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姓,中國姓氏。第壹個是黃帝時代從古鄧國傳下來的。第二個支出是於霞的後裔。第三支起源於兒子的姓氏,兒子是商朝王室的後裔。商朝武丁滅鄧國後,封其叔為河北(漢水)鄧,封其為曼侯,即今河南鄧州。
公元前678年,楚王滅鄧齊侯,鄧國亡,子孫以鄧為姓。西漢時期,形成了著名的南陽世家。鄧氏家族的始祖是,其子鄧是漢族鄧氏家族最重要的成員,至少有2600多年的歷史。?
先秦時期,鄧姓主要生活在黃河中下遊的河南省。秦漢時期,鄧姓迅速流傳到四川、陜西、江蘇等地。河南是鄧姓的發祥地,南陽縣鄧姓始祖為鄧匡。漢朝中期,他從楚國遷到河南南陽新野。
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南陽鄧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身為教師和高官的侯鄧禹是南陽鄧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後來,許多由鄧姓衍生出的著名部落都是鄧禹的後裔。
相關人員: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懷寧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前曾任核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鄧稼先1941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1945畢業於西南聯大,先後任教於昆明市鄭文中學、培文中學;65438年至0946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擔任助教;1948 10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深造,畢業後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1950 10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52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54 —1958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副學術秘書。
1958起,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院長,核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72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