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顧淩波
安徽招標集團董事長
中國招標協會副會長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特邀常務理事
合肥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
30年來中國招標行業30大傑出人物
首屆徽商奧斯卡“十大徽商名媛”
上海交通大學安徽校友會會長
對於安徽招標集團董事長顧淩波來說,她經歷過事業單位依靠行政壟斷的金飯碗時代,也經歷過商海沈浮。她經歷了安徽省招投標行業30年的風風雨雨,也嘗試了全過程工程咨詢業態轉型的艱難探索。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她是招標行業需要濃墨重彩的代表之壹。在中國招投標行業的大舞臺上,她是壹個需要被固定和關註的多彩人物。
她在淩波中像仙女壹樣是常見的,春風輕撫她的臉,這是壹種可以寫入江南詩歌的婉約之美;但在風雨飄搖的商海中,她始終沈著堅定;她在招投標咨詢行業深耕30年,腦子裏裝的都是雲卷雲舒。
16她的企業掌舵人背後,有四年名校求學、七年大學任教、三年辦公室培訓、五年下海漂泊、六年臥薪嘗膽。她正在完成壹個完美追求與居安思危相結合的經典案例,任何人都很難復制。
盡管安徽招標集團已成為全國招標采購咨詢業創新發展的典範和標桿,每年都有不少經濟發達省份的同行前來取經,但顧淩波仍不滿足於眼前的成績和行業地位,懷揣“小有所成”的職業夢想再次起航,不斷創新“節約招聘”模式,朝著推動安徽咨詢業發展、助力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全力出擊。
當風來的時候最好跟著風走。
每當安徽咨詢大廈的設計藍圖推出時,顧淩波的心中總是湧動著創意的詩意和澎湃的鬥誌,激蕩起壹股激情和憧憬。她是時代的歌者、行業的弄潮兒、改革的先鋒。
不久的將來,在合肥濱湖新區省會板塊壹塊占地約31.6畝的土地上,壹座嶄新的安徽招標集團總部大樓將拔地而起。它不僅承載著顧淩波構建“省招”新發展格局、成為高端咨詢業領軍企業的夢想,還吸引了全國各地優秀的咨詢企業和人才在這裏集聚,成為安徽省獨具特色的以全過程工程咨詢為主體、其他咨詢業態相互促進的咨詢業崛起的集聚園區。
當顧淩波腦海中的這個無限想象空間正在加速變為現實時,似曾相識的畫面再次出現。
2008年,也是顧淩波成為“掌舵人”的第三年。當時,她正與管理團隊* * *規劃壹棟新辦公樓,這是安徽招標集團的大樓。
在她的耳邊,響起了壹些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當時公司所在的仁和大廈位於長江中遊,交通便利,員工只有幾十人,哪裏需要壹萬多平方米的辦公樓。再加上對招標代理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質疑和對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的擔憂,很多人認為它太折騰了。”
但是,她很堅決。企業的成功源於持續的創新和變革,而不是保住飯碗。企業要想有跨越式的發展,就必須有壹個承載夢想的平臺,所以公司需要有自己的辦公樓。
事實證明,如果沒有超前意識,就沒有信心整合同行,形成後來的安徽招標集團。顧淩波的自信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來自於自己的創業經歷、對市場的準確預測和對行業的深刻研究。
“我職業生涯的頭十年是在不斷折騰中度過的。“1984年,從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工程專業畢業後,顧淩波選擇留校任教。7年後,為了照顧家人,她選擇回到合肥,調入原安徽省經貿委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工作。
作為安徽省直屬事業單位,靠政策壟斷吃飯,當時工作量並不飽和。我以為知足常樂的生活會讓她的歲月靜好,但她卻因為太“閑”而不知所措。她做出了壹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停薪留職,從而開啟了壹條不可預測的下海經商之路。
然而,她力求完美,即使從頭開始,她也必須做到最好。不到三年的時間,她成為安徽省知名的手機和通信設備供應商。
就在她的生意即將鋪開時,她收到了單位的通知,停薪留職政策取消了。在家人的勸說下,她選擇回到原單位。
即使回歸之後,顧淩波也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
1999,剛回到原單位的她發現事業單位固有觀念比較落後,辦公設備早已落伍。她還記得當時的開標記錄是手寫在黑板上的,電腦、投影儀等必要的辦公設施都沒有使用...
另壹方面,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機電產品國際招標管理辦法》的正式頒布,今年的招標行業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認識自己的人是英國人,贏得自己的人是男性。由於有過下海的經歷,顧淩波的市場意識壹直敏銳而強烈。“行業所有的起起落落最終都會交給市場。逆水行舟,可以松壹口氣撤退到千尋。”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後,她早已習慣了這條禁令。
因此,她主動要求領導更新辦公設備,統壹制服,建立績效工資制度,讓員工有競爭意識,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顧淩波的主動、創新和變革使她在單位很快脫穎而出,她領導的業務部門的業績總是名列前茅...終於,在物改企的大潮中,她得到了正式披掛上陣的機會。
2005年,因經貿委撤銷,安徽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劃歸安徽省機械設備局管理。這時,經國務院批準和民政部登記註冊,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正式成立。也正是在這壹年,安徽國際招標有限公司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顧淩波出任總經理,由此進入了改革發展的新時期。
成為總經理後,顧淩波帶領團隊開啟了新的發展征程,突如其來的外部變化讓她措手不及。
2006年8月25日,合肥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建立合肥市招標投標市場進壹步加強和規範招標投標管理的意見》,確立了“壹委壹辦壹中心”(招標投標市場管理委員會、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招標投標中心)的組織架構。
這意味著,合肥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政府采購、產權交易等原本分屬不同監管部門的各類涉及政府投資和公共資源的交易行為,必須在招投標中心平臺進行交易,並接受合肥市招投標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統壹監督管理。
“當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企業管理者要有足夠的敏銳性和勇氣,帶領企業進行重大戰略調整和變革,擺脫舊的發展模式,走上新的發展道路。”顧淩波和她的管理團隊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發展的唯壹出路就是走出去,積極拓展市場。在走出去的征程中,安徽國際招標公司選擇了下沈縣域市場。
就這樣,壹些中層業務骨幹成了先鋒,被派駐到縣裏。首先,不計成本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他們的專業能力很快得到充分認可,逐漸打開了縣域市場。
為了更好地保證業務人員有足夠的精力為客戶服務,公司組建了壹支小型車隊。每天早上,幾十輛汽車總是在招標大樓門口集合,前往全省各地。專職司機年均行駛裏程接近654.38+萬公裏...在戴月的堅持下,公司終於開辟了壹片新天地。
2010按照安徽省政府要求,由安徽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牽頭,以安徽國際招標股份有限公司為基礎,整合兩個機構和多家企業的資產和人員,成立了安徽國際招標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集團整體搬遷至現辦公樓。當每個人都坐在嶄新的辦公室裏,感受現代化、信息化的辦公環境時,他們感到自豪,並對集團的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居安思危,敢於立潮頭,唱響大風起。
當壹家企業成為集團,當它成為省內壹流,當員工和社會對企業的期望越來越高時,“掌舵”的壓力就更大了。在顧淩波看來,發展是企業永恒的主題,而發展終究要回歸本質。咨詢企業的本質是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咨詢服務。
雖然集團招標代理業務已做到全省第壹,但在工程建設中,招標只是項目實施的壹個環節,從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到工程設計、勘察、造價、監理,缺壹不可。“單壹服務無法更好地體現為客戶創造最有價值服務的宗旨。”此時,顧淩波提出了“壹業強體、多業融合”的發展戰略。
當時放眼安徽省造價咨詢行業,雖然從事造價咨詢業務的企業眾多,但“小而散”、同質化低價競爭、人均產值低的問題突出。不僅如此,許多造價工程師不願意工作,造價公司的外包導致行業缺乏管理和培訓體系。“當時全國成本百強企業中,安徽省沒有壹家上榜。”她回憶道。
在行業的混亂中,顧淩波看到了機會。2014年,她決定成立集團成本事業部,並計劃利用她的想法在該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首先,她挑選了壹位業務能力強的同誌擔任事業部總經理;然後招募壹些有經驗的認可企業文化的專業人士加入團隊;同時,大量招聘優秀畢業生進行實操培訓。
“除了提升團隊的專業能力,我更註重培養員工的責任心和工作態度。”她透露,經過三年的努力,2017年,安徽招標集團的性價比沖到了全省第壹位,並連續四年保持在榜首。
項目成本只是開始。
2015年,集團成立PPP咨詢研究院,使PPP咨詢業務走在全國前列,使安徽招標集團開啟了咨詢業務發展的新裏程碑。
截至目前,集團PPP咨詢業務已從安徽省走向廣東、浙江、江西、湖北、四川、河南、河北、陜西、甘肅、新疆等地,實現了真正的“走出安徽”。服務項目超過450個,累計項目投資超過7185億元,連續多年位居財政部入庫機構績效前四名,多個項目入選財政部示範項目和國家發改委典型案例。
顧淩波舉例,霍山縣“互聯網+”城鄉環衛壹體化PPP項目得到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第九督查組的充分肯定,人民日報進行了專題報道並點名表揚。
2016年,集團利用工業互聯網優勢,以實現數字化招標采購為願景,成立了安徽優質礦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短短五年時間,高質量采礦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蝶變,助力集團轉型升級。
有250多家采購商和45萬多家註冊供應商。作為全國首批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試點單位,高質量挖礦科技成為“安徽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榮獲“全國十大電子采購平臺”“安徽省工業互聯網十大優秀案例”等榮譽。
2017年,集團成立投資咨詢研究院、產業咨詢研究院、國兆工程咨詢公司...在橫向延伸產業鏈至投資咨詢、金融債務咨詢、設計咨詢、招標采購咨詢、造價、監理壹體化等細分領域後,縱向發展跨境工業互聯網、政府咨詢等新型咨詢服務,這是壹項涵蓋規劃咨詢、投資咨詢、工程造價咨詢、BIM咨詢、工程監理的壹體化服務。
此時,招標集團真正實現了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咨詢服務。
投機與變革,青山環繞千帆。
作為16企業的“掌舵人”,顧淩波帶領安徽招標集團從壹個20多名員工的事業單位壹路馳騁,成長為壹家擁有700多名員工、全國領先、省內領先的大型高科技綜合咨詢企業,成為安徽省全過程工程咨詢領域的開拓者和探索者。
集團經營數據顯示,安徽招標集團每年招聘咨詢項目近萬個,年咨詢業績超2000億元,招標采購和PPP咨詢業務已走向全國。投資咨詢中有7個甲級專業信用證書、3個乙級專業信用證書和1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咨詢甲級專項信用證書;同時具有建築設計、監理等專項資質。
“過去的成功源於我們從不止步不前,不僅善於抓住機遇,而且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就因為妳是全省的“老大”,妳不知道還有漢人。她認為,每個行業都應該對標國內的優秀企業,尋找更多的出路。
這時,全過程工程咨詢行業開始嶄露頭角。在工程咨詢的紅海中,顧淩波終於找到了壹片藍海。
過去,由於資質的分割和碎片化,我國工程咨詢普遍處於“碎片化”的服務狀態。
直到2065438+2007年2月,為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完善我國工程建設組織模式,提高工程咨詢服務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完善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這是壹件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事,涉及規劃咨詢、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招標采購、投資控制、工程監理、項目管理、合同法律事務、中期評估和績效評價等投資決策、工程建設、運營等項目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各類型的咨詢服務。咨詢服務的整合模式可能會成為壹片藍海。
隨後,全國近20個省份相繼開展了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工作,擁有上千家試點企業。
安徽招標集團就是新生力量之壹。2018年,集團以安徽省首批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單位為契機,踏入全過程工程咨詢領域,全面開啟招標集團轉型升級之路。
由於提前布局,招標集團有實力進軍全過程咨詢業務。結合集團業務特點,他們確立了“以項目管理為主線、以投資控制為核心、以過程控制為手段”的咨詢理念,實行全咨詢決策委員會領導下的總顧問(項目負責人)負責制,倡導按照“1+N+X”全過程咨詢服務模式開展具體業務。
短短兩年多時間,集團中標近20個全過程咨詢項目,累計實施項目總投資超過6543.8+08億元。
盡管集團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方興未艾,但在顧淩波看來,作為國家鼓勵和倡導的建設工程組織模式,全過程工程咨詢仍任重道遠...
在頂層設計層面,以開放包容的機制和理念,鼓勵咨詢企業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轉變,進而從“競爭戰略”向“生命戰略”轉變,培育壹批具有全國領先水平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
在行業層面,地方政府和業主對全過程工程咨詢模式的認識存在較大差異,接受程度參差不齊。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內容與業主、監理職能交叉等問題亟待解決。
在企業層面,安徽招標集團要繼續堅持人才戰略和價值服務理念,不僅要將集團打造成為安徽省咨詢人才高地,還要拓展業務業態的深度和進度,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努力成為咨詢領域的政企智庫。
咨詢業是壹個城市承載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產業。安徽省已經到了需要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對咨詢業的需求不斷增加。合肥的咨詢業產值與同屬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南京相差甚遠,而咨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是人。大力發展咨詢業壹定是方向,壹定有前途。
害怕危險的人是安全的,害怕死亡的人是活著的。顧淩波強調,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道路上,在“雙招雙引”的政策環境下,安徽招標集團要做安徽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型智庫,勢在必行。
擊鼓吹笙,人盡其才。
完美是顧淩波人生字典裏最常見的詞。對自己要求完美,從化妝到生活;為單位要求完美,因為她心中始終有壹個夢想;對未來要求完美,因為她覺得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可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她說,正是有了夢想,才會追求完美、不斷突破、嚴格自律、追求卓越。
回望過去,每壹個閃耀的坐標、每壹個成功的腳步都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源於她在16年堅持不懈地選拔和培養人才梯隊,她在背後傾註了大量心血。“企業和員工是雙向選擇、相互成就的關系。如果妳想有所成就,妳不能依靠壹個人的努力。妳需要壹群誌同道合的優秀團隊共同努力。我的目標是團結大家,壹起努力。”她說。
從擔任安徽國際招標公司總經理的第壹年起,她就決定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招聘人才。她婉拒了很多關系戶介紹的人。在那個“有資源、有人脈”就等於有生意的年代,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非常“另類”的。
愛才敬才是公司很多人對她的認識。她在公司最親力親為的事情就是人事招聘。10多年來,公司幾乎每個員工都最終被她聘用,每個人都很欣賞她識別候選人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選拔人才,她親自前往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多次舉行招聘宣傳,動員優秀的安徽學子為家鄉做貢獻。
“我們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優秀的人才是公司未來長期發展的基礎。任何行業都可以做出精彩的事情,關鍵是如何做和誰來做。因此,選好苗子、用心培養他們,讓他們與企業共同成長,成為企業的核心人才,可以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在它看來,優秀的人是被激勵的,而不是被管理的。挑選有正念的年輕人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員工,尤其是年輕員工了解挫折。要寬嚴相濟,容忍個性,不容忍懶惰。這就是管理者的格局和胸懷。
“企業的領導者代表著壹個企業的氣質,決定著企業文化。”除了人才培養,她還要求管理團隊要有胸懷和格局,目標壹致,團結協作,不斷進步,為員工樹立榜樣。“如今,年輕人擁有無限可能,他們有想法、有創意、有活力,管理者的思維和工作方式也應不斷改變,與時俱進。因此,有必要建立清正廉潔的企業文化,讓努力工作的員工感受到公平、看到希望,讓進取盡責成為壹種習慣。"
在全體員工大會上,顧淩波曾對青年員工提出12字職業發展要求——“走大路、練本領、找位置、謀發展”,這既是對員工的殷切期望,也是分享人生的成功經驗。
乘風而行,夢想直出雲帆。
“工作是快樂的。與許多同齡女性相比,在我這個年齡,我仍然可以有壹個工作階段,我很幸運能與年輕人壹起工作。我並不孤單。我的使命是打造壹家高尚的企業,成就壹批優秀的員工。”顧淩波認為,壹個高尚的企業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為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改善行業生態環境,從受邀參與國家招標投標法的修訂和討論,到參與多項行業技術標準和規範的編制,多年來,她和她的團隊壹直在為國家和地方招標投標制度的完善建言獻策。
2019年,集團榮獲中國招標協會頒發的“促進行業發展突出貢獻單位”獎章,充分肯定了顧淩波及招標集團的社會價值和責任擔當。
在2020年集團總結表彰大會上,她正式宣布了集團未來五年的發展願景:繼續以推動行業發展為使命,努力打造全過程工程咨詢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生態圈。“每壹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壹代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需要做的就是和大家壹起築夢,壹起奮鬥,壹起實現夢想。”
流水不爭第壹,卻生生不息。企業的發展要有長遠的觀念,這勝過耐心、毅力和決心。在復興夢想的路上,顧淩波這位與時俱進的美女將帶領她的團隊永遠追逐夢想...
原文發表於《徽商》雜誌7月刊2021。
文字|本報記者邵夢攝|孟莉
制作|於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