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麽要學習金融知識?
這是第壹條規則,也是唯壹的規則。如果妳想致富,妳必須知道這壹點。這聽起來太簡單了,但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個規則有多深刻。大多數人都在財務問題上掙紮,因為他們不知道資產和負債的區別。富人得到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得到債務,但他們認為那些是資產。當富爸爸向我和邁克解釋這些概念時,我們以為他在愚弄我們。當時我們兩個10以下的孩子都在等著聽致富的秘訣,卻得到了這個答案。答案很簡單,我們必須考慮很長時間。“什麽是資產?”邁克問。“現在別擔心這個,”富爸爸說。“只要記住我上面說的話。如果妳能明白這壹點,妳的生活就會變得有計劃,不會被財務問題所困擾。正是因為簡單,所以經常被忽視。”“妳的意思是我們需要知道什麽是資產,並得到它們,然後我們就可以變得富有,對嗎?我問。富爸爸點點頭說:“就這麽簡單。”既然簡單,為什麽不是每個人都能致富呢?”我問道。富爸爸笑著說:“因為人們並不真正理解資產和負債的區別。”我又問:“成年人怎麽會這麽笨呢?如果這個道理簡單而重要,為什麽人們不明白呢?“作為壹個成年人,我發現很難向其他成年人解釋什麽是資產和負債。為什麽?因為成年人更聰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簡單的想法並沒有被大多數成年人掌握,因為他們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他們是由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專家教授的,例如銀行家、會計師、房地產開發商、財務規劃師等。困難在於,很難要求這些成年人放棄現有的想法,變得像孩子壹樣單純。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常常覺得研究這麽簡單的概念太丟臉了。富爸爸信奉“親吻”原則,即“保持簡單愚蠢”。所以他特意為兩個孩子簡化了課程,這反過來又讓兩個孩子打下的基礎更加紮實。是什麽造成了觀念的混亂?或者說為什麽這麽簡單的道理卻難以掌握?為什麽有人會購買實際上是負債的資產?答案在於他接受了什麽樣的基礎教育。我們通常非常重視“知識”這個詞,而不是“金融知識”。而壹般的知識無法定義什麽是資產,什麽是負債。事實上,如果妳真的想混淆,只需在字典中查找“資產”和“負債”的定義即可。我知道上面的定義對於受過訓練的會計師來說很清楚,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毫無意義。但我們成年人往往過於自負,不承認自己不懂其中的含義。富爸爸對孩子們說:“定義資產的不是文字,而是數字。“如果妳看不懂數字,妳就無法找到和識別資產。他接著說,在會計領域,關鍵不在於數字,而在於數字告訴妳什麽。數字不是文字,但就像文字壹樣,它們可以告訴妳它們想告訴妳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讀書,但他們不太理解他們所讀的內容,所以有壹種說法是他們通過閱讀來理解。然而,人們在閱讀理解方面有不同的需求和能力。例如,我最近買了壹臺新錄像機,附有使用指南。事實上,我想做的只是列出周五晚上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但當我讀那本手冊時,我幾乎瘋了。我甚至認為在我的生活中沒有比學習如何使用錄像機更復雜的事情了。我能讀懂每壹個單詞,但是當它們連在壹起後,我不明白它們在說什麽。我的讀寫能力得了‘A’,但理解能力得了‘F’,這和大多數人對金融術語的理解是壹樣的。”“如果妳想變得富有,妳必須閱讀和理解數字。“這句話我已經從富爸爸那裏聽了壹千遍了,而且“富人得到資產,窮人和中產階級得到債務”也經常出現。所以,正如我之前所說,富爸爸只是告訴他的兩個孩子下面這句話:“資產是可以把錢放進妳口袋的東西,而負債是把錢從妳口袋裏拿出來的東西。”太好了!這種說法簡單實用。妳只需要知道這些。如果妳想致富,就壹輩子不停地購買資產;如果妳想成為窮人或中產階級,妳只需要不斷讓人們負債。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人們經常購買負債作為資產,這導致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財務問題上掙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妳看不懂金融詞匯或數字。如果人們在經濟上遇到困難,這意味著有些東西,或數字或單詞,他無法閱讀,或有些東西被他誤解了。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們比那些在財務問題上苦苦掙紮的人擁有更多的知識。因此,如果妳想致富並保持妳的財富,金融知識非常重要,包括對文字和數字的理解。我之所以從美國富人的情況入手,是為了揭穿金錢可以解決壹切問題的錯誤觀點。因為許多人都這樣認為,所以當我聽到人們問我“如何快速致富,我應該從哪裏開始”時,我經常感到擔憂。我經常聽到人們說:“我負債累累,所以我必須賺錢。”但更多的錢往往不能解決問題。事實上,這可能會使問題變得更糟。金錢往往暴露了我們人性的弱點,金錢也無法掩蓋我們的無知。這就是為什麽有些人突然得到壹大筆意外之財,例如繼承遺產、加薪或中彩票,但他們很快就會失去這筆錢-甚至有些人的財務狀況會比他們得到這筆錢之前更糟。金錢只會讓妳頭腦中的現金流更加明顯。如果妳的現金流是花光妳所有的收入,那麽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增加妳的收入和增加妳的支出。俗話說:“錢忽悠人”。與此同時,由於學生離開學校時沒有獲得財務技能,成千上萬受過教育的人追求職業成功,卻發現他們仍然在財務問題上掙紮。他們努力工作,但沒有取得進步。他們接受的教育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花錢,這就導致了所謂的理財態度——賺到錢後應該做什麽?如何防止別人拿走妳的錢?這筆錢妳能拿多久?妳如何讓錢為妳工作?大多數人不明白為什麽他們會陷入財務困境,因為他們不了解現金流。壹個人可能受過高等教育,事業有成,但他也可能在財務上壹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