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浐口鎮通過種植馬鈴薯致富的農民聚集在鎮文化活動廣場舉行社火表演。十裏壩村的村民把自己偽裝成土豆寶寶。他們贊美和歌唱土豆,以表達他們靠土豆致富後的喜悅。有很多繁榮的企業,繁榮的春節,以及穩定和幸福的事件,穩定的土豆在餐桌上...定西市安定區農民:壹年四季,金蛋銀蛋都不如長在地裏的土雞蛋。這幾年大家都種土豆,都買了錢,生活好了,生起社火的熱情更高了。在甘肅,根據民間習俗,每當五月初五休息時,農村就會發生社火。北方更多的地方會在這壹天吃餃子。堅守在北京地鐵施工現場的建設者們歡聚壹堂,吃著“破五”餃子,在牛年春節享受年俗的樂趣。黃土高原西部的定西地區,“山是和尚頭,溝裏沒有水,十年有九年幹旱,叫人發愁。”早在清朝,陜西和甘肅的總督左就上書朝廷說,甘肅中部的土地貧瘠而苦澀,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地。解放後,當地絕大多數農民仍然過著“壹天兩頓稀飯,三代人壹床被子,以草皮為燃料,以洪水解渴”的生活。缺少食物、水、衣服和房子...困擾了定西人民幾代人。“定西脫貧的關鍵在於幹旱缺水。”定西市水務局局長董英凡說,在1994之前,定西出現了9年大旱,夏糧基本絕收。“當時定西地區各機關單位的壹項重要任務就是無條件為群眾拉水。水車壹停,鳥和牛都圍了上來。”董英凡還記得以前缺水的場景。幹旱成為定西脫貧攻堅的攔路虎。為了尋找抗旱用水,定西人修建水庫、打井、修建池塘和水壩...但在“九三壹江難見水”的定西,依然無法解決缺水問題。有些人認為,如果不轉移水源,就根本無法治愈疾病。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壹次次把定西人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1972年,定西大旱三年,百姓衣食無著,坐火車逃難。1982又是壹個大旱之年,五六萬災民坐火車逃難,災情再次驚動中南海。65438+今年2月,國務院召開甘肅、寧夏兩省救災專題會議,舉世矚目的中國扶貧開發在定西拉開帷幕。此後,定西人民大力改善農田水利、農村交通、農村電力線路、林業和能源建設等生產生活條件,按照“山頂戴帽、山腰紮帶、山底穿靴”的模式,對小流域進行了大規模綜合治理。1995大旱之年,定西人變傳統的被動抗旱為主動抗旱,最終創造了集雨抗旱的“絕招”。雨水集中不斷解決了用水問題,梯田不斷改善了生態,定西人民告別了1999的絕對貧困。大旱之年,定西有了第壹個小康村。從修建梯田、發展水利耙耕、推廣地膜覆蓋、推廣科技抗旱品種等傳統抗旱方式,到順應天氣調整作物結構,形成了以全膜雙壟集雨溝播為主的集雨栽培技術,開創了以挖坑集雨補灌為主的節水灌溉技術,打造了農藝、農機、集雨節水節肥技術相配套的抗旱增產模式。定西人民把抗旱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定西“無藥可醫”的“鐵論”被徹底打破,農民實現了祖祖輩輩的溫飽夢,吃喝、穿衣、住房等歷史難題被壹壹解決。盡管2009年遭受了嚴重的幹旱,定西的發展令人振奮。“家裏20畝左右的梯田是最重要的財富。這些梯田壹半以上種植土豆,每年可產土豆約5萬公斤,是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定西市安定區內關鎮崖灣村65歲的王耀南說。經過40多年的發展,定西市建成梯田500萬畝,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8800多平方公裏,建成淤地壩151座,“121工程”累計達15000戶25萬水窖。4萬多戶實施了“沼氣工程”,修建了65433個混凝土蓄水池。不僅解決了幹旱山區80萬人、380多萬頭牲畜的飲水困難,還發展了8萬多個庭院經濟,種植了3萬多畝經濟果蔬,修建了33萬個300-50立方米集雨灌溉坑,發展灌溉面積92萬畝。全市85%以上的坡地已修成梯田;林草覆蓋率達到17.9%。2006年6月,甘肅水利建設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陶濤引水工程開工,這是定西人民期盼了半個世紀的夢想。這將從根本上解決定西水資源極度短缺的問題,也將使定西270萬農民從缺水走向安全飲水和水資源綜合利用時代,定西的發展也進入了壹個嶄新的歷史時期。認識新形勢走上致富路“扶貧開發是定西發展的壹條主線。”定西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文郭亮說,定西的扶貧首先是從中央政府的救濟開始的。從1973到1982,定西* *吃了7億公斤糧食,“穿黃衣服(指救濟用的軍裝)、吃苦菜糠、喝黃泥湯、住茅草房”是當時定西的人民。1999提前壹年實現了基本解決溫飽的目標,糧食生產自給自足,不再依賴救濟,但定西人民發現這種溫飽仍然建立在單壹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極不穩定。2000年,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定西人進壹步加深了對市場形勢的認識,反思了定西的發展歷程。他們徹底改變了“以糧為主、以糧為輔”的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舊方式。他們抓住了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扶貧開發重點縣建設的良好機遇,將包村到戶種養業與區域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壯大重點村經濟實力相結合,進壹步推動了定西特色農業發展之路。2003年定西設市後,圍繞盡快穩定解決溫飽、邁向小康的目標,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按照“逐步把定西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薯生產加工基地、西北著名的中藥材種植和現代制藥基地”的目標定位,定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農業總體上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目前,定西基本形成了高寒地區以馬鈴薯、中藥材、蠶豆為主,川區以馬鈴薯、玉米、地膜蔬菜和多種間作模式為主,旱區以馬鈴薯、地膜玉米和多種秋雜作物為主的區域種植格局,形成了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產業帶。馬鈴薯種植面積360萬畝,總產量500多萬噸,是全國三大馬鈴薯主產區之壹、全國最大的馬鈴薯制種基地,馬鈴薯已成為富民強市的第壹優勢產業。已發展成為中藥材主產區,種植面積超過654.38+0萬畝,占全國種植面積的654.38+0/6,總產量654.38+0.7萬噸。其中,當歸、黨參、黃芪三大主栽品種面積分別為23.97萬畝、28.77萬畝、26.09萬畝,產量46540畝。草畜產業穩步發展,規模達到5000戶,畜禽存欄和出欄穩步增長。蔬菜、食用菌、花卉、菊芋等區域特色產業取得新發展。盡管結構調整減少了糧食作物的面積,但糧食總產量穩步增長,2008年達到98萬噸。2009年,城鄉轉移富余勞動力70萬人,創造勞務收入20億元。農業結構的調整、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強農惠農政策的進壹步加強,帶動了農民增收。張喜安旅遊業、通渭書畫、隴西黎族文化的發展也為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54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00元。近年來,定西市七縣先後被評為安定區中國馬鈴薯之鄉、臨洮縣中國花卉之鄉、岷縣中國當歸之鄉、威遠縣中國黨參之鄉、隴西縣中國黃芪之鄉、通渭縣中國蠶豆之鄉。它是定西人民多年奮鬥的光輝歷史,預示著這片幹旱的黃土地正在走向輝煌。適應新時代,走向特色道路,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度太低。只有將區域內的農業資源、生態資源、礦產資源、人力資源進行整合、加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將產品變成商品並參與大流通,在大市場中找到位置,才能壹方反哺另壹方。2006年,定西電力打了個翻身仗。用電量居甘肅第壹!第壹電力消費意味著定西工業的快速發展。為加快產業化進程,定西超前創新提出建設“中國馬鈴薯之都”和“中國藥都”的戰略構想,實現馬鈴薯由單壹種植基地向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現代化馬鈴薯信息物流市場和全國最大深加工發展;中藥材產業從數量擴張積累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千年藥都”“西北藥都”“藥材之鄉”向“中國藥都”轉變,是中藥材產業全方位升級、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必然選擇。定西以建設“中國馬鈴薯之都”為目標,建成蔬菜加工、貯藏保鮮企業4家,蔬菜保鮮貯藏、分揀、包裝能力達到654.38+0.87萬噸。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218個,其中年交易額5000萬元以上的專業批發市場30個,年交易馬鈴薯265438+萬噸,年交易額8億元。累計建成馬鈴薯儲存坑(倉)84.58萬個,實際儲存量250萬噸,基本實現馬鈴薯均衡上市。現有年加工能力1000噸以上的馬鈴薯澱粉加工企業33家,設計生產能力1萬噸以上的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20家,其中年加工能力1萬噸以上的精制澱粉加工企業18家,全澱粉加工企業1家,變性澱粉加工企業35萬噸。全市共有農產品註冊商標60余個,累計註冊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誌農產品10個。為打造“中國藥都”,推動中藥材產業向產業化轉型。全市建成隴西文峰、壽陽等5個大型中藥材交易市場,岷縣“當歸城”和隴西神農中藥材物流園,年交易量281.4萬噸,交易額221.2萬元。全市中藥材靜態倉儲量達到5萬多噸,中國藥材集團公司在全國設立的三大倉庫之壹就建在定西。定西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產地交易市場和北方大宗藥材價格形成中心,擁有大型中藥材加工企業78家。為充分發揮產業集中輻射效應,打造中藥材加工高地,定西啟動建設占地5000畝、總投資60億元的中藥材加工園區。加工園區分為三個主要功能區:飲片生產、中藥提取和現代制藥。壹期占地1180畝,總投資7億余元。目前,通過招商引資、整合資金,已有千金、木特、曉玲、麗珠、方毅、九方藥業等6家企業入駐建設,鄭起藏藥、浙江中醫藥大學飲片廠等10個重點投資項目正在逐步建設中。園區全面建成後,將實現年產值6543.8+00億元,利稅20億元,帶動就業2萬余人。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加工基地和定西新的經濟增長點。如今,定西已形成農產品加工、現代制藥、鋁鋅冶煉、鹽化工、電能開發、裝備制造、礦產開發等現代產業基地,壹座西部特色農業城市邁出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