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清楚我們在討論什麽。如果妳不知道這壹點,妳可能會對雞鴨有不同的看法,就不會繼續下去了。比如素質教育,應試教育,都是目前比較熱門的話題。壹說到教育,前面的定語馬上就出來了。素質還是考試?這樣談潛意識,就把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對立起來了,然後就成了素質教育和考試的對立。話題翻了壹遍又壹遍,丁家壹人過井。然而,事實是這樣嗎?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矛盾嗎?素質教育沒有考試嗎?
那麽就有必要問了,什麽是素質教育?什麽是應試教育?
查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在教育的各個方面,全面實施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應試教育是“單純以培養學生應付考試的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育。"
可以看出,從感情色彩上看,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素質教育是積極的,應試教育是消極的。這沒有錯,但要註意的是,它們並不是截然相反的反義詞。素質教育也要考試,而不是不考試。考試也是素質教育之壹,這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但素質教育並不是簡單地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學者楊江南在《教學反思:高分與素質並重的學習方法》中指出:素質教育的真正障礙不在於考試的存在,而在於教師、文化和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素質教育可以很好地應對考試,而且會比應試教育做得更好,因為它可以通過綜合素質的提高,從長遠的角度提高考試成績。
弄清楚了這壹點,我們對壹些論點、觀點或建議的判斷就更容易了。那些把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對立起來的觀點,那些認為素質教育不需要考試的觀點,聽起來是那麽回事,但其實想想是多麽的荒謬。
年僅13歲的深圳市實驗學校初三學生劉波,於65438年6月29日參加了深圳市CPPCC第六屆二次會議。他提出“不要讓壹張卷子決定我們的未來”,洛陽卷子壹度貴。這有意義嗎?是的。生活無處不在,不只是壹張考卷。但是,作為炮彈攻擊考試制度是錯誤的。考試是應試教育嗎?考試不是素質教育?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作家莫言3月4日在CPPCC分組討論時發言,提出我國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時間過長,基礎教育比重過大。建議中小學學制由12改為10,取消“中考”和中考。可以建議,可以討論,只要是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問題不是要不要考,而是怎麽考,考的時間,考的次數等等。
其實這些年來,雖然“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紮紮實實”,但也有很大的改革。比如關於中小學作息時間的安排,作業的規定,高考分春考和夏考,保送推薦制度壹直存在。
如果考試真的取消了會怎麽樣?這是需要直面的。那些把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混為壹談的人,那些認為不考試就是素質教育的倡導者,他們的觀點是什麽?
從文化發展史來看,詩歌、文學、哲學出現較早,繪畫較晚,鋼琴傳入,甚至更晚。為什麽?繪畫和鋼琴都是貴族的東西,奢侈品,都是高大上。現在說素質教育,好像是要去學畫鋼琴的古箏,但是窮人家的孩子能負擔得起嗎?不要考試,窮人家的孩子。那妳拿什麽和別人比?出路在哪裏?有錢的孩子都在爭爹,上好學校,上培訓班,請家教;窮人家的孩子呢?我養不起我爸,只能上窮學校,天天“開心”。我不學習,不考試。事實上,這種“素質教育”違背了社會公平的精神。優質資源向城市和富人集中,窮人繼承父輩的代際貧困。這就形成了壹個惡性循環,富人繼續富,窮人繼續窮。長此以往,國家就不是國家了。窮人家的孩子也有精英,但階層固化,流動性小,上升通道受阻。問題很大。從歷史上看,魏晉以來,九品居中,門閥制度等級森嚴,窮人沒有出路。隋唐科舉的開放,給了窮人通過刻苦學習和參加科研來改變命運的機會。歐陽修和範仲淹都比那個好。後來科舉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有學者研究表明,明初只有20%的進士來自精英家庭,而後隨著時代的延宕,這壹比例壹直上升到60%,萬歷年間進士中有80%來自精英家庭。黃碧和洪秀全都是科舉考試的受害者和失意精英。後來怎麽樣了?壹切都清楚了
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北大清華等名校的農村和貧困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少。李中2006年的壹項研究指出,1990年我國城市和農村適齡人口高等教育入學率分別為2.6%和0.9%。前者約為後者的3倍,而2003年分別為26.5%和2.7%,兩者差距擴大至近10倍。楊東平2006年的研究指出,農村學生在重點大學的比例呈下降趨勢。2000年清華大學農村學生比例為17.6%,比190低4.1個百分點,北大為16.3%,比199低4.6個百分點。名校的大門開在哪裏?沒錢進來是真的嗎?
我在《學習的快樂從何而來?那種快樂是發自內心的,不是真正讀書學習的外人是體會不到的。但不是沒有考試,沒有壓力,沒有競爭,只是壹種外在的傻傻的快感。當妳踏入社會,無論妳承認與否,壹切都存在於此。所謂“素質教育”論者,往往以西方為師,以美國為師,說美國教育孩子是輕松愉快地學習。我的壹個同事還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的時候,我就被這個震驚了。教育從娃娃開始。這種教育太可怕了。都說美國教育孩子輕松愉快的學習,對嗎?是的,但是要做壹些區分。以筆者有限的理解,美國教育的研究生階段可以說是壹流的,要說是的話,指的就是這個階段。基礎教育階段,私立學校壹點都不輕松,但是公立教育的時間縮短了,壹點半放學,壹點半以後黑人孩子在街上玩耍,很輕松愉快。但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呢?和我們有錢人壹樣,忙著上各種補習班,培訓班。讓我們看看我們的鄰國,如韓國、日本和新加坡。學生比中國更受學習之苦。
套用壹句名言,考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不是最差的制度。說素質教育沒錯,但素質教育也要考試,聽信“素質教育”論者兜售的走樣論,很有問題。孩子的家長們,要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