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凱卡拉詞典印刷

凱卡拉詞典印刷

妳是湖北大冶人嗎?家裏有很多關於中國藝術院校的書可以和妳交換。話太多了。

20世紀的外國藝術學校

20世紀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第壹次世界大戰;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巨大影響導致了東方的崛起。前所未有的殘酷的二戰和美蘇冷戰;工業和科技發展帶來的福利以及由此帶來的新問題;徹底否定傳統給人類文化發展帶來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嚴重危機;各種哲學和藝術思想活躍了人們的思維,也帶來了巨大的混亂。打著“革命”旗號的藝術創作空前活躍,但同時也失去了不變的判斷標準。現代主義在西方成為主流,現實主義經過調整後繼續發展。

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壹階段是20世紀初至二戰結束的1945;第二階段是從1945到今天。在第壹階段,現代主義占主導地位。在第二階段,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了壹種與現代主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藝術思潮和流派。人們稱之為後現代主義。在後期,現代主義仍然非常活躍,但它是傳統的和學術的,以至於其他被現代主義排除在外的非主流藝術也顯示出復蘇的跡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西方現代藝術——壹般稱為“現代主義”或“現代主義”的藝術,包括20世紀初以來各種具有先鋒派和前衛特征的藝術思潮和流派。

歐洲傳統藝術中壹直有兩種傾向——重視理性精神和情感表達,這在現代藝術中也有所表現。後印象派畫家塞尚(強調理性)和梵高(強調情感)分別成為現代主義藝術兩種趨勢的先驅。

野獸派——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龍上,以馬蒂斯(1869-1954)為首的壹群年輕藝術家展出了他們的油畫作品。這群藝術家被評論家路易斯·瓦塞爾荒謬地稱為“野獸”,因此得名“野獸主義”。

野獸派圈子裏比較重要的畫家並不總是堅持1905左右的畫風。德安(1880-1954)1905-1907時期的人物肖像和風景強烈而明亮,大多數是對比鮮明的塊。在1907之後,他癡迷於立體主義,然後他喜歡使用銀灰色調,他的繪畫風格回到了古典現實主義,這與康納的繪畫風格相似。莫裏斯·弗拉門戈(1876——1958)早期迷戀梵高,後來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他的畫風比馬蒂斯的更粗獷,給人壹種壓抑感。杜菲(1877——1953)比其他藝術家更長久地堅持野獸畫風。他的作品包含更多的東方味道和裝飾,他後期的繪畫風格趨於抽象。羅(1871—1958)經常用粗線條勾勒人物,作品中蘊含著宗教情懷。

立體主義——立體主義的名稱出現在1908年,當時布拉克在嘉年華畫廊展出了他的作品。評論家路易斯·瓦塞爾在《吉爾·布拉斯》雜誌上評論說:“布拉克先生修復了壹切——變成了壹個立方體。”這種繪畫風格以立體主義命名。立體主義是壹個充滿思想的藝術流派。它主要追求壹種幾何形式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它否定了從壹個視點觀察和表現事物的傳統方法,將三維畫面簡化為平面和二維畫面。明暗、光線、空氣和氣氛的興趣讓位於直線和曲線形成的輪廓,以及快速表面積累和交錯的興趣和情緒。我們不從壹個角度看待事物,而是把不同飛行員觀察和理解的畫面放在壹起,從而表現出時間的持久性,主要依靠理性的概念和思維。立體主義存在已久,但它被視為現代藝術的分水嶺。立體主義不僅影響了20世紀繪畫的發展,而且有力地推動了建築和設計藝術的創新..

立體派的大師是畢加索和布拉克。參加立體派俱樂部活動的還有勞倫特·森、阿波利奈爾、薩蒙、勒納爾、格裏斯、萊傑等。萊格(1881—1955)是立體派運動中具有獨創精神的畫家。他試圖將立體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以表現機械的美麗和力量。它的創作已經超出了立體主義的範疇。

未來主義-意大利的未來主義不同於萬物有靈論和立體主義,它是壹種更廣泛的文學活動。未來主義認為,20世紀工業、科學、技術、交通和通信的迅速發展使客觀世界發生了更根本的變化。他們把戰爭、暴力和恐怖視為摧毀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必要手段,並且無不歌頌和歌頌。他們詛咒人類的文化遺產和現有的文化腐朽、僵化和毫無價值。他們反對壹切形式的模仿,抵制和諧高雅的趣味,否認藝術批評的作用。未來主義理論反映了壹群意大利年輕藝術家對創新的強烈渴望。他們不滿於19世紀以來意大利文藝停滯落後的局面,希望自己的文藝能夠崛起。此外,未來主義是在意大利民族主義高漲的情況下出現的,它不僅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的自我覺醒和自我崛起,也反映了這個民族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歷史轉折時期的猶豫、不穩定、虛無和極度虛弱。

未來主義藝術家使用立體主義來分解物體,以表達運動的場景和感覺。巴拉(1871—1958)是壹位從新印象主義轉向未來主義的畫家。其代表作之壹《戴著鏈子的狗的動力學》描繪了壹只奔跑的狗和壹個女人的腳,將壹系列動作濃縮在壹幅畫中,給人壹種奔跑的狗有幾十只腳的印象。

表現主義——表現主義也是壹個涉及文藝各個領域的思潮和派別,表現主義藝術家反對機械地模仿客觀事實,而是主張表現“精神美”和傳達內在信息,強調藝術語言的表現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他們用畫筆描繪社會生活的陰暗面,描繪在生命線上掙紮的小人物,並在作品中經常流露出悲觀和悲傷。挪威畫家蒙克(1863—1944)直接影響了德國表現主義藝術,蒙克的作品中出現了強烈的表現主義因素。他的作品大多表現疾病、死亡和性等主題。他的尖叫描繪了人們對孤獨和死亡的恐懼。青春期描繪了人們對幽閉恐懼癥的恐懼。蒙克揭示了同時代人隱藏的內心,展現了人們內心世界的苦與樂。他的努力和對藝術語言的獨特追求受到年輕藝術家的普遍歡迎和尊重。蒙克的展覽促進了德國表現主義的興起。羅夫斯、柯林德和諾爾德被稱為德國表現主義的先驅。德國表現主義的第壹個社團是1905年在德累斯頓組織的橋牌社,第二個社團是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的青年騎士社,成員除康定斯基、馬爾克斯、M、凱爾、龐東克等外。壹戰爆發後,綠衣騎士停止了活動。青年騎士俱樂部在德國甚至歐洲推廣了現代繪畫。

表現主義風格在其他歐洲國家也有明顯的體現。在20世紀末,許多有意識的人普遍受到青年風格的影響。這種新風格流行於繪畫和工藝美術領域,註重藝術的裝飾性..產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分離主義畫派及其代表克裏姆特(1862—1918)也為20世紀初象征主義和表現主義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俄羅斯至上主義與建構主義—— 1915 —— 1920。繪畫界出現的至上主義是壹種具有俄羅斯形而上學特征的幾何抽象。至上主義是壹種放棄描繪具體客觀形象和反映視覺經驗的藝術思潮。其創始人馬萊維克(1878—1935)使用的“新符號”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利·奇斯基也是至上主義的代表人物。正是他將至上主義的概念傳播到了德國甚至歐洲以外的地區,莫霍伊-諾迪也將至上主義傳播到了包豪斯。

構成主義是俄羅斯藝術家對現代藝術的壹大貢獻。塔特林是最初只是以拼貼形式出現的代表人物。

荷蘭的de stijl——1917出現在荷蘭的幾何抽象主義流派,以Style雜誌命名。創始人是杜斯伯格和蒙德裏安(1872—1944)。de stijl拒絕使用任何具象元素,主張用純粹的幾何抽象來表達純粹的精神。在抽象和簡化的口號下,de stijl倡導數學精神。de stijl和mondriaan的獨特創作對現代西方抽象藝術和建築設計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巴黎畫派——這裏的“巴黎畫派”是指20世紀初活躍在巴黎的藝術家,他們沒有參加現代主義流派。他們沒有組成壹個俱樂部,他們的風格也不同。他們基本上采用現實主義的方法,並或多或少受到野獸主義和未來主義思想的影響。這些藝術家中有許多來自其他歐洲國家,來自外國的流浪者和巴黎的當地藝術家。他們生活貧困,情緒低落,經常酗酒和吸毒,與各種各樣的人交朋友,也與具有前衛傾向的藝術家有交往。這些天才藝術家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情感表達。傑出人物包括莫迪裏阿尼、烏特裏羅、夏加爾、蘇迪娜和其他人。“巴黎畫派”畫家的風格介於現實主義和寫實主義之間。

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是20世紀初在歐洲國家出現的現代主義思潮,它們對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審美觀念普遍持批判態度,其中達達主義的觀念和行為是這種批判精神最集中的表現。達達主義放棄了對其他流派美學和藝術語言的追求,以憤世嫉俗的態度對抗社會現實和現有價值觀。達達主義與其說是壹個文學流派,不如說是壹種社會思潮。達達主義產生於1915-1916。壹群叛逆的年輕人搬到了瑞士蘇黎世。這群厭倦戰爭、滿足現有社會價值的年輕人在反抗和嘲諷社會的同時,看不到社會的未來,他們染上了強烈的虛無主義。他們崇尚漫無目的和理想主義的生活和文學藝術。他們偶爾在法德詞典中找到達達這個詞,並決定將其用作俱樂部的名稱。達達主義影響了美國藝術,達達主義的目的不是創造而是破壞和挑戰,因此拼貼和現成的東西被廣泛使用。達達主義最著名的代表是法國藝術家杜桑(1887-1968)。

在達達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超現實主義吸收了達達主義和傳統、自動創作的概念,摒棄了達達主義全盤否定的虛無主義態度,具有相對積極的信念和綱領。超現實主義深受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影響,致力於探索人類的超驗水平,試圖突破邏輯和實踐現實的概念,並將現實與本能、潛意識和夢境體驗相融合,以達到壹種絕對和超現實的局面。這種不受理性和道德觀念束縛的審美觀念促使藝術家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原始沖動,釋放他們的自由意誌。西班牙畫家達利和米羅是超現實主義的大師。

參加超現實主義展覽的意大利畫家西裏科(1888—1978)在1917年與卡拉合作,推動了“形而上繪畫”的形成。“形而上繪畫”的形成在未來主義活躍時期,“形而上”繪畫反對未來主義的解體和動態表達,主張繪畫應回歸清晰明確的形象,以表達無聲的意境。他的作品看似具體,卻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夢想。切木的形而上學繪畫受到許多超現實主義畫家的歡迎。

二戰後的西方現代藝術——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紐約的藝術活動日益活躍,美國現代藝術引領西方畫壇的標誌是抽象表現主義的興起。

抽象表現主義——抽象表現主義其實是壹種藝術思潮,沒有統壹的風格特征。它強調作者行動的自由性和無目的性,將創作行為本身上升到重要地位。抽象表現主義的重要大師有托比、德庫寧、克蘭、羅斯科、馬瑟韋爾和波洛克(1912-1956)。波洛克的動作繪畫擺脫了手腕、手肘和肩膀的限制,這使得畫家可以方便地用全身動作來表達他無法控制的內心意識和動作,為後來的西方動作藝術開了先河。

波普藝術(pop art)——波普藝術的名稱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後的英國,隨後在美國藝術中廣泛使用,成為壹種流行的藝術現象。正如現代藝術的壹種——抽象表現主義厭惡工業化,回避城市和機械文明壹樣,波普藝術家利用他們在生活環境中接觸的材料和媒介來創造公眾可以理解的圖像,從而將藝術與工業機械文明結合起來,並通過大眾媒體(電視、報紙和印刷品)加以普及。為了達到有效的宣傳效果,這些流行和受歡迎的藝術必須具有新穎、活潑和性感的內容來吸引觀眾的註意力並刺激他們的消費欲望,從而成為壹種消費藝術文明。最著名的波普藝術家之壹是安迪·沃霍爾。

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歐洲國家和現代主義之後的先鋒派藝術思潮的總稱。其中包括“極簡藝術”、“環境藝術”、“大地藝術”、“偶然藝術”和“表演藝術”。20世紀60年代出現在美國並影響歐洲和亞洲國家的概念藝術認為藝術家的概念和想法是藝術活動的第壹位。真正的藝術作品不需要藝術家創造物質形式,而主要是通過各種媒介向公眾傳達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觀念藝術特別註重觀眾的參與。

還有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利用現代科技成果進行藝術創作的“攝影現實主義”或“超現實主義”。它的主要特點是利用攝影成就進行客觀和現實的描述。攝影現實主義作品往往給人壹種嚴肅和冷漠的感覺,反映了當代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冷漠和非人格化。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藝術思潮值得我們關註,這就是“新表現主義”。

被稱為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具有以下特點:1試圖突破美學範疇,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質疑主流藝術思潮,關註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藝術,倡導多元主義,承認多中心性。3.從傳統藝術和現代主義藝術的形態範疇轉向方法論,用藝術表達各種思維方式;4 .從強調主觀感受轉向客觀世界,對個性和風格的格局或敵意;5.對工業和機械社會的反感覺與工業機械的結合;6.倡導大眾化,廣泛利用大眾傳媒。

歐洲著名的戰後藝術家是法國藝術家杜布瓦(1901—1985),他善於創造新的語言符號,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馬修(1922——)是著名的抒情抽象畫家,意大利的布力(1915——1995)和西班牙的塔比埃茲(1923——)是戰後註重語言表達的重要藝術家。前者曾根據戰爭期間在醫院的悲慘經歷,通過整理亞麻包和血衣來創作作品;後者將膠水、熟石灰和沙子混合在壹起,創造出壹幅深邃、穩定但豐富的浮雕畫。

20世紀60年代,法國出現了“新現實主義”。在這些新現實主義藝術家中,克裏斯托弗以捆綁物品而聞名。克萊因於1960年在巴黎舉行的“繪畫儀式”讓塗著顏料的裸體女人在鋪在地上的畫布上蠕動。伴隨著音樂和視頻。阿爾曼使用“集合產品”方法對同壹篇文章進行復雜的集合;塞紮德因發明壓縮方法而聞名。他用液壓壓縮機將廢舊汽車車身和發動機壓縮成壹塊塊表面結構奇特的金屬物體。

德國波伊斯(1921—1986)是西方觀念和行為藝術的重要代表,他的藝術具有社會批判意識和濃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這麽詳細,是吧?哈哈的笑...47779.99999999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