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永樂元年(1403),鄭和被姚道炎和僧人收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鄭和生前還印制了《大藏經》並留下碑文,曾請著名高僧元雲用金粉抄寫《妙法經》。死後火化也被認為是佛教信仰的壹個例子。
道教強調鄭和下西洋與天妃信仰之間的聯系,壹些學者從鄭和下西洋的塔(紅覺寺塔)入手進行分析。
鄭和年輕時曾為朱迪王子服務。他聰明而足智多謀,了解士兵並學習戰爭。之後在靖難之役中立功,被提拔為掌管內官的太監。從1405(永樂三年)到1424(永樂二十二年),鄭和以太監身份六次下西洋,後於1425(洪熙元年)在南京擔任駐防太監,並於1430(宣德五年)奉命第七次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對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壹歷史事件中展現了自己的外交才能、軍事謀略和精神品質,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紀念。晚清以來,鄭和研究發展迅速,但許多重要課題仍無定論。
百度百科-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