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位置可以作為環境的反映,例如精神受傷的兒童,他們由於過度焦慮而無法控制自己,畫面上的物體散落在紙上。
這些精神受到創傷的孩子已經形成了壹種強迫性的防禦心態。他們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的痛苦,無法準確地將他們所描述的線條和物體放在適當的位置。
人物放在紙的中間是正常的,這表明畫家有適度的安全感。
這種繪畫表明繪畫個體是壹個“自我管理”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如果圖像放置在紙張中心線以上,它將具有不切實際的目標。
我習慣於在圖紙的某壹面繪制圖像,這使我們想起畫家的個人態度。
那些畫在紙右邊的人暗示著理性、自我控制、以環境為導向的行為,並受到事實原則的強烈規範。他們會關註未來,而不是現在。
如果物體被畫在左邊,它可能暗示著沖動的個性、自我迷戀和專註於過去。
第二,圖形尺寸
圖紙上圖像的大小也具有重要意義。
像擺放位置壹樣,圖像大小較少受意識控制。
尺寸的最大意義在於畫家的自我意識。例如,如果壹個5歲以上的孩子在A4大小的畫紙(相當於壹個成年男性的手掌大小)上畫了壹個超過22厘米的單個圖形,它可能包含幼稚、誇張和補償性的防禦,或者是壹種感覺無能為力和無效的情緒偽裝。
以這種方式行事的人可能更具攻擊性和恐嚇性。
相反,如果圖像小於5厘米(相當於成年男性食指的長度),則可以推斷畫家可能有強烈的不恰當性、自卑、低自尊和無自我感。
這些個體,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無法防禦或反抗,但壹旦他們的自我意識被打破和進入,他們就會出現焦慮和抑郁。
第三,細節
圖紙的詳細描述是進行圖紙分析時的另壹種檢查,它反映了個人對世界的感知和外國興趣。
不完整的細節描述暗示著內心空虛、活力低下、抑郁和內向的性格。
過多的細節描述表現出對異常強烈的建築環境的需求。
正常的孩子會展示壹些關於繪畫主題的細節,但他們不會添加不必要的細節或刪除重要的部分。
第四,擦拭
在分析方的繪畫作品時,也應考慮到繪畫作品的擦拭問題。
1.正常和適當的修改和擦拭,靈活的反應和對自己作品的批評能力。
2.當擦拭動作破壞了繪畫質量時,可能表明畫家陷入了矛盾的問題。
3.過度擦拭表明猶豫、不確定和對自己的普遍不滿。
4.經常發生在受創傷兒童身上的擦拭次數過多會導致不自信的發展和自尊的動搖。
動詞 (verb的縮寫)線條和筆畫的特征
對水平運動的強調暗示著軟弱、恐懼、自我保護或女性氣質。
壹:筆跡方向特征:
1,對垂直運動的強調暗示了男性的信心、決心和多動的可能性。
2.對曲線的強調意味著健康的人格,也可能意味著對傳統的厭惡。
3.對剛性直線的強調暗示了剛性或攻擊的傾向。
4.不斷改變線條的方向暗示著不安全感。焦慮、不確定、抑郁和膽怯。
5.固定和決定性的特征意味著壹個安全、堅定和雄心勃勃的個人。
b:筆觸的特點
1、固定和果斷的特征暗示了壹個安全、堅定和雄心勃勃的個人。
2.優柔寡斷的方向、模糊的線條和中斷的筆觸暗示著不安全和優柔寡斷的傾向。
3.連續的直線筆畫與果斷的人有關。
4、連續曲線筆畫(1)遲到和猶豫不決的人。
?②依賴性和情感傾向
?③女人和服從
c:筆觸長度:
1,長線條,表示控制的行為,有時還有壓制的現象。
2.短而不連續的筆觸暗示著沖動和興奮的傾向。
3.非常短的曲線和草圖暗示著焦慮、不確定、沮喪和膽怯。
六,到紙的壹邊
向紙張邊緣傾斜可能是壹種不安全的概念。
我們來介紹壹個案例,通過繪畫看孩子的內心。
背景故事簡介:
壹個8歲的男孩和孩子前天從壹家文具店拿了壹張遊戲卡(圖中的黑色鉆石卡,價值100元),他的母親非常著急。
首先,二年級的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是壹種常見的行為,不能定義為偷竊,而是處於前道德階段,偷竊的概念模糊,因此行為可以糾正。
總之,孩子不懂事,告訴他什麽不能做,為什麽不能做。
此外,這也是孩子因為很多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外化行為的壹種表現。
從字裏行間來看:流暢的字跡說明孩子更靈活隨和,情緒狀態相對穩定;
從軀幹形狀看:軀幹呈八字形,說明孩子註重情感交流。
房屋屋頂缺少壹條線(屋頂壹般為三角形,有壹條水平線)表明家庭支持不夠,應滿足相應的內在需求,如情感交流、溝通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