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ㄓㄜˊ朱茵
簡體部首:易,外筆畫:11,總筆畫:14。
傳統字根:手
吳彼86 &;98:RNRG:QSMA鄭代碼:DYYN
筆畫數:12154154132511四角號碼:57062 UniCode:CJK統壹漢字U+647A。
基本詞義
-
●折疊
熱·ㄓㄜˊ
◎重疊:~重疊。~粉絲。~腳。~刀。
◎用紙折疊的小冊子:~。保存~。玩~手。
方言集
-
◎粵語:zaap3 zip3
◎客家話:【寶安話】zap7【客家語音詞匯】zab5【陸豐話】zhap7【客家英語詞典】zhap7 zap7【海陸豐話】zhap7【梅縣話】zhap7【沙頭角話】zap7【臺灣省泗縣話】zap7。
英語
-
折疊,彎曲;扭曲,彎曲
康熙字典
毛繼忠手書部分折疊康熙筆畫:15外筆畫:11
-
唐雲與紀昀、雲暉和鄭雲的品質有關。聲音。《說文》也敗了。用手學聲音。廣韻又折了。還有,、陸、、紀昀、惲暉和壹起倒下。和洛杉磯壹樣。《史記·範睢列傳》齊威令舍人先生拍案而起,咬牙切齒。“註”折,力答。據說打折了,牙都碎了。而《春日沈駿傳》也是不分上下。還有《詞庫補》註意到和切音有關。《前漢古今人物表》伊王折太子伊。《筆記》是古代老師讀的。
漢字的起源
卷12手折疊
-
敗也。用手學聲音。參與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