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直逆旅也;光陰者,百代直過客也。”
百年好合 夫妻永遠和好之意。
出處:《粉妝樓》第壹回:“百年和合,千載團圓恭喜!”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不法常可 法:當做模式、法則;常可:長久被人們認可的成規慣例。不把常規慣例當做永遠不變的模式。
出處:《韓非子·五蠹》:“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不可磨滅 磨滅:消失。永遠消失不了。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出處:宋·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後》:“韓氏之文,沒而不見者二百年,而後大施於今,此又非特好惡之所上下,蓋其久而愈明,不可磨滅,雖蔽於暫而終耀於無窮者,其道當然也。”
垂範百世 垂:流傳。範:典範。指光輝榜樣或偉大精神永遠流傳。
出處:宋·陸遊《跋李莊簡公家書》:“雖徙海表,氣不少衰,丁寧訓戒之語,皆足垂範百世。”
此恨綿綿 綿綿:延續不斷的樣子。這種遺恨纏繞心頭,永遠不能逝去。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帶礪河山 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如衣帶,泰山像磨刀石。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舊時表示所封爵位傳之久遠。含有江山永固之義。
過化存神 過:經過;存:保存,具有。聖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
出處:《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海涸石爛 猶海枯石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誌永遠不變。
出處:清·秋瑾《精衛石》第二回:“海涸石爛情無改,正欲歸坐續言詞。”
海枯石爛 海水幹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誌永遠不變。
出處:宋·王奕《法曲獻仙音·和朱靜翁青溪詞》:“老我重來,海幹石爛,那復斷碑殘礎。”
好景不長 景:境況,光景;長:長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遠存在。
好景不常 景:光景,時機。美好的光景不能永遠存在。多用於對世事變遷的感嘆。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宋·晁補之《梁州令疊韻》:“好景難常在,過眼韶華如箭。”
浩氣長存 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氣永遠長存。
江河行地 江河永遠在陸地上奔流。比喻事情明顯,無庸置疑,顛撲不破。
出處:清·鄭燮《焦山別峰庵雨中無事書寄舍弟墨》:“豈得為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