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的是溪邊生長的淡淡的野草,還有在樹深處歌唱的黃鸝。
春潮伴隨著黃昏雨聲的急促,荒野渡口沒有壹個人,只有壹只小船在悠閑地渡水。
出發地:西溪旁的滁州
朝代:唐朝
作者:魏
原文:
獨自壹人,小草長在溪邊,樹上有黃鸝鳴唱。?
春潮帶來雨來的晚來的急,野渡上沒有船。
擴展數據:
壹般認為這首詩作於公元781年(建中二年),魏任滁州刺史時。作者非常喜歡西江寧靜的風景。有壹天,他遊覽了西溪上的滁州(在滁州西郊),寫下了這首小詩。
這是壹首關於風景的詩,描寫了西溪春水滁州的風景和落潮時雨狂渡。
前兩句是春色,愛幽草,輕黃鸝,比喻喜慶,忌諂;後兩句描寫春潮帶雨的急迫,水過舟湧的景象,蘊含著壹種不到位,不能用的無奈悲傷。全詩流露出平靜的心態和悲涼的情懷。
最後兩句,晚潮春雨,水更急。而鄉村渡口,本來行人就不多,此刻更是冷清。所以,連船夫都不見了,空蕩的渡船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漂浮著。因為渡口在農村,沒人管。如果妳在金曜,傍晚的雨裏會漲潮,正好是渡船大派用場的時候,妳不能閑著。
所以在這種水過舟的悠閑場景中,有壹種不到位,用不上的無奈和傷感。
百度百科-在滁州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