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咣啷咣啷
發音:guāng lāng?guāng lāng
釋義:基本意思是擬聲詞。物體碰撞的聲音。
2、毛組稿
發音:d和ng l í ng gu ā ng l ā ng
釋義:擬聲詞形容金屬、瓷器等物品發出的持續撞擊聲。同“丁玲咣啷”“丁玲咣啷”。
3.啦啦啦。
發音:pā lā pā lā
釋義:擬聲詞。物體碰撞的聲音。
擴展數據
描述聲音的其他四個單詞是:
1,聽起來像洪鐘
說明:洪:大。形容說話或唱歌的聲音很大,就像敲大鐘壹樣。
出自:馮明夢龍《東周史》第七十二回:“憶我目如閃電,聲如洪鐘。”白話:“記住我的眼睛像電壹樣,我的聲音像大鐘壹樣響亮。”
2、鑼鼓。
解釋:大聲:大聲。鑼鼓喧天。它最初是指在戰鬥中敲鑼打鼓,指揮進退。後形容喜慶歡樂的場面。
出自:元·尚仲賢《單鞭擒關》第四折:“早來北邙前,鑼鼓喧天。軍隊不到3000人,其中壹人是將軍。”白話文:“我很早就來到北邙前,只聽得鑼鼓喧天。當時那裏只有不到3000人的軍隊,還引進了壹位將軍來糾正威望和武藝。”
3.大地震動了。
解釋:沖擊:振動;動:搖。震驚世界。形容巨大的聲音或勢頭。
出自:《三國誌·魏徵文帝紀》裴松之註:“只是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皇帝崩了,唉!那時候,天震很糟糕。”白話:“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偉大的皇帝駕崩了。唉,多可悲啊!天震當時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