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優先
最近幾年,我經常需要對臺灣省內大學的人文學科發展提出建議。但是,我能說的其實很有限,經常說壹兩遍就覺得無言以對。我經常提到的幾點是:首先,要有閑散的空間;其次,要有取之不盡的圖書資源(無論是自己的館藏、館際互借還是數字資料);第三,要有好的學者或大師;第四,要有充分交流、閱讀或討論的氛圍;第五,應該有壹種“能量”或內在動力。我曾經認為,《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可以稱之為“心靈的力量”或“民族精神”的東西,可以體現為“力量”。但這幾年我註意到“力度”很重要,但政策工具也很重要。
在這篇文章裏,我想說的是另壹個現象,而不是上述問題。大學裏有壹種氛圍,希望人文和科技盡量結合。我在這壹點上沒有什麽不同。比如壹個計算機研究優秀的學校,如果它的藝術系能用心發展計算機藝術,並突出它作為特色;或者說在法學上發展科技法,在管理學上發展科技管理是順理成章的。而且,我個人也深刻理解現代科技帶來的巨變,極大地改變了“人文”的景觀,也迫使人文學者進行深刻的反思。
但我毫不懷疑壹個似是而非的論點——在這種環境下,人文學科的主要發展目標是與科技相結合。人文和科技的結合是最好的,但那不是人文的唯壹目標。
人文主義強調壹些使人成為人的基本東西。如人的主體性和尊嚴,人的道德修養,自強或自我完善的自信和能力,如何提升生活的豐富性。現代物質文明,說到底也是為了豐富人們的生活而產生的。是如何發展到現在仿佛人性必須盡可能與科技結合才能獲得其意義的?而且,我們可以設想壹下,如果人文和科技過度捆綁在壹起,那麽有壹天“科技”出了問題,“人文”部分該怎麽辦?
事實上,人文往往是引導和刺激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人類歷史上的許多創新探索都是由人文興趣和要求推動的。例如,在數字館藏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技術發展中,有許多最新和最先進的發展,以滿足人文學科的要求。以統計學為例。過去總是根據假設進行模擬,但目前統計學有壹種趨勢,就是對研究實際問題感興趣。社會學領域的大規模社會網絡研究,通過實際的大樣本,發現了壹些非常有趣的人與人的聯系方式的現象,給了物理學家和統計學家很多新的刺激。
人性與創造力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很喜歡讀席勒的詩:“穿過美麗的晨門,我們進入真正的境界。”席勒的意思可能是,藝術(如詩歌和戲劇)的經驗可以用來喚醒人們,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道德本質。但我主觀上認為,這首詩還有另壹層含義,即通過“美”,可能更方便進入創造新知(真理)的領域。
我個人反對單純要求人文與科技結合,或者為了獲得越來越多的相似面孔而向科技靠攏;而是認為人性的壹個重要目標是不斷追問人為什麽是人、如何豐富人的精神生活、“人性”是什麽等重要問題。這是科技時代對人類心靈最大的滋養,也是對科學創新的重要助推。
用壹句日常表達的話來說,“技術總是來源於人性”,相信沒有人文素養或者違背人文要求的新技術終究不會遙遠。甚至考慮到行業,所有涉及市場和消費的部分都與人文社會的內涵有關。包括facebook在內的很多新發展,背後都有很強的人文需求。如果妳對某個地方的歷史傳統、美感、社會心理沒有深入的了解,商品就很難賣到那些地方。沒有美感,就無法在很多競爭激烈的商品世界(比如手機)中贏得市場。雖然臺灣省在高科技生產和制造方面引以為傲,但在準入、市場和品牌方面卻讓人望而卻步。也是因為對西方或其他地區的人文社會沒有深刻的把握,沒有能力也沒有信心進入這個高附加值的領域。
總之,人文和科技是相互服從的,應該是壹種對話關系,而不是任何壹方的附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