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上海市古路中學校領導

上海市古路中學校領導

沈建華老師於1992年7月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現為高級中學歷史教師,浦東新區骨幹教師。她以“教千事止教,學千事做人”作為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先後獲得新長征突擊手、浦東新區先進社區教育工作者、優秀青年誌願者、骨幹教師等區級榮譽稱號。難道真的有那麽多高三考生發表過《責任教育不可偏廢》《論歷史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前“忠義救世軍”張阿六考察探索》《乾隆年間妳還會考嗎?”《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等文章,其中《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獲浦東新區第四屆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浦東新區歷史課堂教學基本環節調查”獲得高級中學教師、語文骨幹教師、浦東新區中學語文學科區中心組成員顧翠琴先生2011獎勵。上海市古路中學語文教師、副校長、黨支部委員。參加浦東新區“陳漢語教師培訓基地”的培訓。在市、區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如加強語文教學,夯實學生擇業基礎,優化教學體態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語文,大力推廣普通話,提高師生綜合素質,學會探索,體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優化寫作教學環節,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其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在首屆“四方杯”優秀語文教師評選比賽中獲得“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教研專家”二等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獲國家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語文》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報》舉辦的“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征文比賽中獲得壹等獎,並被國家壹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教育文獻《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南》收錄。參與區級課題研究,如《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的實踐與研究》、《浦東新區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教學資源的有效管理與應用》、《校本課程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與研究》等,參與市級課題研究、利用合作策略構建和諧班級的實踐與研究。榮獲浦東新區園林獎,浦東新區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楊東華先生,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數學教師,浦東新區中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浦東新區教育科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區中學數學中心組成員。新區初中數學學科帶頭人,第壹教育部門中學數學校際聯合體負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研究中,我摸索出了壹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在新區中青年教師教學評估中獲得二等獎。教學科研基礎紮實,多次在市、區專業刊物上發表大量教學科研論文,並在區歷屆教學科研成果獎中多次獲獎。《初中數學記憶教學法的實驗與研究》研究報告獲市級教研項目二等獎,《日常經濟與初中數學》、《初中數學強化訓練》、《數理化典型錯誤詞典》等書籍由出版社出版。先後獲得“浦東新區花園獎”、“浦東新區青年崗位能手”、“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產生的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2005年6月5438+2月被評為浦東新區學科帶頭人。袁先生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英語教育專業,歷任英語教研室主任、年級主任、少先隊大隊總輔導員、小學校長等職。現為上海市古路中學校長助理(分管教學、體育、信息技術),黨支部組織委員,中學高級英語教師,浦東新區英語骨幹教師,浦東新區英語學科中心組成員。他在超過25年的英語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有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撰寫的教育研究論文多次在區級刊物上發表,參與了“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的實踐與研究”、“浦東新區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資源的有效管理與應用”等區級課題研究。參與市級項目“運用合作策略構建和諧班級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參與“初中隨班就讀輕度智障兒童教學策略與方法研究”、“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研究與實驗”等國家課題的研究。先後獲得“川沙縣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業績”、“浦東新區雙百教師”、“浦東新區優秀大隊輔導員”、“浦東新區優秀中隊輔導員”、“川沙縣教師園藝獎”、“浦東新區園藝獎”等榮譽稱號。石建軍·石建軍老師,浦東新區人,1988年7月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數學系。現任古路中學教學主任,高級中學數學教師,區數學骨幹教師。曾獲浦東新區園林獎、浦東新區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本人在初三畢業班任教多年,努力探索和研究初中數學教學的規律和方法,在教學中力求做到“三個方面”:教材合理化、課堂教學最優化、教學反饋及時化。

主要教學和研究論文有:

《論初中生數學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載《浦東教育》2003年第4期;2006年6月,利用“主動學習”成果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入選曹明主編、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的《學生主動學習研究成果推廣與研究》。

壹堂高三復習課的教學與感悟,發表於浦東教育2009年第11期。魏魏老師,男,漢族,1967年2月3日出生,上海市川沙區人。1989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教育學學士。1999年6月,獲得美國馬裏蘭州陶森大學教育管理證書。2007年7月獲得復旦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高中政治老師。浦東新區骨幹教師,區中學政治中心組成員。朱曉琴,壹位來自朱曉琴的教師,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2008年被評為浦東新區骨幹班主任。現在古路中學擔任高三畢業班班主任和教學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她註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學生幹部的模範作用,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班風。

在工作中,她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探索工作方法,不斷學習教育理論。2007年參加浦東新區骨幹教師預備班。

雖然我知道希望在那間教室裏飛翔,但守巢的是我自己;寫在黑板上的是真理,擦掉的是汙穢;那支粉筆畫了壹道彩虹,流下了眼淚。但是為了所有的學生,為了所有的學生,為了托起有色教育明天的太陽,我們願意獻出我們全部的愛!曾雅瑩老師曾雅瑩,女,6月出生,1965,古路中學信息技術教研組長,浦東新區信息技術骨幹教師,2005-2006年浦東新區“三八紅旗手”。參與張華教授領導的“浦東新區學校改善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項目。組織並參與“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教育信息化實驗項目,開發主題學習網站,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取得良好效果。曾在《浦東教育研究》發表《數學教師的好助手——幾何畫板》、《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多次獲得市、區、系計算機作品制作比賽個人壹等獎和學生指導獎。周偉,壹位來自上海嘉定的老師,是上海古路中學的語文老師。歷任語文教研組長、教學副主任、政教處副處長,現任古路中學教研室主任。在20多年的漢語教學實踐和研究中,我先後參加了“漢語教師培訓基地”、“新世紀漢語教師培訓班”、“陳漢語教師培訓基地”等培訓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風格,在漢語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上海市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大獎賽三等獎。在教學科研方面有較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所寫的教育科研論文多次在市、區刊物上發表,獲得2007年度區教學科研成果獎三等獎。先後完成區級課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應用研究》、《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的實踐與研究》、《浦東新區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先後獲得“浦東新區花園獎”、“浦東新區少先隊員”、“施政大有作為”、“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第壹教育處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2004年6月被聘為浦東新區中學語文骨幹教師,2006年2月被評為浦東新區初中語文學科帶頭人。黃小穎,黃小穎教師,浦東新區語文骨幹教師,黨員。1986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2001擔任學校工會主席,2002年成為學校支部委員。

1989參加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全縣第二名,綜合技能三等獎;65438-0998開設了全區76名初二語文教師參加的教研課程,不僅取得了“優秀”的評價,還獲得了批判性教研人員給予的特殊技能加分。1999在學校舉辦的教學節評比中獲得壹等獎,為全校教師開設了教學示範課。同年被授予曹璐鎮“學科教學帶頭人”稱號;2000年,他給學校所有的老師做了壹次講座(壹個新生命的誕生)。2005年,這個授課計劃得到了上海師範大學在職培訓系負責教師的高度評價。2006年,在新區教研員(全校3人)的調研聽課(找茬)中,我獲得了難得的“優秀”;2007年成為新區骨幹語文教師;3篇論文獲得區教學科研評估三等獎,2007年教師提升計劃學校項目獲得區教學科研評估三等獎。

20多年的教學生涯,我當了15年班主任。甚至在擔任工會主席的6年裏,我還繼續擔任了4年班主任。其中,2000年和2002年,我被授予新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2006年被評為第壹屆教育部“十佳後備班主任”。

由於她的努力,2001被曹璐鎮授予“優秀黨員”稱號,2004年被新區授予“優秀園丁”,2005年被社會發展局授予“與我壹起飛,模範夫妻”,2005年成為學校優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