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ài xiù liǎng qí
簡拼:mxlq
解釋:①壹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出處:《藝文類聚》卷十九引《東觀漢記》:“張湛為漁陽太守,開田八千余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欺。”宋·無名氏《沁園春》詞:“麥秀兩
示例:乾興元年五月,南劍州麥壹本五穗,錦州~。 《宋史?五行誌二下》
近義詞:麥穗兩歧
語法:作賓語、定語;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麥秀兩歧 成語接龍
順接:歧出歧入 歧路亡羊 歧路他鄉 歧路徘徊
順接:麥秀兩歧 麥穗兩歧 楊朱泣歧 亡羊多歧 大道多歧
逆接:不辨菽麥 不辯菽麥 兔絲燕麥 兔葵燕麥 未辨菽麥 智昏菽麥 種麥得麥
逆接:麥丘之祝 麥秀兩岐 麥秀兩歧 麥秀黍離 麥穗兩岐 麥穗兩歧 麥舟之贈 麥飯豆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