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推敲”典故的由來。
“池邊樹鳥宿,月門僧叩”出自唐代詩人賈島《李寧隱居》壹詩。原詩如下:
悠閑地生活在這裏,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野。
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僧侶們在敲門。
走過這座橋可以看到葉原迷人的風景,雲的腳在飄動的巖石上仿佛在移動。
我離開這裏壹段時間,但我會回來,在約定的日期和我的朋友壹起退休。
經典鑒賞
這五律是賈島的傑作。都是為了表達這首詩,以“池邊鳥駐樹,月上和尚敲門”的組合而聞名。全詩只描述了作者拜訪好友李寧這樣壹件普通的小事。在第壹副對聯“隱居少鄰,草入荒園”中,詩人用壹種非常經濟的方式描述了這種隱居的周邊環境:壹條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壹個貧瘠而無藥可救的小花園;附近,沒人住。他用淡淡的兩筆,很籠統地寫了壹個“幽”字,暗示李寧的隱士身份。
前三聯都是敘述和寫景,後壹聯點出了詩人的感受,揭示了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之地,閑適之味,引起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幽州範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沒有名字。自名“碣石山人”。據說他在洛陽的時候,因為當時的壹道命令,下午禁止外出。賈島抱怨寫詩,被韓愈發現。後來受韓愈教導,參加科舉考試,但未能考中第壹名。唐文宗被排擠,被貶為長江主簿。會昌初,唐武宗被從周浦思倉轉移到壹戶人家,但他沒有病死。
參考數據
古詩詞網:http://www.gushiwen.org/mingju_8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