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如何全面了解電腦顯卡、聲卡、網卡、主板、硬盤的型號?

如何全面了解電腦顯卡、聲卡、網卡、主板、硬盤的型號?

主板:

前兩個字母以“P4或P5”開頭,

“P4”表示CPU的插座是SOCKET478 pin,“P5”表示CPU的插座是LGA775。

第三個字母是主板采用的芯片組的描述,如下-

“A”表示使用英特爾925芯片組。

“G”表示使用INTEL915的芯片組。

“P”表示使用INTEL8系列芯片組,如845pe、848p、865pe和875pe。

“V”表示使用威盛系列芯片組。

“S”表示使用矽系列的芯片組。

“U”表示使用楊誌系列芯片組。

第四個字母定義如下—

當是P5的主板時,第四個和第五個字母表示內存的內部類型。例如,“D1”表示DDR,“D2”表示DDR2。“DC”意味著DDR和DDR2都受到支持。

當它是P4的主板時,那要看情況。

第四位還有其他數字,所以他後面的數字代表他前端總線的值。比如P4P800-X就是說他的前端總線是800MHz。

幾乎每個主板都有壹個後綴,其含義如下-

高級:超高質量版

豪華版:豪華版

e:高端

專業版:高級版

SE:第二版

x:優化版本

m:意思是板小(幾乎所有的小板都有集成顯卡)。

v:表示集成顯卡的主板自帶顯卡接口(所有主板都有集成顯卡)。

中央處理器

I .英特爾文章

1,酷睿2雙核系列處理器號

Core 2 Duo系列無疑是目前最火的產品。對於這個系列的處理器來說,65nm的制造工藝已經不再令人欽佩。其最強大的特點在於采用了Core 2微架構,使處理器整體功耗降低40%,性能提升40%。目前,酷睿2雙核處理器已經衍生出四個系列:E6000、E4000、E2000和Celeron400。前端總線將分為1333MHz、1066MHz,包括4MB、2MB、1MB。

E6000系列主要包括酷睿2雙核E6300、酷睿2雙核E6400、酷睿2雙核E6500、酷睿2雙核E6600、酷睿2雙核E6700、酷睿2雙核E6800、酷睿2dextreme x6800以及最新的E6550、EE6750和E6850。E6X00型號的前端總線為1066MHz。除E6300和E6400的L2緩存外,其他所有型號都配備了4MB L2緩存。E6X50是增強版,最大的特點是前端總線升級到1333MHz,全部配備4MB L2緩存。值得註意的是,E6300和E6400未來將切換到最新的Allendale核心,英特爾未來也將推出E6320和E6420它們將屬於E6300和E6400的升級版本,配備4MB L2緩存,真正采用Conroe核心。

E4000系列是英特爾針對中端處理器市場的最新產品。該系列處理器采用最新的Allendale內核,L2緩存為2MB。與Core 2 Duo E6300和Core 2 Duo E6400不同,它們都是2MB L2(它們基於完整的Conroe內核,僅屏蔽壹半的L2高速緩存容量),Allendale core本身將具有2MB L2高速緩存。在前端總線上,E4300僅支持800MHz前端總線。但是E4300由於前端總線頻率的降低,更加節能,因為它仍然可以使用EIST和C1E技術。但是,E4300不支持英特爾的虛擬化技術。目前該系列將有三款機型,分別是E4300(1.8GHz,800MHz),E4400(2.0GHz,800MHz),E4500(2.2GHz,800MHz),其中E4300已經上市。

E2000系列是英特爾最新的入門級臺式機產品,屬於E4000的簡化版——L2緩存縮減為1MB,其他功能與E4000相同。E2000將提供奔騰e 2160(1.8 GHz/1 MBL 2/800 MHz前端總線)和奔騰e 2140(1.6 GHz/1 MBL 2/800 MHz前端總線)。目前這兩款產品即將上市,將取代現有的奔騰D 935和奔騰D 925。價格分別在655元和577元左右,殺傷力不是壹般的強。

賽揚D 3XX

賽揚4XX

處理器內核

雪松磨坊

康羅伊-L

微型建築

網絡突發

核心

心數

壹個

壹個

超線程

沒有人

沒有人

英特爾EM64T

英特爾虛擬化技術

沒有人

沒有人

增強型英特爾Speedstep

沒有人

沒有人

執行禁用位

L2高速緩存

512 KB

512 KB

總線頻率

533兆赫

800兆赫

時鐘頻率

高達3.6GHz

1.6-2.0GHz

包裝

LGA775

LGA775

生產過程

65納米

65納米

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65瓦

35瓦

此外,英特爾還將推出Conroe架構的單核產品——賽揚400系列,屬於E2000的簡化版,L2緩存將降至512KN。賽揚440 (2 GHz/512kB L2/800 MHz前端總線)和賽揚430 (65430)將首先上市。

2.奔騰D處理器的序列號

奔騰D處理器* * *有奔騰D 8XX和奔騰D 9XX兩個系統,兩個系列的規格也相差很大。

奔騰D 8XX是Intel第壹代雙核處理器,采用兩個Prescott核心,1MB×2二級緩存方案,所以在奔騰D上可以看到Prescott處理器的所有功能,比如EM64T技術,XD bit安全技術。但該系列處理器的缺點是功耗太高,所以已經淪為低端處理器。奔騰D 8XX系列主要有840(3.2GHz)、830(3GHz)、820(2.8GHz)、805(2.66GHz)四種型號,采用LGA775封裝結構。前三款產品支持800MHz前端總線,而後壹款奔騰D 805只有533MHz前端總線,這是Intel針對入門級用戶推出的。此外,820和D 805都不支持英特爾的增強型SpeedStep技術。奔騰D 805、840、830已經退出市場。

奔騰D 9XX是英特爾第二代雙核處理器。與奔騰D 8XX系列雙核處理器相比,奔騰D 9XX最直接的區別就是采用了基於65nm工藝的Presler內核,並將二級緩存提升至4M。就內部流水線而言,普雷斯勒和史密斯菲爾德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先進的65nm工藝使得普雷斯勒在相同頻率下的發熱和功耗都低於史密斯菲爾德。奔騰D 9XX系列雙核處理器也有幾個不同的型號,分別是奔騰D 915(2.8GHz),925(3.0GHz),930(3.0GHz),940(3.2GHz),945(3.4GHz),960(3.6GHz)。

3,奔騰4系列號

目前,奔騰4也有兩個系列:奔騰4 6XX系列和奔騰4 5XX系列。

目前有630,631,640,641,650,660,670的奔騰46系列處理器。目前市場上主要有630(3.0GHz,800MHz FSB)和631(3.0GHz,800MHz FSB)。雖然處理器630,631的後綴與處理器640,641的後綴只有壹字之差,但意義重大。P entium4 6X0型號采用Prescott內核和2MB L2緩存,工作在800MHz前端總線下,支持EM64T技術、Execute Disable Bit技術、超線程技術和增強型SpeedStep動態節能技術。Pentium4 6X1改用基於65納米工藝的Ceder Mill內核。Ceder Mill核在設計上與Prescott核差別不大,同樣擁有2MB二級緩存,僅使用65nm工藝。

Pentium4 5XX系列處理器是英特爾首批采用全新LGA775 (Land Grid Array)封裝的PC處理器,型號眾多。但是隨著雙核的普及,目前市面上的奔騰4 5XX主要只有三種型號:517、524和541。該系列采用Prescott核心,90nm工藝,LGA 775接口,533MHz前端總線,支持SSE3指令集和EM64T技術,還支持Intel Disable Bit殺毒功能和Hyper-Threading超線程技術。517、524、541的主頻分別為2.93GHz、3.06GHz、0。

4.賽揚D系列號

賽揚D系列是英特爾針對入門級處理器推出的單核產品。目前常見的處理器號有賽揚D 331(2.66GHz)、賽揚D 341(2.8GHz)、賽揚D 346(2.93GHz)、賽揚D 352(3.2GHz)、賽揚D356 (3.6 GHz)。雖然型號很少,但是不同編號的賽揚D規格差別很大。

賽揚d33x/賽揚D 34X機型除了L2緩存降為256KB,前端總線僅為533MHz外,均采用基於90nm工藝的Prescott核心。

賽揚D 35X型號采用基於65nm工藝的CedarMill-V核心,屬於CedarMill的簡化版。L2緩存減少到512KB,前端總線也減少到533MHz。相當老的賽揚D,這個系列的賽揚D性能更強,超頻更好。

二、AMD文章

1,速龍64 X2系列處理器

Am2aathlon 64x2系列處理器是AMD針對主流和高端市場推出的雙核處理器。該系列最初采用Windsor core,支持基於90nm制造工藝的虛擬化技術AMD VT,仍然采用1000MHz的HyperTransport總線。二級緩存方面,Windsor core的兩個核心仍然采用了獨立的二級緩存,Athlon 64 X2為每核512KB或1024KB,Athlon 64 FX為每核64。Windsor core最大的亮點是支持雙通道DDR2 800內存,這是與Socket 939接口速龍64 X2和速龍64 FX只支持雙通道DDR 400內存的最大區別。

目前am2aathlon 64x2處理器的型號相當豐富:

Socket AM2在技術規格上變化不大,所以處理器號和之前差不多。在產品命名上,AM2系列也繼續遵循AMD擅長的“緩存+主頻”原則,即在相同主頻下,基於小二級緩存版本的處理器,將大容量版本的處理器定義為更高壹級。比如表中顯示的AMD速龍64 X2 4000+實際上是1MB L2緩存版本的3800+,其他規格上它們是不壹樣的。這種命名方式可能真的像AMD官方所說的那樣,讓普通用戶更容易理解自己的處理器產品在實際體驗上的差異(二級緩存越大越快)。但對於習慣了主頻、架構等傳統關鍵指標來區分CPU的玩家來說,可能就沒那麽好理解了。畢竟,並不是所有應用都能從大容量二級緩存中顯著受益。

需要註意的是,AM2速龍64 X2分為TDP功耗89W(核心電壓1.35V)的標準版、TDP功耗65W(核心電壓1.25V)的低功耗版和TDP功耗35W(核心電壓1.05V)的超低功耗版。但與英特爾用低壓和超低電壓來劃分名義上不同的耗能處理器系列不同,AMD仍然將它們排列在同壹產品型號下,僅用產品代碼中的第三個字母來區分。比如表中所列的AMD速龍64 X2 3800+按照功耗分為89W的標準版、65W的低功耗版和35W的超低功耗版。代碼依次用字母“A、O、D”區分,最後兩個標識碼“CU”代表處理器的核心代碼為“Windsor”。

值得註意的是,AMD推出了65nm布裏斯班核心的Athlon 64 X2處理器。相比溫莎芯,布裏斯班最大的改進是采用了65nm工藝,並引入了0.5倍頻定義機制。目前主要車型有5000+,4800+,4400+,4000+,3600+,其中4000+,3600+已經上市。

得益於AMD新加入的0.5倍頻程的定義,處理器型號的頻率提升步長降低到了100MHz,這樣除了5000+的型號,其他三款新品正好與原來的90nm溫莎核心產品錯開,從而形成了從3800+到5600+的寬產品線。由於AMD在65nm處理器的命名和編號上沒有采用新的方法,導致新舊核心號重疊的問題,很多朋友難以選擇和識別。然而,幸運的是,在Athlon 64 X2的命名編號中仍然有壹個章節。

我們以表格中65nm的am 2 athlon 64x 3600+為例。65nm的am 2 athlon 64 3600+x2也有壹個類似的核心定義號:“ADO3600IAA5DD”,其中後綴“DD”表示處理器采用了“布裏斯班”核心,這也是區分65nm和90nm產品的關鍵,因為athlon 64 3600+x2采用的是之前的90nm“溫莎”核心,這個領域因此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只需要觀察CPU頂蓋上的型號,記住兩個英文字母“DD”就可以了

2、AM2速龍64單核系列

am2aathlon 64單核系列采用代號為“奧爾良”的核心。除了單核設計,Orleans core的功能和技術特點與Windsor core相同,還支持DDR2-800、Pacifica虛擬技術等。目前AM2速龍64單核系列* * *包括速龍64 3000+,速龍64 3200+,速龍64 3500+,速龍64 3800+,速龍64 4000+。這些處理器的L2緩存為512KB,差別主要在頻率上。

產品

模型

核心代碼

L2高速緩存

最大功耗

時鐘頻率

Athlon 64

3800+

奧爾良

512 kB

62瓦

2.4千兆赫

Athlon 64

3800+

奧爾良

512 kB

35瓦

2.4千兆赫

Athlon 64

3500+

奧爾良

512 kB

62瓦

2.2千兆赫

Athlon 64

3500+

奧爾良

512 kB

35瓦

2.2千兆赫

Athlon 64

3200+

奧爾良

512KB

62W

2.0千兆赫

Athlon 64

3000+

奧爾良

512KB

62W

1.8GHz

可以說AM2 Athlon 64單核系列的命名號還是和之前的S939系列壹樣,還是用200MHz的頻率幅度來定義等級。

3.AM2 Sempron處理器系列

除了以上兩個系列,AMD還針對入門級市場推出了AM2版本的Sempron。AM2 Sempron的核心代碼是“馬尼拉”。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奧爾良”的簡化版。它的緩存數量減少到主流CPU的四分之壹,即128/256KB L2,不支持安全和虛擬技術,但支持雙通道DDR2的規格並沒有縮水。目前AM2 Sempron處理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型號。

產品

模型

核心代碼

L2高速緩存

最大功耗

時鐘頻率

塞普龍

2800+

馬尼拉(地名)

128KB

62W

1.6GHz

塞普龍

3000+

馬尼拉(地名)

256 kB

62瓦

1.6千兆赫

塞普龍

3200+

馬尼拉(地名)

128 kB

62瓦

1.8 GHz

塞普龍

3400+

馬尼拉(地名)

256 kB

62瓦

1.8 GHz

塞普龍

3500+

馬尼拉(地名)

128 kB

62瓦

2.0千兆赫

塞普龍

3600+

馬尼拉(地名)

256 kB

62瓦

2.0千兆赫

塞普龍

3800+

馬尼拉(地名)

256 kB

62瓦

2.2千兆赫

可以說,AM2 Sempron也繼續遵循AMD擅長的“緩存+主頻”原則,即在相同主頻下,將二級緩存版本小的處理器定義為更高的級別。比如表中顯示的Sempron 3000+其實是2800+的256KB二級緩存版本,其他規格也是壹樣的。

顯卡

1)英偉達的顯卡:

萬塔:字面意思不詳。按照英偉達的說法,就是對應芯片的簡化版。TNT時代只有幾次。所以就不多介紹了。

代表作:TNT2 Vanta

STD:標準,標準版。壹般不需要標註。

教授:從字面上可以理解‘加強’的意思。只要它出現,就代表了相應芯片的相對高端版本。本來在TNT2系列,最後壹個出現在Geforce2系列,現在幾乎成了ATI的專利。

代表作:TNT2 Pro、Geforce2 Pro

Ultra:字面意思是‘激進的,極端的’。也是這樣,在英偉達產品中也是這樣。這家夥只要帶後綴,壹定是那種芯片裏最牛逼的X。盤點NV王,基本都能看到它熟悉的身影。還有這個詞的發音,很多人念成‘ultra’其實念成‘altra’。

代表作品:TNT2Ultra、Geforce2Ultra、GeforceFX5200Ultra、GeforceFX5600Ultra、GeforceFX5700Ultra、GeforceFX5800Ultra、GeforceFX5900Ultra、GeforceFX5950Ultra、Geforce6800Ultra。

MX:從字面上看,沒有任何意義。在英偉達的規劃中,它代表廉價版,也就是大眾級的意思,而且是給英偉達的。帶後綴的卡,估計在國際上的占有率很高。

代表作:Geforce2 MX、Geforce2 MX100、Geforce2 MX200、Geforce2 MX400、Geforce4 MX420、Geforce4 MX440、Geforce4 MX440-8X、Geforce4MX460和Geforce4 MX4000。

GTS:“Giga-Texel Shader”的縮寫,意思是壹千萬像素,也就是每秒的像素填充率達到壹千萬以上。GTS只是第壹次出現在Geforce2產品中,代表了當時最高端的Geforce2。當時的表現糟透了。可惜他是個短命的英雄。現在壹般都是縮小版的GTX,比如

代表作:Geforce2 GTS,Geforce8800GTS GTS,8800GTS

GTX:壹般可以理解為GT極致,比如8800GTX。

Ti:字面意思是‘鈦’的縮寫,也就是太空金屬‘鈦’。出現的地方,壹般代表nVidia的高端版本。最早出現在Geforce3,然後加入Geforce2 Ti,最後在Geforce4系列達到巔峰。妳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絕世經典——geforce 4 ti 4200。

代表作:Geforce2 Ti,Geforce3 Ti200,Geforce3 Ti500,Geforce4 Ti4200,Geforce4 Ti4400,Geforce 4 Ti4600,Geforce4 Ti4200-8X。

XT:這個詞很搞笑,因為在nVidia的解釋和ATI的解釋中,完全相反,特別混亂,我就重點說壹下。按照英偉達的說法,XT應該是指降頻版。在ATI的字典裏,它代表高端的‘極致’,所以nVidia在這裏給我們玩了壹個文字遊戲,調侃ATI。

代表作:Geforce FX5600XT,GeforceFX5900XT,Geforce 6800XT。

樂:樂:“限量版”的縮寫,代表限量版,代表某個生產系列中的低端產品,主要是頻率低於標準版。如:7300LE

代表作:Geforce 6600LE,Geforce 7300LE

ZT:字面意思不明。nVidia用於推廣Doom的作品,在XT的基礎上再次降低頻率來降低價格,代表了比XT更低的市場定位,是系列中最低端的產品。

代表作:GeforceFX5900ZT

GT:“GeForce technoly”的縮寫,意為超級跑車。

代表作:Geforce6600GT,Geforce7600GT,Geforce8800GT。

SE:也是簡化版,只用於Geforce4系列,及其降頻版。非常罕見。

代表作:Geforce4 MX440SE、geforce 4ti4800se (8X版4600)

葛:壹個是“遊戲人版”的簡稱,即玩家版;是高清版的。個人覺得應該是從GS版開始優化,本質就是GS版。

代表:Galaxy 7600GE高清版,Galaxy 7900GS高清版。

Ultra Extreme:是Ultra的最高級別版本,屬於旗艦產品。

TC:TC:turbo cache的簡稱,nVidia的壹項技術,可以讓Unigraphics卡* * *像顯存壹樣享受內存。

附:NV芯片後綴性能排名:ZT

2)ATI的顯卡:

樂:‘低配版’的意思和英偉達系列基本壹樣。與之配套的ATI顯示芯片表明是低端版本。從Radeon7500時代開始。

代表作:Radeon7500LE、Radeon8500LE

se:“special edition”的縮寫,代表special version,主要是顯存位寬只有STD版的壹半,或者像素流水線數量減少(比如9800SE),也是某個系列的低端產品,比如X300S。

代表作:Radeon9200SE,Radeon9600SE。Radeon9800SE,鐳龍X300SE

pro:professional的縮寫,意為‘增強版’,是XT的管道屏蔽版。但在X100系列及以後,代表主流版本,比如X700Pro,X1600Pro。它是ATI後綴不可或缺的壹部分,貫穿於ATI命名的全過程。

代表作:Radeon9000Pro,Radeon9500Pro,Radeon9600Pro,Radeon9700Pro,Radeon9800Pro,RadonX700Pro,鐳龍X800Pro,鐳龍X850Pro。

XT: ATI的“XT”是“extreme”的縮寫,擁有更高的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在X800之後還增加了渲染流水線的數量。

代表作:Radeon9600XT,Radeon9800XT,鐳龍X600XT,RadeonX700XT,RadeonX800XT,RadeonX850XT。

XTX,X1000系列發布後的新命名規則,以及GTX,XT eXtreme。

GD2:這裏的“GD2”這個詞並不代表GeForce系列,而是表示嘗試過GDDR2顯存。同樣,GD3意味著已經使用了GDDR3顯存。

xtpe:‘至尊白金版’就是所謂的至尊版,出現在X100系列。主要代表更高的頻率。是旗艦產品。

XL,高端系列中較低的型號,可以具體理解為極限限量。

GT/GTO:是PRO的降頻或管道屏蔽版本,出現在X5、X6、X7、X8等顯卡中。

Hm: Hypermemory,就像上面的TC。

PS:ATI規劃的RV670核心顯卡產品將成為他們的HD 3800系列。同時,ATI將拋棄GT、XT、PRO的後綴形式,完全依靠數字來區分不同定位的產品。數字越大,顯卡性能越好。這樣做的好處是更容易理解,好像誰都懂。說現在HD 3800系列,HD 3870是RV670XT,HD 3850是RV670PRO。雖然產品的最終規格還沒有確定,但是未來我們將不再看到後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