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寫行書需要註意什麽?

寫行書需要註意什麽?

漢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壹的人口在使用它們,不僅有實用價值,還有藝術價值。所以書法作品往往伴隨著繪畫,這是中國文化的財富,值得珍惜和發揚。

第壹,註意工具。

書寫的主要工具是筆、墨、紙和硯,也稱為文房四寶。

(1)根據頭發的軟硬程度,刷子大致可分為三種:剛細刷、軟刷和雙面刷。只是細刷比較蒼勁,寫出來的字比較蒼勁,比如狼刷;軟刷軟,寫出來的字豐富,如羊毫刷;Doubled both brush的筆,則是由剛發和柔發混合而成,如七子三陽,剛柔並濟。選筆時要註意四點:筆尖要“尖”;按開的時候要“整齊”;筆肚要飽滿,“圓”;刷毛是“健康”的,有彈性的。送筆的時候用冷水,讓壹切順其自然。使用後請清洗鋼筆。

(2)墨質細膩,膠質輕,最好用輕煙。墨水是黑色的,有光澤,有輕微的香味。磨墨時要用清水,動作要領是“重壓輕動”,以求墨色濃淡適中。墨水用了壹夜後會失去光澤。至於現代商家賣的墨水,購買時用壹張紙試試。如果它被使用,

(3)紙張的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吸墨性強和吸墨性弱兩大類。宣紙、棉紙、羊毛紙吸墨量適中,適合書寫;至於光滑的紙張,不容易吸墨,新手很難控制,會傷筆。應該避免。紙怕皺,著墨也不全。我也怕潮,字跡會散,再包壹層紙,放在幹燥的地方。

(4)硯為上品,質地細膩潤澤,可制墨。硯臺用後應立即清洗,以免積累宿墨,損壞筆尖。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壹些其他的書寫用具,比如紙質鎮紙,用來壓紙,以免風滑影響書寫;墊布,用羊毛織物墊在紙下吸墨,避免光滑,以免粘墨弄臟紙張;筆托(又稱“筆山”)用來停筆,使筆墨不易沾染其他東西;筆簾(又稱“筆床”),用細竹編織包裹毛筆,便於攜帶等;對於用心練字的人來說必不可少。

第二,註意姿勢。

寫字姿勢,以自然舒適為原則,壹般以坐姿為主。為了顧全大局,也可以采用站姿。初學者要註意坐直,放松肌肉,胸部遠離桌沿,自然地向外張開手肘,雙腳平放,頭保持挺直,身體微微前傾。通常,他們用壹只手壓著紙,用另壹只手握著筆,直直地看著筆的末端,用眼睛剩余的光來照顧紙。

寫字要講究“指實掌虛”的原則。拿著畫筆和拿著筆是不同的。筆筒應握直,拇指第壹節下壓,食指向內下壓支撐筆身。然後向內勾中指,無名指指甲上部抵住筆管,以便調和力量;最後小指緊貼無名指,力量可以平衡。各盡所能,這才是真正的“指”;提筆時,手指彎曲,掌心空空,可以靈活地移動筆。

寫字時也要註意腕法,分為枕腕、提腕、吊腕三種。腕吊,手肘仍貼桌面為腕舉法,適合漢字書寫;至於方塊字寬超過12厘米的漢字或草書,要用掛腕法,手腕和手肘都要懸空,以便書寫自如。

第三,要註意寫作。

“雲筆”是點畫的基本寫法,方法很多。我們經常使用“永久字八法”。按其筆畫順序,解釋如下:

方法是起點。劃水如鳥側飛下,分三折,最忌諱。

圓而平,無棱角。要不要把筆往旁邊移?筆尖,向右下指,做壹個擺動的手勢;等到墨水進入紙張,再慢慢收起筆尖。

洛法:即橫畫。筆畫應在中間高度的兩端。以隱藏的前端向左開始筆並輸入筆,然後向右旋轉,穿過中點,並將筆按到筆畫的末端。書寫時,用筆的中心使墨痕暗暗凝結,使筆正面壓在紙上,筆桿微微向左傾斜。

努法:這是壹幅垂直的畫。寫字的時候,妳頂著前面往上走,然後轉著前面往下走,慢慢堅定地往下走,最後停下來做壹個挑筆的手勢。

筆畫法是挑筆。筆畫和跳躍壹樣,意味著筆看起來像跳躍。所以,妳要先蹲下來,獲得動力。不要草率行事。妳應該把筆弄整齊,像銀子壹樣?壹般精彩。

策略:向右短鞭。所謂策略,就是壹鞭打壹馬,因為寫字的時候,筆尖是向上擡的,所以不需要太用力,輕輕壹動,就像在暗中推馬壹樣。

掃法:就是向左卷曲,也叫分配。像用梳子梳頭壹樣,要迅速離開正面,向左撇去,送到筆尾,用筆芯收起來;不要瘦弱,不要像刷子壹樣掃。

啄法:表示向左短。所謂“啄”是什麽?前面壹停紙就出來了,像小鳥啄東西壹樣,要快擡。

方法:從右到下表示“司”。現在叫“司”。下壹筆寫的時候,停在右邊,筆尖揚起寫,做個虛尾,留個筆意。

事實上,不僅有這八種筆法,還有壹些變化。以上都是經常用到的,掌握基礎點畫可以事半功倍。

第四,要註意結構。

“結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點畫的排列組合。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點畫和形狀搭配。書寫時要照顧到筆畫線條大小的關系,墨色外的留白壹定要均勻平衡。對於左右兩部分合成的字,點畫要相互呼應,組合形成的字體自然。對於上下兩部分組成的字,首先要看其形狀的大小,合理安排。為了避免字體的扁平,筆畫大小和風格都要稍加改變才能生動,但無論字的形狀如何變化,唯壹不變的是字的重心要平衡穩定。

總之,漢字的結構要勻稱,筆畫要協調,重心要穩。只有經常學習,仔細觀察別人的長處並不斷改正,經過勤奮練習,字體自然會正確工整。

第五,要註意臨摹。

練字時壹定要精挑細選題字,多臨摹。

“親”就是在旁邊立個模帖,用眼睛丈量字的大小和情況,學會寫字;《模仿》用薄紙覆蓋,用曲折描寫;這兩者並不相同。古人認為:“寫書得其意,抄書得其框。”

古代為了學書方便,先將基本筆畫和文字印成紅色底本,供學童臨摹,稱為“描紅”,初學者常用。至於復印紙,有所謂的“九宮格”、“田字格”、“米字格”等,可供初學者安排結構時參考。

“臨摹”要以名家帖為主,如歐陽詢、余士南、顏真卿、柳公權等人,有自己的書法特色,可根據學習者的用筆習慣進行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