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詩人蘇軾作品及簡介

詩人蘇軾作品及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字何中,號東坡居士。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北宋文學家、知名畫家,“唐宋八大家”之壹。和他的父親、哥哥壹起被稱為“三蘇”。他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努力學習。年輕時,他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並表現出許多藝術才華。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進士時,大師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連呼“快!加油!”65438年至0059年任大理鳳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在宗申統治期間,他被任命為太常大夫和開封官員。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外任,被判杭州,改知州、徐州、湖州。元豐二年(1079),禦史臺有人引用了壹首批評新法的詩,以“謗瀆國事”的罪名入獄,也就是所謂的烏臺詩案。出獄後,他被貶到黃州應永,五年後,他被任命為汝州應永。哲宗即位司馬光等舊黨,復為朝廷仆從,任登州知府,中書秀才,翰林秀才,任仆從。但因與司馬光等政見不合,遂請洋職,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後歷任兵部尚書兼仆役、端明堂秀才兼翰林學士、壽禮部尚書。元佑八年(1093),新黨再次上臺。他被貶為徽州安置,後以“譏誚先朝”的罪名被貶為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別家、彰化軍安置。惠宗即位,調任連州安置,任副特使兼永州安置。第三年(1101),傅園被大赦,恢復為晁。回北途中死於常州文中,謚號。蘇軾的文學觀與歐陽修壹脈相承,但他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他認為作文應該“像流水壹樣,壹開始沒有確定的質量,但總是做妳應該做的,總是停在妳停不下來的地方。”“自然文理,體態豐盈”的藝術境界(《謝謝老師的書》)。蘇軾散文作品豐富,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並稱。文章風格簡潔流暢,奔放不羈。施德宏《後記東坡(左右手)池記》說:“其散文潦如水,其浪自然寫。”現存蘇詩約四千首,內容廣泛,風格多樣,但以豪放為主,筆法多變,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謝朓《原詩》說:“蘇軾詩之境界,古今未有,天地萬物,皆得神來之筆。”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從昌黎到東坡益達,是壹代人的壯觀景象。.....尤其是夠不著的,天生壹支健筆,涼得像個悲梨。切在壹起很快,有壹種必須要達到的隱秘感。所以李、杜之後,是大族,不如李、杜初。”蘇軾寫的詩有340多首,突破了寫男女情愛、離別之情的狹隘主題,具有廣泛的社會內容。蘇軾在中國詞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拓展到詞學領域,壹掃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駕齊驅的豪放詞派,拓展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突破了詩與詩的界限,為詞的創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劉辰翁《辛家軒序》說:“字達東坡,光明磊落,似詩,似散文,似天地奇觀。”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家。他以豐富的文學實踐推動了北宋的詩歌革新運動,使詩歌、散文、詞的創作達到高峰。他的文學成就引起了當代和後現代學者的普遍關註。南宋的陸遊、辛棄疾,晉代的元好問,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查,都明顯受到他的影響。蘇軾作品中透露出的舞院思想、自給自足思想,也對後來的文人產生了不良影響。關於他的生活細節,見《宋史》卷338。有東坡全集和東坡詞。本書由六個主要章節組成,分別是《以罰制忠》、《上海誌書》、《Xi玉亭集》、《石鐘山集》、《千赤壁賦》和《教戰守策》。六首詩、惠崇濱江夜景、題西林壁、飲楚清湖上雨(下)、澠池懷古何姿、六月二十七日王虎樓醉書五絕(上)、幾江煎茶;詞作十壹首:水龍隱(花看似非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不歸河)、西江月(拍野拍淺浪)、臨江仙(夜飲東坡酒醉醒)、(不聽打葉聲穿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