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草書詞典

草書詞典

黃河兩岸被朝廷大軍奪回作者:杜甫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唐代詩人,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人稱、杜,號少陵夜老。他是中國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他被稱為詩聖和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為“偉大的杜麗”。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其遠祖為晉代著名詩人杜預,先祖為初唐詩人杜。杜甫曾經是左拾遺部的壹員,所以後人稱他為杜拾遺和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歌大多涉及社會動蕩、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被稱為“詩歌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神祇稱為“詩聖”。杜甫壹生寫了1,400多首詩,其中許多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如“三官”和“三送別”,《杜工部集》也代代相傳。其中,“三官”是石昊官員、新安官員和潼關官員,“三別”是新婚、無家和辭舊。杜甫的詩在唐代流傳最廣,他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對後世影響深遠。

對後代的影響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系並創造性地發展它們。他是新樂府詩風的開創者。他的樂府詩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的“五·七”古代小說,也是壹部詩歌史,開始敘述並著眼於整個故事,標誌著中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詩中也表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在音律、對仗、遣詞造句等方面積累了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壹體裁達到了完全成熟的階段。

竹石作者:鄭燮簡介

Zhèngxiè,本名克柔,是板橋人。生於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卒於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他住在揚州,以賣畫為生。作為“揚州八怪”之壹,他的詩、書、畫被譽為“揚州三絕”,並擅長畫朱蘭。

根據李玉邦的《歐波羅氏書畫概觀》,八怪是羅聘、李方盈、李善、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王。此外,還有高、卞守民、閔震等。在各種書籍中被列為“八怪”,他們的意見非常不壹致。今天,人們從李玉邦那裏得到了“八”這個數字。

鄭板橋祖上三代都是文人,曾祖父,項出生;祖父青,儒家大員,父親,字李安,林氏出生。鄭板橋出生在壹個貧窮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很小就失去了母親,由繼母撫養長大。少年時,我跟隨家鄉始祖陸貞學習。20多歲時,我是壹名學者。雍正十年(1732)考鄉試,乾隆元年(1736)中秀才。七年,他成為山東省範縣縣令。壹年後,他被調到濰縣。乾隆十三年,李鴻東遊泰山。他是壹位書畫史家。18年,他因請求救濟而冒犯了官員而被免職。他書畫中常用的印章有:“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乾隆東印書畫史”和“七官耳”,可以說是他壹生的紀實。

鄭燮是壹位才華橫溢的政治家,他痛恨官場的腐敗作風,同情基層民眾。他在濰縣的前兩年,恰逢山東大饑荒,出現了“人吃人”的悲慘景象。鄭燮采取了緊急措施,沒有上報上司批準,用官糧借給饑民。秋天過後,災難仍然很嚴重。他燒毀了所有的貸款憑證,並采取“以工代賑”的方法建造了壹座城市並挖了壹個水池,以吸引遠近的受害者在工作中吃飯。命令城裏的大戶人家開工廠煮粥,蓋房子積粟儲糧,讓饑民渡過饑荒。然而,這些措施侵犯了富紳和貪官的利益,被錯誤地解雇了。當他離開濰縣時,他的包是空的,只有幾卷書。人們後悔留住了他,甚至為他建立了壹座神社。鄭燮的性格心胸寬廣,不拘小節,能說會道,愛騙人。當時,他們被稱為“瘋子”和“怪胎”。退休後,他住在揚州,以賣畫為生。

於謙的《石灰之詩》:

於謙(1398年5月13 ~1457年2月16):漢族。字廷易,浙江錢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歲時,壹個和尚對他的外貌感到驚訝,說:“這就是將來拯救世界的宰相。”永樂十九年,於謙考中進士。

宣德初年,於謙被任命為禦史大夫。當他正確演奏時,他的聲音洪亮,語言流暢,這使皇帝聚精會神地傾聽。顧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他對下屬非常嚴格。只有當他謙虛有禮時,他才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自己的更好。當胡聰駐紮在樂安時,高煦出來投降,皇帝要求於謙口述他的罪行。於謙義正嚴詞,表情達意。高熱倒地爭取保護,聲稱罪該萬死。皇帝非常高興。班主回到北京,給了於謙和大臣們壹樣的賞賜。

於謙出巡江西,為數百名被冤枉的犯人報仇。他到陜西的官方學校騷擾人民,並發布詔令逮捕他們。皇帝知道於謙可以肩負重任。當時,他正準備將各部右侍郎增補為直接駐紮在該省的總督,因此他親自寫了於謙的名字並將其交給了吏部,他被晉升為兵部右侍郎兼河南和山西總督。於謙上任後,輕騎繞所轄區域壹圈,拜訪長輩,考察了當時所有應該設立或創新的事物,並立即提出了壹封信。壹年寫幾次信,有輕微的水災或旱災立即報告。

正統年間,宦官王鎮專權跋扈,受賄肆無忌憚。數百名官員爭相獻金奉承。朝會期間,去見王鎮的人必須給壹百兩銀子;如果妳能提供壹千兩銀子,妳只能招待酒食,然後喝醉回家。而且於謙每次去北京玩都沒帶什麽禮物。有人勸他:“妳不會送金銀財寶,就不能帶點土特產嗎?”於謙瀟灑地壹笑,搖了搖袖子說:“只有微風。”我還特意寫了《進京》這首詩來表明我的誌向:

手帕、蘑菇和線香對人有害。

風吹袖子加油幹,免得說短話。

這是壹個關於清白的故事。

杜牧的《徒步》

杜牧(公元803年-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號牧之,樊川俗人,京兆萬年(今陜西Xi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第二年進士,被授予弘文博物館校對員稱號。後來去江西觀察使臣,轉到淮南觀察使臣,再進入使臣。編史館,任飲食司、比比司、司勛為外交大臣,黃州、池州、周目為刺史。最後,官員來到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聞名。他擅長散文,他的《阿房宮賦》被後人傳誦。他關註軍事,撰寫了許多軍事論文,還註釋了《孫子兵法》。《樊川集》傳世二十卷,由他的侄子裴編著,其中包括四卷詩集。還有宋人增補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壹卷。《全唐詩》收錄了杜牧的八首詩,晚唐詩過於柔美,以至於牧之對其進行了生硬的糾正。七絕神韻深遠,晚唐諸子獨尊屈。

人們稱之為“小杜”,以區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杜麗”。牧之雄心勃勃,能說會道,吹噓自己有幫助世界的天賦。工行草書《宣和書譜》雲:“牧草蒼勁有力,與其文章相合。”董其昌《榮泰集》說:“我見了顏、劉之後,又見了若飛卿、等。”據說他的書“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詩”。他的著作非常豐富,有《樊川文集》、《舊唐書》(147部)、《新唐書》(166部)等。張的《草書墨跡》是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作,時年32歲。該帖為麻箋,長28.2厘米,寬162厘米,46行,共322字。從全詩卷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深得六朝風韻。原作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這幅書法作品氣勢飽滿,筆法流暢。因為是詩歌手稿,所以更加樸實無華。卷首、卷尾有宋、元、明、清各朝的題跋、題跋、印章。曾被宋分付、賈似道、明祥子小斯、清表、乾隆、嘉慶、內府和收藏。《宣和樸樹》、《榮泰集》、《錦繡人生》、《大觀錄》等均有記載。杜牧以詩聞名於世,所以他的書名被他的詩的書名所掩蓋。此書刻於唐法貼。嚴光室和日本昭和法貼系列提供影印服務。杜牧晚年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人稱“杜樊川”。

文學成就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很多成就,包括詩歌、散文和古文。他主張壹切作品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遣詞造句為辯護,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吸收和融合前人的長處形成自己的特殊風格。在詩歌創作上,杜牧與晚唐另壹位傑出詩人李商隱齊名,並被稱為“小杜麗”。受杜甫和韓愈的影響,他的古典詩歌題材廣闊,筆法雄健。他的現代詩以優美的詞句和跌宕起伏的情感而聞名。七律《早雁》表達了對因維吾爾人入侵而流離失所的北方邊疆人民的懷念,風姿綽約,韻味悠長。《九天登高》以豪邁的筆調寫出了他曠達的胸懷,同時也包含著深沈的憂傷。晚唐詩歌的總趨勢是詩風華美、疏密有致,而杜牧受時代風氣的影響,也註重用詞。這種言辭厚重的* * *傾向與他“英姿英發”的個人特色結合在壹起,雍容華貴,氣勢磅礴,玲瓏婉約。

蘇軾的《浣溪沙》

被譽為“東坡居士”的蘇軾(1037 ~ 11)去世,享年66歲。在南宋,皇帝高宗工作了六年,把它交給了太史。眉州(今四川眉山)人,漢族,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蘇洵的長子,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人物。嘉祐二年(1057),他和哥哥蘇轍壹起考中了進士。授大理為判官,簽書鳳翔府。熙寧二年(1069),喪服期滿後父親返朝,向法院起訴法官。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實施新法,自謀職業,為杭州通判。遷密州(今山東諸城),遷徐州。元豐二年(1079),他卷入烏臺詩案,負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應永助理,被置於此狀態,不得簽署書籍和公文。皇太後哲李宗來到朝鮮,恢復了郎峰知登州(今山東蓬萊)的地位;4個月後,他跳槽到禮部當醫生;在任期結束前,他除了日常生活外,還搬到了中書舍人,並搬到了翰林學士辦公室,以了解聖旨和了解禮部的貢品。元佑四年出知杭(1089),後改知潁州、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主政,先後被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和儋州(今海南儋縣)。惠宗即位後返回北方,希望得到寬恕。元(1101)卒於常州(今江蘇),享年66歲,葬於郯城縣(今河南佳縣)。他和他的父親蘇洵(1009 ~ 1066)、弟弟蘇轍(1039 ~ 112)都以文學聞名於世,他們被稱為“三蘇”。它與漢末的“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 "“三蘇”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是唐宋時期八位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的統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弟弟)、王安石、曾鞏。(分為兩唐六宋)。作為壹位傑出的詞人,他開創了豪放詞風,與傑出詞人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蘇軾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政治上屬於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他在書法上成就斐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朝廷軍隊收復黃河兩岸述評:

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杜甫早就希望安史之亂能夠盡快平定。

當這壹天終於到來時,他激動得哭了。前四句是從“突然傳播”到“早期”

聞”,再到“看”和“滾”,幾個連續的動作把作者驚喜的心情描寫得繪聲繪色。在...之後

試著通過想象來描述“狂喜”的興奮:他不僅想唱歌喝酒,而且很討厭。

我必須在壹個美麗的春天立即回到我的家鄉,這從他壹口氣列出的四個地名中可以看出。

已經沿著這條路線飛走了!

《竹石》解釋道:

竹子牢牢地粘在青山上,深深地紮根在破碎的巖石中。歷經千辛萬苦,它還是那麽堅韌挺拔;無論風是哪個方向,它都不能把它吹倒,也不能屈服。

《石灰吟》解釋道:

經過成千上萬次錘鑿後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燃燒的火來說是普通的。只要妳能把妳的純真留在世界上,即使它破碎了,妳也不怕。全詩表現了詩人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不畏勾結、不畏惡勢力,做壹個清正廉潔的人的高尚情操。

《山路漫步》解釋道:

石板路蜿蜒到懸崖深處,白雲升起的地方有壹些家庭。停車只是因為我喜歡傍晚的楓林,結霜的楓葉比二月的花更受歡迎。

《浣溪沙》解釋道:

去蘄水縣清泉寺。寺廟緊挨著蘭溪,小溪向西流。

山腳下,蘭草的嫩芽浸在溪水中,松林中的小路清澈而泥濘。傍晚的細雨中,杜鵑陣陣啼叫。誰說老了就不能年輕了?門前的活水還能往西流!不要擔心嘆白發,但要擔心時間的流逝。

我是第壹個。我壹點壹點努力找的!別人無法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