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是古代的文字,也是古代人創造的文字的總稱。
《漢書·藝文誌·尚書類》序:“古文《尚書》起於孔子壁。漢武帝在位末期,魯公王毀壞了孔子的住所,並想擴建他的宮殿,但他得到了幾十部古代文本,如《尚書》、《禮記》、《論語》和《孝經》,這些都是古代文字。“因為它來自孔子的墻,所以被稱為“墻中之書”。因為漆寫的筆畫頭粗尾細,看起來像蝌蚪,所以也被稱為“蝌蚪”。
這些古文字包括董希和的《龍書》、神農的《八耳書》、黃帝的《舒雲》、邵的《夫妻書》、帝嚳的《神仙書》、倉頡時代的石刻(28字)、唐虞時代和夏朝的字形(六字)。此外,還有壹種所謂的“奇怪的人物”。異體字是古漢語中比較奇怪的字,或者說是墻內古漢語的變體。
上面提到的各種古文字只在史書中有記載,而且已經失傳很久了,所以無從考證。即使有標誌,也是六國的神秘文字,印章文字極其奇怪,難以識別。
甲骨文是指刻在動物骨頭上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赤峰、關中等地)發現,是中國最早的可識別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與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了它,它最初被稱為“東夷文字”,後來被稱為“骨雕”,並確定雕刻工具是瑪瑙和其他尖銳的寶石,它形成於4600年至3300年前,是龍山文化時期的流行文字。自2010結束以來,知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再先成功系統破譯了甲骨文,並從文字的起源和結構等方面全面探討了與甲骨文和現代漢字的傳承關系,證明了議論文是漢字的源頭。
早期甲骨文的特點是骨片上的字很少,很難有超過10字的骨片。字的形狀很形象,有些字很復雜,接近繪畫。如果按照文字六書來劃分,應該只有能指和象形字,處於文字出現的初始時期。
較晚的甲骨文距今約3300-3700年,處於嶽石文化時期和商代早中期。後來甲骨文逐漸增多,壹塊骨頭上常見十幾個字,50-60多個字,形成文章。這個時期可能會有壹個會意的詞。字體的象形性逐漸減弱,而象征性增強,與甲骨文相似,證明後來的甲骨文已經發展為更成熟的文字。其使用壽命的下限與甲骨文直接相關。
甲骨文是我們迄今所見最早、最系統、最成熟的文字。它形成於殷商時期。早期的陶文因刻在甲骨上而得名。因其最早發現於河南安陽小屯殷墟,故又稱“殷墟文字”。晚清金石學家王最早發現“龍骨”這壹中醫名詞,並認定其為漢字。它也被稱為甲骨文,因為它的雕刻內容大多是占蔔,祭祀儀式等。甲骨文是用比較好的工具刻在堅硬的龜甲和獸骨上的,所以它的特點突出,他的筆畫以直線和斜線為主,中間有彎曲的線條。筆畫細直,刀刃外露。對稱是甲骨文的特點,如漢字和羊。同時,它的形狀不夠固定,筆畫多,書寫方法也有正反兩種,如:足尖書寫或,雖然字方正工整,但其書寫程序不同,有時取決於刻線,筆畫直而硬,多見於方筆。
這塊甲骨文是商代(約公元前12-11世紀)的遺物,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它是用刀子直接刻在甲骨文上的。字體大小不壹,分支自然呈白色,間距適當,布局合理,整齊。方圓的刀法也有胖瘦之分,每個字都是隨物而形,簡單而和諧。
文淑,又名石鼓文,因周宣王太史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因刻在石鼓上而得名。它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刻的鼻祖。歷經滄桑,石鼓由南向北遷移,幾經波折,大部分文字剝落,只留下幾個清晰的文字,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書法特點是:書法蒼勁自然,筆法雄健,結構方正,規範嚴謹,形式相對完整。它繼承了青銅器上的銘文,並打開了其下的篆書。它是金文向篆書過渡的文體。石鼓文和《咒罵朱溫》是這類散文的代表。
石鼓文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石雕,因其鼓狀而得名。因其書寫內容又被稱為狩獵團,因其地名又被稱為永義刻石。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石鼓出土於唐代天興三醜院(陜西省寶雞市鳳翔三醜院),歷經滄桑而保存至今。為了更好地保護原始鼓,清朝高宗皇帝雕刻了10個鼓,放置在國子監。現在人們認為這些鼓在國子監。
石鼓***10,高90厘米,直徑約60厘米,花崗巖,圓頂和平底。每面鼓上都刻有壹首四言詩。由於歷史悠久和曲折,石鼓上的文字大部分已經剝落,壹些石鼓已經消失。
自石鼓出土以來,壹直受到帝王、史學家和書法家的青睞,考證和拓片也很多。自唐代貞觀以來,所有的書法家都使用石鼓作為他們的筆跡。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的“精心照料土地,精心照料草地和草地,不勞神費力地進行整體切割,有其獨特的才能”(康不作字)。從字跡來看,筆畫基本上是厚重、圓潤、奔放的,結構嚴謹、古樸典雅,是古文向小篆過渡的範文,被後世篆書學習者視為真跡。
戰國初期因在秦國刻石而詛咒楚文。是秦王詛咒楚文王的文章。詳細年代、書刻、人物尚無定論。據說《楚文王》有三塊石頭,其中壹塊是“吳現文”,由於鳳祥首次獲得,共有326個字。第二件是《審決錄文》,最早在甘肅平涼獲得,字數318字。三是劉在洛陽收藏的《阿陀文》。
《罵楚三篇》非原石,系後人輯抄。這三篇文章風格相似,都以“吳先”為重點,其書法精湛細致,可與石鼓文相媲美。
隨著社會的發展,字體也在不斷演變。商代至秦朝的青銅器銘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金文是青銅器銘文的總稱。大多數古代青銅器都是鐘鼎,所以它也被稱為鐘鼎文。與甲骨文相比,青銅器上的銘文要豐富得多,大小、線條和壹定的裝飾特征都很勻稱。
青銅器銘文是指鑄造或雕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稱為鐘鼎文。文字可分為凹字和凸字,凹字是用刀刻的,這是陰字,凸字是先用刀刻,再鑄陽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青銅器銘文大多是對儀式、征服、契約等的記錄。這是壹種繼承甲骨文風格又有新發展的文字。其特點是筆畫簡潔自然,用字雄壯華美,字體逐漸工整、磅礴、樸實。但是,由於字體筆畫不是完全固定的,因此它們往往具有不同的字符、筆畫和書寫風格。目前,刻有銘文的青銅器很多,如潘、毛和潘。
《達·丁羽》是西周康王時期(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10世紀)的青銅銘文。清代道光早年出土於陜西省鄠縣李村溝畔,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此鼎高101.9厘米,直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是迄今為止出土的西周時期最大的知名鼎,鼎耳直而對稱,鼎底圓而飽滿。內壁刻有9行291字,記錄了周康王的23年。在,他講述了文、武、成三王的開國經歷和殷亡國的教訓,告誡禹要以先人為榜樣,忠心輔佐皇室。禹謝王之恩,特鑄此鼎以表紀念。
大丁羽是西周時期最重要的青銅器,銘文數量多,字體大,筆法方圓。粗細不壹,起止尖圓視情而異,體姿嚴謹,瑰美,精神流暢,形體整齊,縱橫疏密相等。它實際上是西周早期青銅器銘文的典範。三維圓盤,也被稱為人馬座圓盤,是西周厲王(公元前857-842年)的壹種鐘表。它出土於清朝乾隆年間,現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
盤高20.6厘米,直徑54.6厘米,銘文19行,357字。季亞仁將土地交給三氏承包,故名。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資料。大字題跋,筆法、結字、章法隨意,妙趣橫生。大多數文字是水平的,這與大多數垂直的銘文不同。字的重心從左向右突出,給人壹種跳躍感。因此,它的構圖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現象,給人壹種自由和優雅的感覺。是西周晚期重要的銘文材料。毛是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的金文鼎。道光於清末出土於陜西岐山縣,現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丁童高53.8厘米,直徑47.9厘米,圓腹和蹄狀足。腹部的銘文為32行497字,是迄今發現的最長的青銅器。碑文記著世界四面八方的動蕩。周的命令毛幫助皇室,並給他們食物,酒,衣服,汽車和武器,禮儀用品等。它們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文獻和實物。
銘文筆法嚴謹,結構勁瘦,姿態垂直,動作流暢磅礴,章法自由,實為青銅器銘文中的珍品。辣蓼白蟠是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 782年)的器皿。它出土於陜西省寶雞市郭川區,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盤呈長方形,長137.2厘米,高39.5厘米,寬86.2厘米,重215.3千克。它是虎杖的沐浴器具,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銅盤。碑文中描述了虢季子白奉周天子之命征服洛水以東強大的西北部落(匈奴),並因其功勛而受到嘉獎。碑文是壹首四言律詩。人物雖然大小不壹,但線條工整,衣料考究,雍容華貴。在書寫筆上,很明顯,筆已經放下了壹點,它開啟了石鼓文書法風格的先河,這種風格在今天的書史上被稱為隨筆。
大小轉
我們學過歷史,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互相爭鬥,也造成了語言畸形,文字畸形。直到秦始皇統壹六國後,才把文字統壹為小篆。過去把甲骨文和金文稱為大篆,傳世的瑯邪臺刻石和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傑作。
《小篆》又名《秦篆》,是秦統壹後宰相李斯編寫的壹部流行劇本。秦統壹前,由於長期的地區割據,“異音異字”,文字形式極不壹致,多字現象十分嚴重。比如“羊”的寫法就有二十多種,給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在統壹錢、軌、度量衡制度的同時,我們還努力實行“書同文”的政策。《說文解字序》記載:“丞相李斯奏之,不與秦文合作。司寫《天與地》,車夫令趙高寫《愛歷》,太史令胡武寫《博雪》,皆以史大印為據,或頗存,所謂小印也。”由此可見,小篆的體系是由大篆演變而來的。在散文寫作的基礎上,李斯簡化和簡化,廢除了變體,並創造了統壹全國文字的秦篆。這種書比較簡化,行平字豎。它是漢字的壹大進步,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它為後來的楷、李、行、曹諸書的變化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小篆有的鑄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碑和石碑上。從我們目前所見的實際材料來看,秦篆壹般鑄造並雕刻在鐵器、度量衡、印章、貨幣和詔令上。字有大小,規則自然,字有威嚴,枝有整齊,是小篆的精髓和代表。他的傳世之作是《秦山刻石》殘卷,僅存10字。此外,泰山和瑯琊臺的原始拓本存世,會稽和義山的後人代代相傳。據說上面提到的刻石都是李斯寫的。唐·李思貞說:“李思篆書之精華,妙在古今。秦王的《山海經》,富友的《千手弩》,石灣的《洪鐘》,都是文人墨客的傑作。它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嶧山刻石》俗稱《嶧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立於嶧山(山東省鄒縣)上,由丞相李斯傳世為《小篆》。內容之前是先帝聖旨,144字,“帝曰”之後是二帝聖旨,共79字,字數略少。第二道聖旨刻於公元前209年。它的石頭早已遺失。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是後模仿。雖然秦篆古老而厚重的筆法已經失傳,但他的筆觸清晰而蒼勁,這對研究篆書藝術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秦始皇帝詔寫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其中記錄了秦始皇頒布的詔書的內容。他的筆畫蒼勁有力,文筆自由,大小壹致,隨緣而生;字裏行間,時而疏時而密,雖不工整,前後成趣。
雖然篆書是規範的,看起來很漂亮,但它不容易書寫,在應用中也不盡如人意。人們對文字這種傳播思想記錄語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於是在小篆的基礎上出現了壹種新的字體——隸書。相傳隸書的創始人是程邈。因為得罪了秦始皇,他進了監獄,坐了十年牢,整理出壹套應用簡單的新字體,被後人稱為隸書。秦始皇非常高興。他不僅赦免了他的罪行,還讓他擔任帝國顧問。
到了漢代,隸書逐漸成熟並占據主要地位。此時,由於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隸書已經寫得相當精美,留下了許多著名的古跡,如張遷碑、石門頌和曹全碑,它們仍然是學習隸書的最佳典範。
隸書進壹步演變為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字體。它比隸書更豐富、更完整。三國時期的鐘繇在楷書的加工整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達,書法達到了頂峰。出現了壹大批擅長寫楷書的著名作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和柳公權。
再來說說草書。楷書出現後,草書才產生。“草”的意思是初步的、倉促的。無論哪種字體寫出來都是草書。作為壹種特殊的字體,它在漢代才被發現。到漢末,草書非常流行,首先是曹彰,然後是今天的草,最後發展成狂草和草。草書的種類很多,不適合初學者學習,這裏就不多說了。
古文字藝術是借助碑刻、器物、史實、思想、藝術、臨寫等古文字資源,以藝術推廣、教學研究、音樂學習、參與為形式的展覽。古文字的研究和成果在哲學、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書法篆刻和壹些技術科學中得到了廣泛的吸收和應用。古文字的傳播和推廣具有較高的社會反響和學術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