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關於研修課程體驗與評價的思考

關於研修課程體驗與評價的思考

這次課程,專家組選了《燈籠與阿昌》和《山海經》兩篇散文,我選了前者。

讀課文,根據單元目標,我把它當作寫作課文。

我當初的教學目標是感受民風,學習散體文風。丁力老師和於明輝老師帶領我們語文組的成員對這壹課進行了潤色,認為這個目標太籠統,不準確,之後又調整為壹個,通過對內容的總結來了解與燈籠相關的民俗。第二,體會作者的家國情懷。第三,學習這篇文章的寫作技巧。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比較隨意和不準確,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導致目標的無效性。這種打磨讓我意識到目標的重要性。

專家組還修改整合了我教學中的三個任務。第壹項任務是關於新單詞。這是壹篇自讀課文,學生可以在課前完成。第二個任務是反映作者的家國情懷,這是本文的難點,我處理得太簡單了。

關於仿擬,將原來以多個事件表達壹個中心的整篇文章仿擬的寫法改為第二段的仿擬,既避免了課堂內容的雷同,又使任務更加具體,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完成任務。

模擬課堂後,我再次修改了教學設計,我又上了壹節示範課。

果然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處理家國情懷的難點比第壹個設計有突破。

繼續學習課程後,大家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議。比如壹開始畫燈籠,老師可以自己畫的更好,不用分組總結故事,讓每個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老師的課也可以更有激情。

丁力老師從細節上給了壹些建議:壹開始不要默讀,太冷清;總結八件事,不建議分組。從節省時間的角度出發,兩組學生可以同時在黑板上寫,最後可以修改8個總結故事;學生自主性不足;在閱讀中,可以深入壹點,先解讀重點詞語,再突出家國情懷;模仿可以處理得更細致。

磨了之後,階級細化了很多,但是階級的提升遠沒有止境。

“磨”和“磨”這兩個字能體現匠心。這麽努力,還怕看不到精美的玉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