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總體觀察
1,“同時觀看”。縮短單個對象的觀看時間,加快多個對象的觀看頻率。用來觀察明暗關系,現實與空間的關系等。
2.“對照著看”。同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經常被對比觀察。用來確定比例關系、明暗關系、虛實關系、空間關系、形態特征等等。
3、“瞇眼。”瞇起眼睛,破壞(擾亂)視線焦點,使整個物體“虛化”,突出主要物體,以強制手段把握整體觀察效果。
第二,整體表現
1,先大後小。這裏的大和小是指壹個物體的基本大形狀和局部小形狀之間的大小關系。比如人的形狀基本都是大的,人體各個部位都是局部小的;頭部是基本大形,五官是基本大形中的局部小形。畫的時候要先畫大形,再畫小形。如果違反了這壹點,妳的身材就不準確了。
2、先草後精。刻畫的時候要從整體出發,從局部出發。在壹個物體的基本形狀確定之前,絕對不能對物體的某壹部分進行過於細致的描繪。違背了這壹點,就會導致畫面的“碎片化”和“孤立化”,局部和局部比例的失衡,造成畫面整體和局部關系的失衡。
3、先直後彎。直線比圓弧簡單,正方形比圓簡單。因為直線更容易概括物體的形狀,所以為了把握形狀的準確性,應該先直後彎。違反這壹點也會導致形式不準確的結果。
4、先暗後明。在畫的過程中,每壹個階段,每壹個單體,每壹張像樣的臉,每壹個部位都要從最暗的部分開始,然後畫第二個暗灰色的部分,最後到達明亮的部分。違反這壹點,就會導致明暗、灰、花、亂的不平衡。
5、先實後虛。先從主要對象開始畫,再畫次要對象。先畫明暗對比強的對象,再畫明暗對比弱的對象。否則物體會擁擠,互相爭鬥,空間感差。
6、先近後遠。先把主客體畫在前面,再用後面的客體來襯托,讓主客體突出,明顯,突出主題。
只要按照以上方法訓練,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培養全局意識,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持之以恒,畫面效果自然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