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教育被奴隸主貴族壟斷,為什麽會有那麽多深奧的話?
有壹種說法是《詩經》編成書,就是收集民歌,然後由貴族加工。《風雅賦》中,除了風雅賦是貴族文學外,國風中也有不少貴族作品,如許穆夫人的《載遲》,秦愛公的《無衣》等,還有的簡直是下層貴族對上層貴族的贊美,所以說那裏的文字古雅也很正常。個人感覺《詩經》裏沒有奴隸階級的作品,很多所謂的民歌都是“中國人”創作的,他們享有教育和政治權利,承擔兵役等義務。所以不能說那個時代的教育權被奴隸主壟斷了。其實《詩經》有相當壹部分是很樸素的,民謠有很重的含義,比如《霍斯》這種現在和童謠壹樣簡單樸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