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韻》明剪,以溢,章。]
1.阻擋;阻止。《管子·法法》:“沒有行動的秩序是障礙。”《呂氏春秋·貴誌》:“人主之患,欲聞廢而言,是礙其源而欲其水,水自給乎?”高誘註:“障礙者,塞也。”唐涵予《學壹解》:“百川奔流東,潮回秋。”徐明洪祖《徐霞客遊記·江油遊日記》:“若在貝隆壹條障流前,若為壹關。”
2.屏蔽;拒絕。《後漢書·列傳》:“雲曰:‘蒙克忠強其君所不能,測其君所不能為賊。雲已經很強了。阻止君主入朝是罪,因為他是直的,但他不死。”《李習安》註:“障礙,蓋也。妳說妳也是。言必以牛酒賞之,而不聽之。”
3.遮擋;掩蓋起來。北周庾信《何歡大師遊昆明池》第二部:“米嶺障礙浴鳥,高河無漁舟。”唐漢瑜《南海神廟碑》:“下雨無所蓋。”魯迅《準言情談》後記:“受壓迫後,自去年六月起,以各種筆名在《自由談》發表雜文六十余篇。”
4.指住所。《孫子兵法·三月》:“多障者,多疑也。”林佳註:“草多半是屏障,試圖使我懷疑它。”
5.堤防;水壩。《國語周玉中》:“澤不壞,川無舟。”《呂氏春秋·情》:“於遂疏浚河道,決渡河,為之障,竭東土也。他生活在8800個國家,這是壹項偉大的成就。”高:“障者,堤也。”唐杜牧的罪言:“因之,國為阻河。”
6.看墻;木板墻。《晉書·阮籍傳》:“壞宅障使內外相對。”《第二刻的驚奇》卷十五:“方母砰的壹聲把門關上,咣當壹聲鎖上了。隔著屏障,大聲呵斥
7.屏幕;臺階障礙。《晉書·石崇傳》:“啟作紫絲布障四十裏,慕作錦障五十裏。”南唐張密《碧湖》詩:“小障作明金鳳凰,靜屏作小青苔。”宋·張喜安《何滿子,陪杭夜宿泛湖》詩說:“妳已在畫障,小屏猶畫瀟湘。”
8.壹個用來在古代邊境危險點駐軍的小鎮。《史記·酷吏列傳》:“重言:‘居障乎?’山(狄山)辯解說自己窮,下到官吏那裏,說:‘可以。’張守節的正義:“障礙就是不要在有危險的地方築城,讓官員把守,防止土匪偷盜。”南宋鮑照《擬古》第二首:“晚隨天下事,乘勢障和。”
9.壹般指邊境地區。《子同治靳鑒孝武帝泰元元年》:“初秦人既攻克涼州,又議西羌之障。”胡三省註:“西障,西也。”
10.白色疾病。
11.預防;預防。論國語周瑜:“王茜,妳告訴邵公,‘我可以謗,但不敢言。’邵公說:‘也是個障礙。守民口不如守川。”趙薇註:“障礙,防也。”《呂春秋·尚德》:“太華之高,不可擋也。高:“障礙,預防也。"
12.保護;防守。《左傳·丁公十二年》:“當妳快要陷落的時候,妳的父親叫孫萌:‘當妳陷落的時候,齊人會去北門。及入,保護孟氏也。如果妳壹事無成,就不會有蒙臺梭利。”天香的詩《致書記王》中說:“人生末路不易。浪下去誰礙東?"
13.佛語因緣;麻煩。南朝沈約《八官亭》詩:“因倦,障自塵染。”《敦煌變文會錄·維摩詰凈菩薩變文(乙)》:“此例中,女待身,五阻通身。”張《論宗教的建立》:“另壹方面,我認為壹定有什麽東西把我拉離我的身體,所以我崇拜以祈求幸福。這種宗教是被煩惱和障礙所驅使的。”
14.遞給“張”。像屏障壹樣高的山。南宋謝靈運《出晚西射堂》詩曰:“連障疊,青翠深。”南宋鮑照《采菱歌》(三):“煙更深,箭更快,過楚江。”壹個叫“張”。宋·範成大《念奴嬌》詞:“雙障,跌宕,蒼穹無邊。”
15.通過“是”。國子唐杜甫《李尊師松障之歌》:“執發呼入府,攜松障新畫。”《太平廣記》卷213引《唐華段陽言》:“然後殘月遮,綠松石雲動而造,世所不及。”
16.傳“畢”。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