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適合小學生的成語故事

適合小學生的成語故事

適合小學生的成語故事如下:

伯樂相馬成語故事: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第壹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幹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壹次,伯樂受楚王的托,購買能日行幹裏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裏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壹帶,都仔細尋,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壹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壹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壹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

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眼睛,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麽。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壹匹難得的駿馬。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妳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裏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妳找到了好主人。”千裏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擡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鐘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

伯樂指著馬說:“王,我把千裏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楚王壹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妳會看馬,才讓妳買馬,可妳買的是什麽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裏馬,不過拉了壹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壹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壹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餵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裏之外。後來千裏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李代桃僵成語故事:

中華民族十分重視兄弟情義,要求兄弟姐妹要感情融洽,妳敬我愛,互相助,家和才能萬事興。有的人卻不懂這個道理,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謠《雞鳴》就講述了這樣壹個不講兄弟情義的。

有壹戶富貴人家,家有五兄弟,其中有壹人犯了法要去受刑,其余四個兄弟卻不聞不問。為了不喪失自己既得的權利和富貴,他們竟互相攻擊,醜態百出。於是《雞鳴》作者借百姓之口諷刺這沒心沒肝的兄弟,全詩如下: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林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詩的意思是:桃樹生長在露天的水井旁,李樹又傍依在桃邊生長。蟲子來咬吃桃樹的根。李樹挺身而出,替代桃樹忍受蟲子啃咬,不惜生命而死去枯僵。樹木尚會以身相代,而人類卻將兄弟情義相互忘掉。詩人熱情贊揚桃李***患難的美德,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不講兄弟情義的人。

後來,人們由此而概括出“李代桃僵”,以桃李***患難比喻兄弟互愛互助。後詞義轉變,現用來比喻以此代替彼或代替人受過。

為虎作倀成語故事:

唐穆宗長慶年間,傳說有個處士馬拯,聽說衡山祝融峰人住著壹個伏虎長老。他帶了壹個童仆,上山去拜那位長老。

他登上祝融峰,見到壹座佛寺裏,果然有個須發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熱情,壹定要留馬拯吃飯,可是廚房裏的油和鹽正巧用完了。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買油鹽。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門。馬拯自壹人站在寺邊觀賞山景。這時,從山下又來了壹個叫馬沼的隱士。

兩人互通姓名之後,馬沼說他在半山腰看見壹只猛虎在叫人……馬拯問了那人的年齡、容貌、衣著,驚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馬沼又說:“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後,忽然變成壹個須發皆白的老和尚。”不壹會,老和尚回來了,馬沼輕聲對馬拯說:“正是這個和尚。”天晚了,老和尚要請他們住僧房,兩人卻喜歡住在齋堂裏。

他們把門緊緊閂上,觀察著外面的動靜。半夜裏,有只老虎幾次來撞門,兩人用力頂住,門才沒有被撞開。兩人決心要除掉這只吃人的老虎,終於想出了壹個好辦法。

第二天壹早,兩人說是後院壹口井裏傳出怪聲音,把老和尚騙到井邊。當老和尚湊到井口看時,馬沼壹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壹落水,立刻變成了老虎。兩人搬來石頭,把它砸死了。兩人下山時迷了路,後來幸虧遇見壹個獵人,就住在搭在樹上的窩棚裏過夜。

半夜裏,馬拯突然被樹下的人聲吵醒。他借著月光壹看,竟有幾十個人,叫嚷著要替老虎報仇。獵人告訴他們,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了,可死後卻替老虎開道,成了倀鬼。馬拯罵道:“妳們這些倀鬼,死在老虎嘴裏,還要為它痛哭、報仇!”

古代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還要為老虎效力。成語“為虎作倀”由此而來,現比喻為壞人做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