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軍是民國時期四川地方軍隊的稱謂。與其他地方派系不同,川軍從來沒有形成統壹的體系。早期是劉存厚和熊克武掌權,中後期是劉向掌權,劉向死後。川軍形成了鄧錫侯、楊森、潘文華、劉、王五員大將爭霸的局面。
川軍內部派系復雜,防區制盛行,內戰激烈聞名全國。抗日戰爭中,川中承擔了全國30%的財政收入和40%的抗戰力量。重慶抗戰勝利的牌位,書寫了川軍多彩的樂章。李宗仁將軍曾評價:“八年抗戰,功不可沒。”
擴展數據: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八年浴血抗戰,成建制的川軍主動請纓出川。川軍有* * 350萬人參戰,川軍* *有常年對日作戰的6個集團軍(* * 12部隊,約30萬人)。他們參加了從正面戰場上海戰役開始的幾乎所有重大的民族戰爭。
從抗戰初期的淞滬、徐州、武漢之戰,到抗戰相持階段的長沙、南昌、綏棗、浙贛、常德、恒昌、桂柳之戰,作戰範圍分布在滬、蘇、西江、晉、魯、安正、豫、鄂、贛、湘以及桂、黔、冀。
8年戰爭中,川軍以艱苦浴血的抗戰著稱,前後出川兵力350萬,居全國各省之首,傷亡約占全國的20%,傷亡64萬余人,其中陣亡26.3萬余人,受傷35.6萬余人,失蹤2.6萬余人。除了勇敢頑強,裝備差也是重要原因。
七位將軍獻出了生命,各部官兵因傷亡而轉業,出現了無數可歌可泣、慷慨激昂、悲壯壯烈、扣人心弦、令人肅然起敬的事跡。
對於這段歷史,李宗仁將軍曾說,“川軍在八年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蔣介石說:“四川不亡,中國不亡。”。
百度百科-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