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如何有效指導小學生寫論文

如何有效指導小學生寫論文

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鼓勵學生自由、創造性地表達,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寫作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維力和記憶力,其重要性還在於學生對詞語和表達的運用,對思想語言和口頭語言的提煉,對現實生活知識和經驗的升華,對情感價值的宣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素材,激發興趣,加強閱讀,恰當地運用語言表達,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壹,創新思路,提高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態下感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成功的第壹步,也是成功的指南。

在寫作教學中,我不斷創新思路,選擇學生喜歡的題目。指導學生選擇作文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學在寫塑造好人好事的主題時,往往會選擇“撿錢包”等早已寫得過分的東西。好像這是他們最熟悉的,學生機械的寫,沒有創新。其實,學校、家庭、社會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但學者們因為觀察事物,了解事物的局限性,對那些熟悉的生活素材視而不見。生活中的事情很復雜,但是同壹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發現不同的特點,正所謂“山那邊看,遠近不同。”所以我們提倡發散思維,把思維的觸角向四面八方延伸,多角度多側面的對比分析,找出最符合學生寫作的角度,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新意。比如有壹次我在黑板上畫了壹個圓,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說說圓的想法。學生胸襟開闊,從不同角度發表觀點;從自然的角度來看,有太陽、大地、向日葵、荷葉、洞穴、龜殼等。從吃的角度來說,有月餅、西瓜、蘋果等。從生活用品來看,有草帽、鍋、果盤等。從體育用品來看,有籃球、足球等。學生興趣濃厚,寫作自然不受限制。

同時,我也註重引導學生向名著學習,提倡學以致用。因為模仿是人類學習和掌握技能的重要方式之壹。模仿的特點是針對性強,有規律可循,既能降低學習難度,又能收到明顯的效果。對於寫作初學者,我們積極倡導模仿和借鑒範文。哪怕壹開始是機械的,也要肯定。主要是指導學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或真實感受,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借鑒他人的壹些寫作方法,寫出個性化的文章。學生在理解原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找準表達中心後,引導學生學習文章中語言運用和表達方式的突出特點,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類似範文的東西,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從而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第二,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是豐富的,取之不盡的。”這段話說明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觀察生活是寫作的基本功。因為構圖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只有深入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能很好地捕捉生活信息。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美就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亮點。妳必須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捕捉來豐富自己的心靈,美化自己的心靈,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做到兢兢業業。從高壹高二開始,他們要堅持寫日記,寫周記,內容涵蓋校園、家庭、社會。要求學生觀察各種景物、人物和事物,仔細體會個人感受。結果很多同學寫了好文章。

在《致董永舒》中,魯迅先生曾說,“欲後世之學,必先觀察,後看他人之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讀這壹生。”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地選擇自然景物、身邊的人和事,以及壹些藝術作品或具體的事物,培養學生對事物敏銳的感知,逐漸形成勤於觀察周圍世界的習慣。比如通過春遊,熟悉了“山光不同於春光”的自然風光,了解了“細雨中魚躍,清風中燕子斜”的江景;舉辦夏令營,體驗青蛙歌唱、昆蟲呼喚野餐的田園生活;秋高氣爽,觀果;冬天是可愛的,欣賞迷人的雪景。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觀察市場的繁榮、家鄉的變化、助人為樂的新時尚、擁軍優屬的新鮮感,以擴大學生觀察的範圍,增加積累材料的深度和廣度。

另外,我經常布置半命題作文,比如《我的第壹次》,老師不做任何提示,讓學生自由選擇。壹般情況下,學生往往選擇“洗碗”、“洗衣服”、“做飯”等主題占三分之二。我引道:“老師看了大家選的材料,洗碗,洗衣服,做飯,我就知道老師想看第壹次有妳特色的。”學生們似乎意識到了什麽。我接著說:“人生充滿了問題,只要妳仔細觀察,妳就能到達那裏。”作文也是如此。選擇妳有而別人沒有或不知道的。“在我列舉了生活中以小見大的典型事例後,同學們終於體會到了選材的方法,興趣濃厚,腦洞大開。於是,第壹個相聲,第壹次流淚,第壹次放風箏等創新素材呈現在我面前,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第三,閱讀和寫作的結合豐富了語言

“讀萬卷書,下筆如神”,“讀唐詩三百首,壹首詩不會也能背出來”。多讀簡明扼要的說明,當語言積累到壹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很好,鮮花就會在妳的筆下誕生。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學生要麽沒有素材可寫,要麽表達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結底,他們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基於這個問題,我非常重視在教學中加強課外閱讀,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首先,我教學生閱讀方法。在這裏,我主要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做到“學法於課外”、“以課內促課外”、“補課外課”。看完整本書,我會理清思路,思考問題。最後,欣賞精彩片段,理解文筆。

另外,積累也是寫作中至關重要的壹點。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讀書筆記應該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之壹。”為了進壹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率,我要求每個學生準備壹本閱讀積累書,並讓學生自己起名字。我堅持讓學生從閱讀的文章中提煉出好的單詞、句子、段落,寫讀書筆記,或者寫讀書感悟。經過幾年的訓練,學生的詞匯量增加了,寫作素材豐富了,寫作水平也提高了。

第四,規範語言,表達細膩

任何典型的材料、深刻的思想、巧妙的構思,都只有借助語言才能準確、巧妙的表達出來,語言表達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作文的質量。很多孩子覺得自己心裏有很多東西要寫,但是開始寫的時候,卻寫不出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積累規範的語言,並在實踐中大膽運用,真正達到“我手寫我心,妙語連珠躍然筆端”的思想境界。

在訓練中豐富語言。僅僅從課文中吸收現成的例子來積累語言材料是不夠的。教師還應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在指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過程中豐富詞匯和句型,使學生掌握描述各種形象、標記不同形象和特征的詞語。比如教“輕輕地”這個詞,可以引導學生效仿課本上的“風在輕輕地吹”,進行“輕輕地”造句訓練。比如老師說“月牙兒是什麽樣子的?”學生可以說:“像金鉤”、“像船”、“像眉”...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通過組詞、造句、連句成段、口語片段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

緩和使用中的語言。學生積累了壹定的詞匯和句型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大膽運用。並鼓勵學生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磨練自己的語言,精益求精。引導學生磨練語言,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①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讓學生知道語言的選擇要準確反映事物的特點或事件的過程,不能模棱兩可,更不能模棱兩可。比如“靜”、“靜”、“靜”這三個詞,都表達了“靜”的意思,但在具體應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②語言表達的組織。要讓學生明白,描述事物或敘述事件要有壹定的順序,不能打亂和拖延。③語言表達的生動性。語言的生動性是使文章生動、吸引讀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視覺語言來表達作文的內容,如恰當地選擇修辭手法,有意識地註意詞語的情感色彩等。

五、飽含深情,批語鼓勵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審題人和作者要聯系自己的感受,而老師的批語是聯系兩者的紐帶。在評語中傾註老師的希望、鼓勵和批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寫作和批改作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壹種有效的方法。

我堅持鼓勵的原則,實行高分政策,讓學生覺得寫作不難,從而對寫作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熱情,才會化被動為主動,化無意為有意。寫作熱情也會水漲船高,寫作天馬行空。

在批改差生的作文時,要註意優點,抓住他們哪怕是微弱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使之成為成功的動力。如果壹個學生在整個作文中很好地使用了壹個單詞,我會在他的單詞下面畫壹條紅色的曲線,並在他的額頭上寫道:“這個單詞非常棒!要不要這樣的好字多出現?”這樣這個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有了信心,逐漸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遇到壹個抄襲粗心的同學,我用咨詢的語氣建議他。在評論裏,我寫道“妳的字好看嗎?如果妳覺得美中不足,是不是‘打扮’更合適?”善意的批評更有利於學生改正缺點。有些作文有時候要批評,我會用不好的方式改正。如果壹個學生在壹篇作文裏寫了十個以上的錯別字。我並沒有給它們標上很多錯別字來傷害他的自尊心,而是把它們圈了起來,寫下了下面的評論:“請改正圈出來的字。我相信,只要認真,妳就能寫出大部分文字;個別單詞,查字典,可以改正。”往往學生錯別字逐漸減少,同時也鍛煉了查字典的技巧。如果有學生不努力寫作文,我會這樣寫評語:“按照妳的寫作水平,這篇作文妳沒有充分發揮。要不妳花點時間修改壹下,跟我們班最好的文章比壹比?”如果壹個學生的作文結尾寫得不好,我寫了這樣的評語:“結尾寫得不好,真可惜。先表揚學生的優點,再指出他們的缺點。如果壹個學生寫得很快,但沒有復習的好習慣。我寫了這樣的評論:“妳快速思考的能力很可貴。俗話說‘壹篇文章百看不厭’和‘壹篇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希望妳在‘快速思考’之後,再做壹次‘反復修改’。我相信妳的筆下會有好作文的!”

總之,生活、觀察、閱讀、寫作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在作文教學中,只要教師能重視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加強閱讀指導,引導學生用優美的語言表達,用激情的文字寫評語,那麽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學生也不會因為不懂寫作而感到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