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壹進高中我就遇到了這樣的女生。開學幾天後,當我經過教室時,兩個女孩正在爭論。其中壹個女生很“自我”,可見她很委屈。“我只是讓這個地方更舒服!這不是妳的家,所以我要把妳的桌子放回去。”她並不胖,但她占據的空間是其他學生的壹半。周圍的同學也對這個女生的欺淩行為非常不滿。我把他們叫到辦公室,女孩說:“我不管妳同意不同意,我要大度,我也不管妳怎麽說,我就是要這樣。”另壹個女生也不示弱,回應道:“大家都壹樣,妳不能特別。如果我是妳,如果妳是我,妳會怎麽做?”壹句話讓“自我”的同學啞口無言。我也認同另壹個女生的“感同身受”。因為女生上學遲到,批評了“班級”,我就跟她說了,希望她不要給班級帶來不好的影響。她反而跟我抱怨說:“妳好偏心。其他同學可以為所欲為,我卻什麽都不能做。”我對她說:“老師對每個學生都壹視同仁。如果其他同學也這樣,我也會告訴他。因為妳遲到,學校批評了我們班,學校還扣了我的班主任費。妳不能忍!”
她很快又曠課了,我只好請父母來學校。她媽媽來告訴我,她女兒的生父已經去世了,她現在是繼父,但是繼父不敢對她太嚴格。而且我工作忙,還帶著壹個孩子,經常疏忽了她。這孩子越來越不像話了!同時也談到了抹口紅,噴香水。我父母和我決定和她好好談談。她媽媽罵了她。壹開始她想辯解,她跟我說我不應該為了這種事給父母打電話。我說:“我不想給我爸媽打電話,但是妳是女生。妳不在學校,不請假,有事我負責,我父母也有責任。”通知家長來學校是學校規定的。然後我對她說:“從開學起,妳就給我惹了很多麻煩。”妳應該知道妳的同學是怎麽看妳的:妳是壹名中學生,妳來學校主要是為了學習知識,努力考上大學。"妳沒有必要塗口紅和香水. "她媽媽說:“沒辦法打扮成大人,因為交際需要打扮。”他們壹個人或者和朋友在壹起的時候根本不打扮。尤其是女性越來越崇尚自然。她們回家後會馬上卸妝,因為口紅有毒,最好不要塗。”我補充道,“如果妳自己噴香水,其他同學不覺得香,反而嗆。妳不覺得很少有同學想和妳相處嗎?妳的妝容看起來太不壹樣了,不容易和周圍的同學融為壹體。壹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別人因為妳的存在而更幸福。反思自己。剛開學妳給身邊的同學帶來了什麽?它給班級帶來了什麽?它給父母帶來了什麽?父母很忙,因為妳要帶弟弟來學校處理妳的事情。妳這樣做是不對的。”她媽媽也說,“今天公司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但是因為妳要請假。”我補充道,“妳除了考慮自己,也要考慮父母、班級和其他人。妳這樣做,別人會為妳高興。如果妳不知道如何做對壹件事,妳可以和妳的同學、父母和老師談談。妳不能只跟著感覺走。人們說妳太以自我為中心,周圍不會有朋友,所以妳把自己和周圍的人隔離開來。我不認為這是妳想要的。“女生低下頭,說有事就請假,不再缺課,盡量不給班裏添麻煩。真的,之後她就不化妝了,同學們對她的看法也變了。
高二的時候剛剛身無分文,負責班級,壹個叫郭燁的學生也是“以自我為中心”。上課的時候會打斷老師上課講課,問自己的問題。我在講“電場”的時候,突然問“電荷是什麽?”。壹時不知如何回答。我說我查壹下,下課再告訴妳。我對字典和資料中關於電荷的解釋感到不滿意。想到這麽多年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慚愧。我考慮再三,最後決定按課本解釋:如果壹個物體具有吸引光和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它帶電。當壹個物體帶電時,意味著這個物體帶電。解釋完後,很多同學也說好!我好像意識到了什麽。郭燁真是個外強中幹的人,班上的其他老師也是如此。他總是樂於問問題。當初有同學說他這樣不尊重老師,上課不能隨便解決他的問題!老師上課的時候會提出很多自己想到的問題,影響講課進度,從而進度遠遠落後於其他班級。老師們也抱怨他。我在教室裏表揚了他。我說:“對學習有疑惑,壹定要問有沒有疑惑。我們不是完全接受知識,而是沒有想法。學習知識應該是問為什麽,我怎麽想,老師怎麽說,老師為什麽這麽說?我想的有什麽錯?為什麽?有什麽問題嗎?遇到問題,敢於不斷提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正確解決。我相信妳在學習的時候也有自己的想法。妳不能因為老師說的話總是對的,而不管妳自己的想法。另外,郭燁最好把問題再想壹想,想好了再問,或者整理壹下,課後和老師討論壹下,不耽誤老師的教學進度。”有壹次上課,我不由自主地提出了這個問題,但馬上伸手說:“對不起,我還沒想好。”壹段時間後,他會提問,但提出問題的水平提高了很多,下課後會馬上去辦公室和老師討論問題。班裏的同學也向他學習,班裏的學習氛圍挺好的。老師們課後都興高采烈,稱贊學生學習意識高。由於我校生源不好,學生積極性不高,高考成績壹直不理想。2013年高考,今年十個班七個學生上了二本線,我班四個,還有壹個女生回內蒙古老家高考,也上了當地二本線,創造了奇跡。這都是因為我們班學習氛圍活躍,學習熱情高。
有時候學生不是真的“自我”,而是不知道怎麽做壹件事,父母教育不到位。班主任要認真分析學生過於“自我”的原因,必須說明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自我”的危害,督促其改正;對學生學習質量有益的“自己”要加以引導,不能簡單地看到它不好的壹面。班主任可以組織壹些集體活動,比如組織學生看壹些教育片,比如音樂之聲,既增長了見識,又能讓學生壹起感受到集體的快樂。就像我有壹次無意問壹個學生,妳可以在家看好電影!為什麽不在家看呢?他說:“家裏沒氣氛,完不了。”他說了壹句話,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集體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