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唐謝觀和唐的“誤寫蒼蠅賦”和“誤寫牛賦”背後是否有身體典故?

唐謝觀和唐的“誤寫蒼蠅賦”和“誤寫牛賦”背後是否有身體典故?

傳說三國時期著名畫家曹步興受孫權之命畫屏風,不小心把墨汁掉在絹面上,弄得像只蒼蠅。孫權懷疑是真的,用手把玩才知道是畫的。還說東晉的王獻之應桓溫的要求畫了壹把扇子,誤落筆時畫了壹頭牛,妙不可言。同時把書法牛送給扇子,這把扇子還在義中。唐謝觀和陶分別題寫了《誤作飛賦》和《誤作牛賦》來贊美這種高超的即興創作技巧。

以上兩個故事,壹方面贊美畫家的技巧,另壹方面贊美畫家的即興創作。國畫墨落紙絹難改,必須即興創作。古人在繪畫中強調“胸有成竹”,在作畫之前要盡量深思熟慮。但有時在特殊情況下,用墨難免會有延誤和失誤,畫家必須根據情況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針對傳統的“有明確的計劃”的理論,他提出了“根本沒有計劃”的理論,“寫字畫畫可以有明確的計劃;板橋畫了壹幅竹子的畫,妳心裏卻什麽都沒有。密密麻麻,矮矮胖胖,隨便寫,就成了遊戲。這壹切都合乎邏輯,但這只是壹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