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靜之後,漢印面貌逐漸形成,到漢武帝時,已經完全擺脫了秦印的影響,進入成熟階段。此時的名璽使用的字體有三種:壹種是苗篆,筆畫盤曲曲折,章法密集;二是鳥蟲書,筆畫盤卷,兩端作蟲鳥狀;第三,始於秦朝的仿印與周代的金文、金石文字略有不同。
前兩種是藝術篆字,不僅見於印章,也見於漢代瓦當和漢初青銅器。後者是當時刻字的專用字體,特點是筆畫遒勁,體態闊方。它的篆刻方法變化很大,有的筆畫變圓了,有的變直了、變方了,有的筆尾平齊了,有的成了刀尖形。
印面的構圖通過每個字所占空間位置的變化,註重整個印面的完美,或采用陰陽交替、在印面周圍加入幾何圖案和四神圖案等方法,使印面更加美觀大方。漢代私印所建立的藝術模式奠定了印章藝術的規律,成為後世奉為圭臬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