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蘭船上,我的心與妳同在,直到它到達南方潮水的盡頭。妳的詩越過五嶺傳到華山西麓,我的信離開蘭關後渡過急流。在險峰上,驛道高高掛起,被壹片片流動的雲擋住了去路,波濤洶湧,侵蝕著城市根部的老樹。總有壹天,強風會掃除瘴氣,然後月光會明亮地照耀在西樓上。
註1漢潮州語: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故稱漢潮州。木蘭船:用玉蘭樹制成的船。南朝梁朝的任芳寫道:“木蘭島在潯陽河畔,木蘭樹很多。吳王闔閭在這裏種植花木蘭,建造宮殿。在七裏洲,有壹艘刻有木蘭像魯的船,船還在洲中央。詩人周雲木蘭,出於此。後來,它經常被用作壹艘船的美稱,而不是實際上由玉蘭木制成。潮:這條河的名字,現在是韓江,流經潮州。4脊:指五嶺。華嶽:西嶽華山。北魏酈道元寫《水經註·四江》:“華嶽之山為河,河逶迤。河神人精擺動他的手和腳,把它們分成兩半。今天,手掌和腳的痕跡仍然存在。章:指韓愈的詩《左遷覽關示侄孫項》。5級:指藍色級別。劉龍:龍水從湖南流向廣東,在唐代被稱為湖西。6路:公路;大道。王堂長陵《送武十九歸沅陵》詩雲:“沅江流晨陽,溪口長驛。殘雲:分散而稀疏的雲。浩然《歸入汾送魯》詩雲:“洛川雪止,殘雲。7城市根:城市的腳。壹個是“城隍(yīn)”。湯唯的詩《酬秦徐少甫春來見》中寫道:“城根山半腹,亭映水心。”8煙:因濕勢蒸發而致病的煙。9郎溪樓:潮州壹亭,具體情況不詳。
《朝鮮潮州》這首詩的賞析,在開頭表達了與韓愈不同尋常的契約,流露出深深的向往和向往之心。在第壹副對聯中,“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潮水來到南方”的字樣非常引人註目,顯示了忠誠的官員被放逐的深厚友誼,而那些卑微的人願意陪伴被貶的官員受苦受難。
中國和美國直接表達了告別後的情況。顓頊“過嶺來華嶽,帶信出關”的兩句,說明他們像山川壹樣,以誠相待。韓對說:“雲恒的家在秦嶺哪裏?大雪阻礙了馬的前進。”賈島報道“峰懸驛道雲破,海浸城根老樹倒”。這是相互告白的語言。“懸浮”和“沈浸”這兩個詞被擡高時充滿了圖像。壹望無際的驛道,蜿蜒上山,似乎懸掛在高聳入雲的山峰上。這是途中的風景。潮州的海岸上,潮水浸潤著城市的根須,土地低濕,老樹含秋。這是到達後的景色。《峰懸驛道》是寫路上的艱險;“浸在海裏的城市之根”說當時的情況很慘。“破雲”是指人雖然分開了,但心是連在壹起的;“老樹在秋天倒下”有“人怎麽能配得上樹呢?”在景物的對比中透露出作者的深切關懷。
寫第三副對聯把堅如磐石的友誼推向了頂峰,詩歌的境界也達到了頂峰。第四部,壹筆壹劃,改頭換面:“壹夜煙風掃,次月初去郎溪樓。月色如洗,世態炎涼,無辜朋友的冤屈將大白於天下。在這裏,回應韓愈的壹句“我願把我的骨頭從河邊收集起來”,我用壹個美麗的願景來結束這首詩。
這首詩的上聯是寫意,下聯是寫實,下聯是懸疑,下聯是祝福,全詩以“此心”二字為契機,表達真摯的情誼。八首詩直如清泉,字字從丹田流出。這首詩的語言與韓愈的《左遷蘭官示侄孫項》的和音詩非常相似,真是“壹心之言,發臭如藍”。
潮州玉在韓國賈島寫作的背景,最初是壹個和尚,他很苦。由於著名的“商議”故事,他贏得了當時文遠巨人韓愈的贊賞,並回到了世俗,因此他和韓愈有著深厚的感情。元和十四年(819),唐憲宗迎佛骨,韓愈諫之,觸怒皇帝,貶其為潮州刺史。在赴任途中,他遇到了自己的侄孫,並寫下了壹首《左遷蘭官見侄孫項》以表達他的憤怒。“左遷蘭關見侄孫項”的詩句傳到京城。賈島看後寫了壹首詩《寄報高麗復潮州》。詩作:《寄朝潮州越國詩》作者:唐代賈島詩歌分類:友情、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