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人也表示不滿。既然漢字和普通話壹樣使用,粵語只能算是壹種方言。英語、法語、漢語只是語言,河南話、東北話、四川話自然只是方言、地方方言。
換句話說,為什麽壹個學過英語的廣東人可以說三種語言——“英語、漢語和粵語”,而其他地方的人只能說兩種語言?
這個爭論已經持續了十幾年了,但是粵語可以被視為壹種獨立的語言嗎?還是只是方言?
粵語和普通話有很大的區別。
什麽是語言,什麽是方言在語言學領域沒有嚴格的定義。
壹般來說,語言學在判斷是否是壹種語言時只有壹個“相互理解”的概念,即“在沒有學習另壹種語言的情況下對該語言的理解”【1】。
讓壹個從未學過日語的中國人聽日語,他可能除了“Hayi”和“Bageya Road”之外什麽都聽不懂。可以判斷漢語和日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粵語和普通話的相互理解是什麽?在廣東生活過的北方人對此壹定深有體會。如果妳周圍的廣東朋友突然從普通話轉換成粵語,他們很可能在說妳的壞話。如果不刻意學習,有些人在廣東生活了幾年,粵語水平還停留在“雷”的水平。
在《花樣年華》中,香港電影風靡壹時。為了防止人們理解它們,電影有兩種模式/網絡:粵語和普通話。
這就是為什麽許多人支持粵語作為壹種語言而不是壹種方言。粵語和普通話之間的差距甚至比壹些歐洲語言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首先,從詞匯上看,據1988中的壹項調查顯示,在1001個常用詞中,只有140個詞與北京話相同,僅占總數的10.4%【2】。
要知道,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這兩種完全被視為兩種不同語言的語言,詞匯量相同的比例高達89%【3】。在西班牙語中,“妳、我、他/她”是“yo、tú、él/ella”,而在葡萄牙語中則是“eu、tu、ele/ela”,燈光看起來幾乎壹樣。
2017年5月26日,西班牙國王和王後萊蒂齊亞與葡萄牙總統馬塞洛參觀馬德裏書展。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如此相似,元首無需翻譯也能大致理解對方/視覺中國
而用北京話,吃喝看都是粵語。如果妳想問某人“妳知道嗎”,妳應該用粵語說“妳知道嗎”。光這些就讓人絕望。
在發音系統上,粵語和普通話的巨大差異常常讓人覺得是在聽外語。據統計,粵語和普通話的音韻互通率不到50%【4】。粵語有“九聲六調”,而北京話只有四聲【5】。想想吧。當妳在電梯裏問別人“妳在幾樓(gei2 lau2)”時,對方的臉色突然變了。很有可能妳說“妳是同性戀(gei1 lou2)”。
不僅音調不同,而且還有許多對方沒有的聲音。在北京話中,平舌Z,C,S與zh,ch和sh相對,在粵語中則全部讀作Z,C和S【5】。所以,聽到廣東人用“大渣好,我是渣,我是古螺”的奇怪口音介紹自己,也就不那麽莫名其妙了。
2014 4月14日,香港,第33屆香港金像獎頒獎現場。梁家輝的:我是渣渣輝,我當了壹段時間喜劇演員,但我真的不能怪他。這是粵語中的發音造成的/視覺中國。
在粵語中,有很多北方人很難區分的音,比如以-p、-t、-k和-m結尾的輔音。妳想稱贊別人“真好”,但別人聽起來“真淫蕩”,所以畫風很不壹樣。
但在粵語特有的語法現象中,如“我在看書”,“進”相當於“正”,意思是“我在看書”。在“我吃了我的飯”中,“翻過來”的意思是“繼續”【5】,意思是“我繼續吃我的飯”。北方的學生聽到這句話時往往壹臉困惑。
是壹種語言還是壹種方言取決於比較標準。
由於粵語和普通話的差距太大,根本無法交流。我們可以認為粵語是另壹種獨立的語言嗎?
別擔心,沒那麽簡單。如果我們僅從相互理解的角度來判斷,世界上可能會多成千上萬種語言。
例如,雖然阿拉伯語是22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但在日常生活中,標準語言僅用於書面記錄,幾乎沒有人能用標準語言交流。
就像文言文壹樣,即使在古代,大多數人使用的口語也大多是白話文,只有在官方記錄中才會使用文言文記錄/視覺中國。
例如,埃及、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黎巴嫩名義上都講阿拉伯語,但他們實際使用的馬格裏布方言、埃及方言和黎凡特方言基本上無法相互交流,因此當他們真正見面時最好通過肢體語言進行交流【6】。盡管如此,阿拉伯語仍被視為壹種語言。
日語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日本青森的津輕方言與標準語言有很大不同。壽司是標準的日語,而蘇蘇是標準的日本方言【7】。因此,當天津話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時,應該配有標準的字幕,但沒有人說天津話是獨立於日語之外的另壹種語言。
外國人正在舉行天津方言比賽。雖然築地方言與日本標準語有很大差異,但壹般認為築地方言屬於日本方言的壹個網絡。
相反,許多語言非常相似,只是因為在不同的國家使用而成為不同的語言。
例如,許多人經常聲稱自己懂八種語言,其中瑞典語、丹麥語和挪威語可能就在其中。這三種語言非常相似。如果妳學了壹門,妳可以學三門。《1976》的壹項調查顯示,95%的挪威人表示聽懂瑞典語並不難,而97%的瑞典人能聽懂挪威語【8】。
1905挪威國王弗雷德裏克八世的兒子。他的兒子奧拉夫五世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80歲生日慶典上成功會見了瑞典王後路易。妳可以看到兩種語言的從屬語言,它們也可以親密地交流/視覺中國。
更極端的例子是印度尼西亞語和馬來語。最初,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使用馬來語。1945年印度尼西亞獨立後,印度尼西亞單方面宣布使用印尼語而不是馬來語【9】。原始語言也被強行分成了兩種語言。
事實上,語言劃分本身並不是壹個嚴格的語言學問題。在歷史、文化甚至政治、民族等不相關因素的加持下,每壹種方言都可以成為壹種獨立的語言。難怪語言學家Weinreich諷刺地說,語言是壹種有陸軍和海軍的方言。
粵語不是古漢語的正統繼承者。
但許多廣東支持者還有其他原因。他們會用古漢語來對比粵語,以證明粵語是壹種獨立的語言。
陳小春曾在微博上發聲:粵語是中國古代真正的普通話,許多唐詩宋詞都用粵語押韻,但普通話不是。因為粵語保存了完整的古音系,而普通話近500年來只產生了壹種“滿蒙混合語言”。
很多人認為粵語歷史悠久,完全有資格獨立於普通話之外。
遺憾的是,這種說法完全沒有根據。
古代嶺南地區的原住民並不使用古漢語,而是壹種類似壯侗語和苗瑤語的少數民族語言。由於交通不便,與外界的交流很少。直到漢代,廣東的主要語言是這種少數民族語言【10】。
2014 12 10,廣東省佛岡縣尚月古村,嶺南郭二樓。嶺南多山,地形不便,與外界交流甚少。他們使用的語言不能稱為古漢語/視覺中國。
據《後漢書》:“足趾統處,設郡縣。而且用詞不同,重譯也很常見。”可以看出,當中央官員到達廣東時,他們仍然必須帶翻譯人員,更不用說正統的中國人了。第六祖慧能出生在廣東,他第壹次見到弘仁和尚時被稱為“李逸”。很明顯,當時的粵語不是壹個合適的發音【10】。
直到唐代中期,連接粵北韶州和江西大余的新梅關公路開通,方便了廣東與內地的交通往來。
7世紀中葉,韶州的人口只有4萬,但在8世紀飆升至17萬【10】。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是來自北方的移民,自然他們也帶來了自己的語言。可以想象,粵語的雛形是壹種混合了中世紀漢語和土著語言特點的克裏奧爾語。
2008年,廣東省韶關市丹霞山地質公園。由於韶州位置偏遠,與外界的交流很少,唐代梅關新路開通後加強了與外界的交流/視覺中國
什麽是克裏奧爾語?想想抗日劇中,日本人說“妳怎麽辦”“妳怎麽辦?”這種混合了漢語和日語特點的過渡語就是克裏奧爾語。
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兩廣地區被南漢統治了70多年。與世隔絕且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孕育了早期粵語。然後北方再次陷入戰爭。遠離戰火的廣東再次吸引了大量北方移民。兩者相互影響,現代粵語也有點樣子【10】。
畢竟粵語並不是古漢語的完美繼承者。
雖然粵語還保留了中古漢語的入聲系統-p-,t-,-k等。,北方方言在鼻音和舌翹方面保存較好。有些詩用粵語押韻更好,但其他詩用普通話押韻。沒有說粵語是古漢語的正統繼承者。
如果是非口語古漢語的繼承者,越南語有162個元音,幾乎完全保留了中古漢語的音韻【11】,沒有任何壹種漢語方言能與越南語相比。
事實上,如果粵語是壹種語言,那麽其他方言也是。
2011165438+10月28日晚,來自瓊、粵、臺三地的11種閩南語戲劇在海南歌舞劇院上演。如果粵語是壹種語言,那麽閩南語也是壹種語言,所以這些戲曲歌手至少掌握了兩種語言/視覺中國
這真的不是壹句空話。國際標準化組織有壹個特定的語言編碼系統。在壹個標準(ISO 639-2)中,北京話、粵語、吳語和閩語,無論與普通話多麽不同,都只能是漢語方言【12】。
在另壹個編碼標準(ISO 639-3)中,中文不被視為壹種語言,而是壹個語系。這時不僅粵語是壹種語言,還有吳語、閩南語甚至莆仙話。其實按照這個標準,漢語壹下子就變成14種語言了【13】。
粵語是不是語言,要看其他方言算不算語言。不過,不管是不是語言,都不妨礙廣東人每天使用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