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存了大量古籍,引用的資料都是直接取自全文,不容易全文或整本書復制。因此,元代以前的書籍大多得以保存。
2、雅俗共賞,在圖書編輯史上沒有其他例子。它不僅收集和保存了許多古代科技書籍,而且打破了傳統儒家觀念的束縛,收集了大量宋元時期的小說、戲曲和雜劇作品。
《永樂大典》是明朝永樂年間,由、姚、等人在明太祖的授意下編纂的壹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它最初被命名為“文學大成”,後來明成祖親自撰寫了序言並命名為“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 * * * 22937卷),11095卷,約3.7億字,匯集了七八千種古今圖書。
永樂元年(1403),朱迪決心寫壹部傳世之作。目的是“編纂自圖書契約以來的所有數百部經典和歷史書籍,至於天文、地理、陰陽、醫學占蔔、佛教和道教以及技能。”
《永樂大典》的內容包括經、史、詩、集、天文地理、陰陽醫學、占蔔術、藏文道經解讀、戲劇、工藝和農學等,涵蓋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思想財富。《大英百科全書》稱中國明代書籍《永樂大典》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