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方法是:先練習學寫毛筆字,大致了解毛筆字的來龍去脈,了解筆畫方向和漢字結構後,再對照毛筆字寫。計劃用2~3年時間,提高大家的行書水平。
學寫字無非是把筆墨放在紙硯上。曹老師研究了許多教材,經過比較,他決定用《趙孟頫話字帖序》。毛筆用的是日本馬克筆,這是壹種自帶墨水的塑料筆,用起來很方便。硬筆也是日本產的,因為出水光滑均勻。墨硯都省了。紙是透明紙,有格子書。
《趙孟頫林佶話序》這本書不同尋常。
書中內容涉及唐朝兩位皇帝和玄奘。當時,玄奘去印度取經17年後,李世民親自為新經撰寫了《唐代三僧序》,然後命當時的皇太子李治(後繼任唐高宗)撰寫《三僧錄》。玄奘收到序錄後,分別給李世民和李贄寫了感謝信,李世民和李贄相互致謝。
弘福寺的懷仁和尚收集了唐代王羲之的書法和民間王耔的墨跡。歷時20余年完成《王羲之書集序》,後由北京法家夫婦集資刻碑,存放於慈恩寺。此碑文刻有《唐太宗序》和《唐高宗錄》,以及唐太宗和高宗當年寫給玄奘大師的兩篇《齊諧》,碑上附有玄奘翻譯的《心經》。從此,《王羲之書序》成為學習者必備的法帖之壹。
趙孟頫壹生多次寫這個帖子,曹老師選的帖子據說是趙孟頫寫的。
趙孟頫是誰?他被稱為宋雪和宋雪道士,也被稱為古爾波和水鏡宮道士。他是的第十壹個孫子,在秦王趙之後。宋朝以後,他辭職回到家鄉浙江吳興隱居。後來被程居福推薦到元朝做官,被任命為刑部主任,官至翰林學士,榮祿博士。他死後,被提升為魏國公和史文敏。趙孟頫博覽群書,尤以書畫見長。在繪畫上,他開創了元代繪畫的新風格,被譽為元代之冠。在書法中,他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書法風格是優雅的,優雅的,嚴謹的,寫得很好。他被稱為趙體、趙孟頫、歐陽詢、顏真卿和劉公權,後三者都是唐代人。
曹老師教我們先看《趙孟頫人物聖教序》的解釋,再仔細琢磨《品帖》的64個基本點畫分析,學會理解長短、粗細、方向、力度、速度、姿勢、趨勢、隱顯等這些典型人物的,然後把方紙的四個正方形當成中國書法的壹個大正方形,在這個大正方形裏寫中國書法,然後用筆在小正方形裏寫硬筆書法。目的是引導用毛筆寫字,這是壹種創新。
以下是我和馬可抄寫的《聖教序》第壹頁的部分文字。雖然是第壹次學準毛筆寫字,但我自己也有點驚訝。這是我抄的嗎?雖然每壹筆還是有很多毛刺,但是整頁看起來還不錯。
就這樣,我很期待這樣練筆!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