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有32篇課文,包括17精讀和15略讀。教材後面有8篇選讀課文,40個* * *。教材設計了8個題目。分別是:遊遍千山、真誠待人、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活、田園生活、執著追求、故事走廊。其中,第三單元“來自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也有全面的學習內容,使得專題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中華園由五個欄目組成,包括四個固定欄目:口語交流、練習、我的發現、日積月累;還有“寬帶網”、“趣味語言”、“展臺”或“成語故事”,在全書的八個語言園中各安排兩次。這本書要求認識200個單詞,寫200個單詞。要求知道的單詞安排在精讀和略讀課文中,列在課後生詞中;要求寫的單詞,在精讀課文後,以方塊的形式排列。
二,教材的主要寫作特點
本卷是在四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和思路都是壹樣的,體現了整套教材的壹致性。本文著重討論本卷的幾個主要方面。
(壹)專題部分,整合教材
這本教材的編排仍然是主題成分式。根據課標提出的教材“避繁就簡,突出重點,加強整合”的要求,本書在寫作中加強了整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引導學習和整合單元內容。
在本書八個單元的介紹中,對學習內容進行了提示,指出了題目,布置了學習任務。在內容上,盡量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單元學習;在語言敘述上,體現文學色彩,強調感染力。
2.精讀和略讀的聯系與融合。
為了體現單元整合,加強精讀和略讀課文的聯系。這本書在精讀和略讀課文之間用“連接詞”安排。這段話承上啟下,內容突出,過渡自然,明確指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反映了從精讀到略讀的閱讀訓練過程,使精讀和略讀課文形成了更強的整體感。
3.單元學習活動的整合與綜合。
單元整合不僅體現在課文內容中,還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活動中。這本教材繼續加強主題內學習活動的整合,力求以連貫嚴謹的方式設計所有的活動。本書繼續在每組課文後安排壹個“單詞清單”,將學生在這組課文中的單詞進行匯總,讓學生自己檢查測試,復習鞏固。
(二)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綜合學習”安排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重點。這本教材繼續安排兩個綜合研究。壹個安排在“來自自然的啟示”的題目中,要求觀察自然現象或收集信息,調查訪問,交流從中得到的發現或啟發;也可以做實驗,或者做小發明。壹個是安排在“農村生活”的題目裏,了解農村風光和百姓生活。
(三)強化學習指導功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作為中學最後壹冊,本冊依然采用第壹人稱“我”的語言敘事模式,繼續強調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為了體現文本交流,精讀文本仍然以氣泡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質疑和提出疑難問題的能力。泡泡的內容有:引導學生理解單詞和課文;引導想象;體驗文章的結構特點;指導課外閱讀等等。
豐富教科書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語文要讓學生“更直接地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本書繼續安排課後“資料袋”,增加了課文背景或相關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語文園裏的“寬帶網”布置在壹、四組,引導學生收集有關祖國五嶽五淡湖的信息,以及了解有關戰爭帶來的災難和英雄事跡的事實,從而擴大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本書通過精美的文選,培養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1.能讀200字寫200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和詞典,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能熟練地用鋼筆寫正楷,用毛筆抄寫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驗課文中表達情意的關鍵詞。
5.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記敘文的主旨。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與同學收集交換圖書資料。
7.談話過程中認真傾聽,養成征求意見和與人討論的習慣。聽的人能抓住主要內容,簡單匯報壹下。能夠清晰的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關註身邊的事,勤於寫作。能把內容寫清楚具體。會寫短信短箋。能夠糾正練習中有明顯錯誤的單詞和表達。
9.在綜合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收集信息,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材內容和教學建議
I .識字和寫作教學
識字和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是閱讀練習的基礎。因為中學生有壹定的自主識字能力,識字模式可以進壹步調整。
對於所認識的單詞,由於精讀和略讀中的生詞都是註音的,所以學生認詞並不難,學生可以自學。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的生詞或易混淆的生詞進行引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識字方法記憶生詞。所選課文中的生詞都是不註音的,為了讓學生自主閱讀,查字典準確閱讀,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課外閱讀,通過各種渠道主動閱讀,擴大識字量,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能寫的單詞安排在精讀課文裏,配合課堂教學完成。
二,閱讀教學
這本書既要完成中學生的閱讀學習目標,又要為高年級學生的閱讀做準備。它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習的壹個重要階段,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隨著年級的增長和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課本中精讀課文的數量會逐漸減少,而略讀課文的數量會逐漸增加。
1.精讀課文教學
(1)指導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最頻繁、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驗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這本書的教學還是要強調閱讀訓練。這本書的默讀要在學生默讀、不動手指、不動嘴唇的基礎上,加快默讀的訓練。默讀完後,要有自己的感受,對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討論交流活動。應該有壹個提高默讀能力的訓練過程。教學中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默讀,逐步提高默讀的要求,使訓練落到實處,不能急於求成,流於形式。
(2)精讀單詞和短語,積累語言。
單詞訓練是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本書的教學要繼續研究單詞和短語的意義,結合聯想和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單詞和短語,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在這本書裏,課後練習的單詞和短語的學習和積累是靈活機動的,比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寫下自己喜歡的句子。這種安排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在教學中要加強檢查和交流,實施訓練。
(3)精讀,感悟。
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壹個重要方面。教這種教材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和文體特點,利用課後練習,課文中的氣泡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精讀課文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課文內容。第二,在閱讀中,要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深入思考,發展聯想和想象,還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進壹步理清課文的組織和思路,從而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第三,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感性的方式閱讀文本,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文本的人物和情節中,了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略讀課文教學
本卷整理15略讀課文。按照葉聖陶的“就教學而言,精讀為主,略讀為輔;然而,略讀教學需要概述和期望自我滿足。略讀教學要求不同於精讀要求。
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第壹,對內容理解的要求低於精讀,壹般是“約法三章”。抓住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就行了,單詞和句子的理解不是重點。第二,在方法上,教師要多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中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自己去讀課文。並且以後會進壹步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3.文選教學
這本教材之後安排了八篇選讀課文,內容基本對應單元,讓學生自己完成。這類課文屬於選擇性學習,不宜在教學中統壹要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和個人情況決定是否選擇。選擇時,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插入相關專題單元閱讀,也可以作為期末綜合復習資料,集中安排閱讀,讓學生課後獨立完成閱讀。教師可以酌情提出要求和檢查,通過指導和交流來促進閱讀。應該鼓勵主動閱讀的學生,激發學生在課後進行更多更廣泛的閱讀。
第三,“中國園林”教學
這本書安排了8個口語交際。分別是:來吧,我們去春遊吧,對人坦誠的事情,來自大自然的啟示,小型記者會,關於熱愛生活的故事,鄉村生活,壹個我欣賞的人,給妳推薦壹本書。其中《自然的啟示》和《鄉村生活》作為口語交際屬於“綜合學習”的壹部分。另外六次是根據專題和學生的生活、思想實際安排的題目。
本書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要註重相互間的交流,還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特別是要隨機訓練和規範學生的口語表達,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表達欲。
要根據題目內容,設計導入方法,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實踐,有話要說,愛說。另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說話時不要打斷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思想,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2.在交流中,註意語言的規範和引導。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語言表達準確生動,內容豐富,思路清晰,使學生的口語表達在引導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引導要分層次,逐步提出表達要求。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口語交際中的不足,及時講解相同的問題,隨時規範學生的口語,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3.對所有人來說,培訓已經到位。
教學要面向所有人,教學不能有死角。我們必須想辦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每個人都有機會鍛煉,在雙向或多向互動中積極思考,逐步提高學生的傾聽、表達和反應能力。
4.將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活動中。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和語文活動中,在回答問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註意學生的口頭表達,隨時糾正口頭交流中的問題。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大膽地與他人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養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
5.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
註意自身表達中存在的問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能有效提高口語表達水平。在教學中可以隨時引導學生進行評價。這本書可以評價聽的人是否能抓住主要內容,是否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判斷是非、優劣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習慣。
第四,習題教學
本冊習題安排在“中華園”中,每冊8次,作為壹次完整的習題訓練;另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三個小筆練習作為片段練習。
這八次分別是寫校園風光、事物和事件,寫自己的想法,寫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發現,看圖寫想象,寫熱愛生活的人和事,寫對農村生活的感受,寫壹個我敬佩的人,自由表達。其中,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熱愛生活的人和事,農村生活的感受,壹個我崇拜的人,這四個內容是壹個說和寫的安排;另外四項是口語和寫作的單獨安排。這八個練習有以下特點:
1.拓寬題材範圍,打開學生習題選擇的空間。
拓寬練習的範圍,讓學生有東西可寫,這壹點在本書練習的編寫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八個話題包括寫人、寫事、寫風景、寫生活、寫感受、寫經歷。每個學生都有東西可寫,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寫實、想象等作文類型。
為了體現“可以非正式地寫下自己的經歷、感受和想象”的課程標準,本書不僅在內容上拓寬了習題的範圍,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種習題類型。現實的是妳觀察看到的人、景、事、物;還有人寫想象,比如看圖,寫童話。寫實是讓學生從生活的真實出發,寫出自己的所思所見所感所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認知能力;寫作想象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有寫作的材料,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思考和寫作。
3.註意練習後的溝通和評價。
評價和交流是學習寫作文和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用文字表達的意願,增強練習的自信心。從這個基本點出發,本書大部分在習題的布置上提出了交流與評價的要求。比如《中國園林二》的寫法,要求“寫完後可以讀給對方聽,然後根據別人的意見修改”。這本書重點糾正練習中有明顯錯誤的單詞和短語,以及其他有明顯錯誤的地方。
習題教學應註意以下幾點:
1.啟發引導,讓學生享受寫作,熱愛寫作,對寫作充滿興趣。
課程標準中年級提出:“讓學生願意用文字表達自己”。這本書還是從培養寫作興趣和降低寫作難度入手,讓學生不受文體和篇幅的限制,寫出自己的經歷、感受和想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專題學習,讓學生將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和所學的表達運用到練習中。也可以靈活處理“口頭交流”和“鍛煉”,可以先鍛煉再交流;也可以先社交再工作。寫作時,不要對寫作進行規定性,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不要被形式所束縛,而要專註於及時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讓學生覺得寫作是壹件愉快的事情。
2.真情實感,內容具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寫作真實具體是小學作文的基本要求。在引導中,要鼓勵學生如實表達,比如寫自己崇拜的人,可以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去觀察和尋找。寫習題時,要要求學生寫出道理和實情,不要寫假話、空話和套話。在教學中,也要引導學生寫具體。
3.讓學生經常練習寫字,養成經常寫字的習慣。
“小作文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常規練習活動。這本書有三個小練習,分別是“想象人物的表現”、“讀後感”和“想象周圍人的評價”。“小筆練習”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練習時間要短要快。教師不應超越他們的要求,把他們當作中國園林中的“練習”。此外,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練習寫作,作為日常要求,也可以鼓勵他們隨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觀察記錄在日記中。
4.鍛煉交流評價,重在鼓勵。
對教學中交流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在寫作前的交流中,給予相互啟發;在練習後的自改互改中,交流寫作方法,加深對自己練習的理解;在作文講評中,互相鼓勵,提高寫作水平。作業的交流評價重在鼓勵學生對作業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把鼓勵放在首位,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總是樂觀愉快地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