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內蒙古大學研究生王淩青:人生如夏花般絢爛()

內蒙古大學研究生王淩青:人生如夏花般絢爛()

文/記者杜雷

王淩青,壹個出生命運多舛的女孩,是壹個在與生活抗爭中不屈不撓的女孩。上帝和她開了壹個很大的玩笑,但她被賦予了超出常人的智慧。然而,令人羨慕的才華橫溢的人,壹個年輕而執著的生命,突然枯萎在最驕傲和充滿期待的地方。在大家感嘆的同時,也讓人看到了壹朵頑強的生命之花的綻放。

出生後經歷了許多波折

1982 165438+10月27日,壹個女嬰伴隨著啼哭聲降生到這個世界上。看著這個還在哭的女嬰,每個看著她的人都很高興。妳知道,這是壹個多麽特別的家庭。我父親患有先天性耳聾,他從小就沒有聽力。我母親的腿有殘疾。正是在這樣壹個殘疾人家庭中,壹個女嬰的到來給整個家庭帶來了希望和鼓勵。高興之余,爺爺給女嬰取名為王淩青,希望她的靈魂是無辜的。

王淩青是個早產兒。由於先天發育不良,母親楊文君對她的關註超過了常人,女兒的壹舉壹動都牽掛著她的心。在王淩青四個多月大的時候,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的眼睛總是盯著壹個地方,甚至連掛在屋頂上的玩具都無法引起她的註意。楊文軍認為王淩青看膩了這些玩具,打算買壹些新的。身為醫生的奶奶卻不這麽認為。王淩青的父親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她很可能遺傳了父親的疾病。經過多次檢查,醫院給出了最終結論:王淩青確實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得知這個消息,楊文君的世界似乎崩塌了。“淩青是個早產兒。上帝沒有殺死她,而是給了她壹種殘疾。她很幸運。”傷心之余,堅強的母親咬緊牙關挺了過來。

對世界充滿好奇

王淩青1歲時,醫生建議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同時,醫生還向楊文軍解釋說,如果他手術後恢復不好,他的視力會很低;但如果不做手術,錯過手術時間將是孩子壹生的遺憾。經過再三考慮,楊文軍決定為孩子做手術。

“手術那天,我和淩青的爸爸、爺爺、奶奶都很緊張,在手術室門口等著。當醫生走出手術室時,他滿頭大汗。淩青生來就有很強的抗藥性,麻藥壹直在用,但不管用。真的沒有辦法。麻醉師只能使用過量的麻醉劑。手術後,麻醉師壹直陪在淩青身邊,直到她醒來。40天後,當淩青眼睛上的紗布被取下時,她竟然開心地咯咯笑了起來。”楊文軍說。

王淩青終於看到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看到了她慈愛的父親、母親、祖父和祖母。而這個神奇的世界引起了王玲極大的好奇心。雖然手術後王淩青的左眼視力只有0.05,右眼視力只有0.1,但這並沒有阻止王淩青探索的腳步。遇到奇怪的東西,王淩青壹定要拿到手裏,聚在面前,仔細看;當她遇到不懂的事情時,她肯定會纏著父母問發生了什麽事。在母親眼中,王淩青是壹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她的“十萬個為什麽”總是讓大人措手不及。

不用放大鏡

轉眼間,王淩青到了上小學的年紀。1989九月1帶著如此多的好奇和比“十萬個為什麽”更多的疑問,王淩青走進了原二毛小學,開始了知識海洋中的艱難探索。

戴著像瓶底壹樣厚的眼鏡,但仍然無法閱讀書上的文字,王淩青總是在脖子上戴著壹個硬幣大小的放大鏡。因此,王陵卿總是把眼睛放在書的前面,他的小鼻子幾乎挨著書,這樣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書中寫的內容。剛上小學的王淩青表現出了非凡的記憶力。她能記下她學過的所有新單詞。她做算術從來不需要草稿紙,她可以通過聽寫得到準確的答案。在他十多年的求學生涯中,王淩青從來沒有看清楚過黑板上的字。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她靠壹雙耳朵和非凡的記憶力來消化。

據說上帝是公平的。當壹扇門關閉時,會為妳打開壹扇窗。王淩青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雖然他身體殘疾,但他有非凡的智慧。她從小就很膽小,但她從不害怕考試。每次考試她都是第壹個交卷的,成績在班裏總是名列前茅。

他以全校第壹名的成績考上了內蒙古大學。

從65438到0996,王淩青進入了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六年的初中生活,讓王淩青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克服了身體上的困難,王淩青成為了壹名有文理知識的優秀學生,全年級第壹名的寶座無可替代。2002年,參加高考,王淩青以最高分考入內蒙古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為第壹個被國家重點院校錄取的學生,她的名字被載入了學校的歷史書。

大學期間,王淩青多次獲得獎學金,在外國語學院舉辦的第壹屆大學生英語寫作比賽中獲得優秀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得甲等三等獎...面對命運的磨難,這個身材矮小、皮膚白皙、極其瘦弱的女孩沒有放棄,而是努力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在內蒙古大學學習期間,王淩青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做壹名優秀的翻譯家。為了這個目標,她孜孜不倦地工作,用勤奮揮灑汗水。考取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研究生成為她的目標。為了鍛煉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王淩青用英語記日記,並嘗試用英語記錄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得。她平時喜歡上網,有很多外國網友。王淩青用英語交流並不難。2007年,第壹次參加研究生考試的王淩青落榜。然而,這絲毫不影響她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憑借對英語的熱愛和紮實的基礎,她於2008年以第三名的成績成為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的研究生。作為外國語學院第壹個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她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活。

嫉妒的人才可悲地死去。

付出總有回報,王淩青的堅持和毅力最終帶來了豐碩的成果。作為壹名研究生,她如魚得水,英語水平提高得很快,令人驚訝。出色的寫作能力和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外教大衛感嘆:“王淩青是我教過最文藝的學生。”王淩青四年同窗好友見證了她壹路走來的艱辛和奮鬥。在考研的艱苦歲月裏,王淩青不止壹次幫助同學,幫助別人逐字修改作文,仔細解釋語法錯誤,甚至逐個糾正拼寫錯誤的單詞。在大學宿舍熄燈前急促的腳步和臉盆叮當作響的短暫時間裏,學生們看到最多的是王淩青胸前舉著放大鏡,在離放大鏡不到5厘米的地方查字典...

2010年5月,研究生畢業的日子即將到來。此時的王淩青和其他學生壹樣,正忙著寫畢業論文,期待著自己人生的下壹個輝煌。然而,當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時,不幸再次降臨在王淩青身上。5月7日,與同學聚餐的王淩青早早回到家中,仍在網上搜索信息,與網友聊天。24時許,剛躺下睡覺的王淩青突然開始惡心嘔吐,隨後暈倒不省人事。母親楊文君嚇壞了,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王淩青被送到醫院只用了6分鐘。醫生搶救了她兩個多小時。然而,沒有什麽可做的。王淩青最終離開了她深愛的親朋好友,在盛開的季節突然雕零。醫生懷疑王淩青可能是腦梗塞或心肌梗塞導致猝死。

噩耗傳來時,外國語學院的師生無不為之震驚,壹個鮮活的生命從大家的視野中走了出來。內蒙古大學英語系主任宋敏說:“淩青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她的生命是寶貴的。她用頑強的毅力贏得了人們對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