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

首先,引導學生大聲朗讀和背誦。學習詩歌的重要途徑是優美的閱讀、情感美和節奏美。如果兩者兼而有之,就能讀懂詩歌的神韻之美。遺憾的是,在我們現在的詩歌教學課堂上,很難聽到節奏清晰、聲音優美、情感飽滿的朗誦。要麽是老師以講課代替閱讀,陷入逐字逐句分析的深潭,要麽是學生功利色彩明顯(應付考試的詩詞默寫),瘋狂背誦。它讓詩歌教學變得索然無味,讓師生疲憊不堪。筆者試圖改變詩歌教學的現狀,並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老師要做好範文閱讀。在每壹首詩的教學中,都要經常認真準備,反復琢磨,反復背誦,這樣才能在課堂上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其次,結合詩歌的內容,給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比如停頓要註意語法停頓和情感停頓;重音要註意語法重音,重音重音,情緒重音。情感的強調是重點,可以使作品讀起來有聲有色,充滿活力,感染力強。情緒壓力多出現在內心節奏感強、情緒激烈的情境中;語速急慢;音準要註意高音,低音,直調,曲折等等。使學生明白詩歌的基調是內斂的,不大聲朗讀是不足以欣賞到鏗鏘的聲音、音樂的美、詩韻的美;不讀書不足以表現其音韻之美;詩歌講究節奏和對稱,不大聲朗讀是不足以感受其朗朗上口、令人愉悅的魅力的。其次,在課堂上要給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糾正學生朗讀中的問題,不要輕易放過學生朗讀中的壹個細節。同學們可以互相評價討論,共同提高。根據每節課解決壹到兩個實際問題,比如處理節奏和壓力。這樣,學生不僅提高了閱讀水平,而且對學習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二,引導學生揣摩比較。編入教材的詩詞都是優秀作品,無論是思想還是藝術品位都很高,其在思維和語言上的創造性往往表現為簡單中蘊含著復雜,簡單中隱藏著聰明,簡單中隱藏著深刻,從而產生不同高度的藝術效果。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凝聚著詩人智慧、情感乃至心血的字、詞、句,真正品味出詩意。否則會讓學生學得索然無味,反而會阻礙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如我教王維的《鳥鳴溪》,讓學生揣摩月亮的驚喜。它是壹個富有內涵的詩意的眼睛,我們可以把它與壹個延長的時期聯系起來。也許是月色皎潔,讓小鳥覺得特別驚喜。也許這明亮的銀輝來得太突然,引起了山鳥的警覺。不然今晚的月亮有點奇怪,讓鳥兒莫名其妙地受驚了。同時也可以作為反向聯想,除了鳥兒驚喜地依偎在溫暖的家中,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光,欣賞白天欣賞不到的美景!試想壹下,如果因為思維的情感性,我們只滿足於把這句話翻譯成月亮,把已經入巢的鳥兒嚇壹跳,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很多古詩詞就是因為這樣壹個字的著色而充滿光彩。在教學中要善於發現,下大力氣揣摩其中的滋味,如下面詩中所加的話:春風和青江紅杏枝使和尚敲月門,清風燕子斜窗含西陵錢球雪雲渡秦嶺家,春水暖鴨先知雲為何破月花影,等等。我在引導學生品味詩意語言的時候,經常用比較的方法來獲得語感。比如《告別劍橋》教學,第壹句和最後壹句:我輕輕地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設計了壹個問題:開頭的輕盈和結尾的靜謐不能互換嗎?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在交流討論中,壹位學生的發言讓大家達成壹致:輕輕的是客觀狀態,靜靜的是主旨,詩人不能打擾那份寧靜,所以靜靜的走;安靜不僅包括周圍環境的安靜,也包括作者心理的安靜。也許作者寫到這裏很平靜,所以自然不能換到前面。他認為這是作者不願意打擾何康河的寧靜和美麗。他之所以理解深刻,是因為他從對語境的把握中找到了感覺。

第三,啟發學生聯想和想象。語感教學需要大量的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語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重視聯想和想象。現在以教學詩《荷葉無限艷,荷花別樣色》為例來說明。1.

感覺、聯想和想象。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積累,通過不同感官的交流和傳遞,使詩歌意象得到豐富和強化。在以視覺擴展的點面輻射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將荷葉、荷花等意象從視覺傳遞到嗅覺、味覺、觸覺。微風帶來了荷葉和荷花的香味。在這六月炎炎夏日,真的是沁人心脾,清涼爽口!2.

動態和靜態的聯想和想象。我們在欣賞詩歌時,往往會把靜止的變成靜止的,或者把運動的變成靜止的,以此來增強畫面的生命力。如上所述,盡管我們已經想象出了重現詩中的元素,如形狀、顏色和味道,但它仍然是壹幅孤立的靜態畫面。我們不妨進壹步想象:朝陽冉冉升起,微風徐徐吹來,明媚的陽光將金色的眼線撒滿荷葉,湖面上有陣陣紅浪綠浪,悠揚的漁歌在空中回蕩,既增加了畫面在光和色上的豐富性,又突出了風景。

第四,引導學生親自觀察。如果在詩歌教學中切斷了語言與學生生活的密切聯系,再優秀的作品也很難感受到它的意義和情意。因此,教學應以學生的自我感受為基礎,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的要求,用自己的感受、方法和技巧來引導學生體驗和接受作品的情感,而不是教師直接註入。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創設情境,有意識地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讓他們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有強烈的* * *音。我在教壹個深山秋夜的時候,動情地描繪了壹幅清新動人的深山秋景圖,於是學生們自然會隨心所欲地動起來,把這壹幕變成我自己的,他們會走在秋雨沖刷過的山谷裏,呼吸著清新濕潤的空氣,聞著松脂、竹葉、荷花的清香,看著荷葉上滾著晶瑩的水珠和波光粼粼的漣漪,聽著山泉的潺潺聲,聽著彈紗姑娘舒適歡樂的笑聲。於是我陶醉於詩人筆下的田園風光,領略了祖國山川的壯美,從而潛移默化地陶冶了他們的審美情趣,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在詩的最後兩句,我結合王維的身世提出壹點小建議,讓同學們很快體會到詩人在隱逸與隱居中的怡然與飄逸。

第五,讓學生養成批註的習慣。註釋是閱讀詩歌的重要方式。韓愈在《學解》中說:記錄者必提其要,編造者必鉤其玄機。引導和訓練學生學習註釋方法,形成註釋習慣,是檢驗和提高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力的重要途徑。壹個學生能敏銳地掌握詩歌並欣賞它。說明他語感很好。註釋閱讀的突出特點是意義(註釋)伴隨著詩歌而來。他們在讀詩的過程中,感其所想,感其所想,暢所欲言,可詳可略。批註是壹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其前提是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這種尊重民主、平等、安全、自由的氛圍中,學生走進詩歌,或默記,或理解,或質疑,或探究,或用筆隨時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效地訓練了思維,增加了讀詩的興趣。我通常讓學生在學習壹首詩之前展示他們的評論。通過交流,大家互相啟發,互相批評,互相激勵,效果顯著。學生的壹些評論很有原創性,是我備課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過的,還挺有啟發性的。對於壹些評論不到位,語言表達不規範的地方,我壹直想和妳壹起幫他修改。有不同的觀點導致學生之間的討論。註意尊重和鼓勵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只要有理有據,就予以肯定。在學習《重返田園居》之前,看到同學們的壹些評論,比較激動。比如誤入塵網的錯誤,同學們評價:表達深刻,體現了詩人深深的自責和悔恨。在柳蔭榆樹的後檐上,李濤羅塘前的學生們用他們的想象力註解:榆樹和柳樹在夕陽下揮舞著可愛的綠手掌,輕輕地撫摸著房屋的後檐。微風吹過,英語繽紛,清香沁人心脾。田園風光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