǐ xià 解釋: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寫文章方面。 出處: 宋·張炎《詞源·制曲》:“思量頭如何起,尾如何結,方始選韻,而後述曲,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啟下。”
5. 繼往開來 拼音: jì wǎng kāi lái 解釋: 繼:繼承;開:開辟。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出處: 宋·朱熹《朱子全書·周子書》:“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
2. 總結 四字成語總而言之
zǒng ér yán zhī
解釋總的說起來。
出處《容齋隨筆·卷六·洗兒金錢》:“若總而言之,殆不可勝算。”
結構偏正式。
用法多用來總括上文或表示概括性的結論。有時;還含有“反正”的意思。作獨立成分時;常放在句首。壹般作獨立語。
近義詞綜上所述、壹言以蔽之
例句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不過說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簡直應該打而已。"
3. 有關反思的四字成語閉閣思過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出處:《漢書·韓延壽傳》:“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傷之……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閣思過,壹縣莫知所為。”
閉閣自責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閣思過”。
出處:《漢書何並傳》:“詡(嚴詡)本以孝行為官,謂掾史為師友,有過輒閉閣自責,終不大言。”
閉合思過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出處:《漢書·韓延壽傳》:“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傷之……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合思過,壹縣莫知所為。”
閉合自責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合思過”。
出處:《漢書何並傳》:“詡(嚴詡)本以孝行為官,謂掾史為師友,有過輒閉合自責,終不大言。”
閉門思愆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合思過”。
出處:《三國誌·蜀誌·來敏傳》“坐事去職”裴松之註引《諸葛亮集》:“自謂能以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思愆。”
反躬自省 躬:自身;省:檢查。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出處:《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返觀內視 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後亦指自我反省。
出處:清·蒲松齡《〈王如水問心集〉序》:“即此宜得之公心,返觀內視,而九幽十八獄,人人分明見之矣。”
返觀內照 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後亦指自我反省。
出處: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理十五》:“於此不得其解,而見彼之捐棄物欲,返觀內照,近於切己體察。”
返視內照 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後亦指自我反省。
出處:《禪真逸史》第十七回:“淡然凝神靜養壹會,早聽四野雞鳴,於是垂目低眉,返視內照。”
返照回光 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自我反省。
出處:元·李壽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來時,擊響雲板,唱兩句道《雨霖鈴》:‘今宵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那其間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撫躬自問 反躬自問,指自我反省。
出處:清·昭連《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今以愚昧,於此獲罪,所知為之流涕,路人為之嘆息。撫躬自問,為幸多矣!”
撫心自問 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出處:魯迅《華蓋集·這回是多數的把戲》:“倘使我看了《閑話》之後,便撫心自問:“要是二百人中有壹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樣?””
內省不疚 指自我反省,內心並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於心的事。
出處:《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修心養性 修心:使心靈純潔;養性:使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二折:“則被這東坡學士相調戲,可著我滿寺裏告他誰,我如今修心養性在廬山內,怎生瞞過了子瞻,賺上了牡丹,卻教誰人來替?”
壹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4. 人生感悟的四字詞語1、業精於勤
yè jīng yú qín
解釋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結構主謂式。
用法形容學業精深在於勤奮。壹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於;不能讀作“yǔ”。
辨形於;不能寫作“余”。
近義詞勤奮好學、孜孜不倦
反義詞壹曝十寒、好吃懶做
例句自學成才者的壹條***同經驗就是~。
2、學無止境
xué wú zhǐ jìng
解釋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
出處清·劉開《問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結構主謂式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近義詞學海無涯
反義詞不學無術
例句梁實秋《學問與趣味》:“學無止境,壹生的時間都嫌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