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狄更斯:寫作與天才

狄更斯:寫作與天才

文/蘭若杭哥

我的好朋友們,今天我開始介紹狄更斯。其實大家對這位大作家的熟悉由來已久。有些蘭若只是開始了壹次談話,引出了壹些話題。

後世的人懷念狄更斯的時候,又會想起那句話:妳想靠寫小說謀生嗎?那需要壹個“天才”。同時我也記得狄更斯通過寫小說成為世界頂尖人物,當然是因為他是個天才。然而,無論在什麽領域,真的是“唯壹的天才”才能成功嗎?即使有“天才”,也能自己完成嗎?妳還需要什麽?其實天才是特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所以,每個人都可能是天才。問題在於對“自我”的意識和探索。

1865438+2002年2月7日午夜,英國南部著名港口城市樸茨茅斯籠罩在薄霧中,看不到壹點星光。只有遠處懸崖頂上的燈塔,燈光忽明忽暗,像壹個古怪的精靈狡猾地閃爍著。在壹間舊磚房裏,傳來壹聲啼哭,壹個小生命來到了這個世界。

不那麽寬敞的房子裏,人們走來走去,大人和嬰兒的聲音不時在墻裏回蕩,發出嗡嗡的回聲。狄更斯的小說非常擅長用細膩生動的筆觸描寫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手腳的活動。研究狄更斯的學者說,這是因為房間太小,家庭成員擠在壹起,使得孩子們的視野非常有限,只能看到大人放大的臉和四肢。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最早的視覺印象會保留壹輩子,經常會像放電影壹樣瞬間在妳腦海裏重現。

狄更斯後來寫道:我出生的那天是星期五。深夜,時鐘直指12的位置。小身子壹落地,人們就開始嘀咕,說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多難撞啊,還能看見鬼。狄更斯承認自己生來就有壹種特殊的天賦,是“天才”,或者說是“鬼才”。他建議別人寫小說,這是只有“天才”才能從事的職業,而他就是為寫小說而生的。

對於英國來說,19世紀是壹個輝煌的時代,尤其是在本世紀下半葉,“歐洲祖母”維多利亞上臺並繁榮,“日不落帝國”進入巔峰。人才濟濟,群星璀璨,產生了許多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師,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就是其中之壹。

狄更斯的父親是海軍財務室的辦事員,家境不太好。他有壹個姐姐,比他大兩歲,名叫弗朗西斯·伊麗莎白,後來人們都叫她範妮。1848年範妮因肺結核早逝。狄更斯非常難過。幾個兄弟姐妹中,他們最合得來。他們曾經和父親壹起去羅切斯特的Mirtl酒店,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姐姐去世後,狄更斯為她寫了壹篇7000字的紀念文章,回憶歡笑與淚水相遇的童年。這時,他有了寫自傳體小說《大衛·科波菲爾》的想法。狄更斯的好朋友福斯特寫的狄更斯傳記,寫的是狄更斯的童年生活,引用了這篇文章。

當小狄更斯10歲時,他的家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父親無力償還債務,被投入債務人的監獄。因為活不下去了,母親和孩子壹起進了監獄。第二年,狄更斯在壹家鞋油作坊當童工,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只有在星期天才能帶些食物到監獄與父母團聚。

狄更斯的父親後來繼承了壹筆遺產,這筆遺產還清了他的債務,走出了監獄。在此期間,狄更斯曾經上過學,但最終因為家境貧寒而輟學。算起來,他壹生只受過四年正規教育,因為刻苦自學而成為著名作家。

狄更斯的父親愛讀書,尤其是讀戲劇。他是壹個戲劇愛好者。在家裏,他總是讓狄更斯在自己喜歡的劇中扮演各種角色,然後壹起探討自己的演戲經驗。他還教狄更斯帶著感情背誦詩歌,鼓勵他開始寫作。在父親的影響下,狄更斯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閱讀了《魯濱遜漂流記》、《天方夜譚》等世界名著。再大壹點的時候,他去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伏案學習,那裏成了他的自修大學,從那裏壹窺文學殿堂的輝煌,邁出了成為學者的第壹步。

當人們提到狄更斯的父親時,他們總是用憤世嫉俗和揮霍無度這樣的詞來描述他。其實這是不公平的。如果沒有老狄更斯對兒子的影響和引導,也許就不會有壹個文學巨星的崛起。

狄更斯15歲進入律師事務所當學徒,做過法庭記錄員。20歲時,他是壹名報社記者,從事下議院的報道工作。這使他能夠仔細研究英國政界,觀察其利弊。因為工作的需要,年輕的狄更斯把自己的足跡印遍了倫敦的大街小巷,廣泛接觸社會,深入閱讀世界。這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材料積累和思想認識做了充分的準備。

狄更斯研究者托馬斯·瑪琳(Thomas Marlene)說:狄更斯如此熱愛倫敦的街道,以至於他非常關註這些街道。“他總是在觀察和傾聽,回應倫敦生活中所有的悲傷、歡樂、荒謬和無助。這些小小的觀察成了他未來創作的源泉。”雖然,在狄更斯眼裏,倫敦充滿了混亂,滿大街都是灰塵和廢紙。然而,小說中的許多情節都與這個巨大的“垃圾場”有關。狄更斯將“垃圾”分類,甚至洗出無價之寶,成為“黃金清潔工”。

1836年,狄更斯出版了《波茨隨筆》,用生動的筆墨描述了倫敦街頭的日常經歷,受到文壇好評。同年,他趁熱打鐵,發表了連載小說《匹克威克的故事》,壹炮而紅,轟動文壇。這是壹部幽默的作品,壹個老先生的遊記,只看到主角的眼睛亮亮的,直射當時英國社會的陰暗面,層層揭露,嬉笑怒罵,毫不留情。

這本書出版後,很多人爭相閱讀,評價這是壹幅色彩斑斕的維多利亞時期的街頭風俗畫。《匹克威克外傳》的成功讓狄更斯增加了對生活的信心,發現了自己的才華,從此決定以寫作為職業。

1836狄更斯24歲,娶了凱瑟琳。從1837到1839,狄更斯夫婦在倫敦度過了新婚時光。在那裏,他完成了《霧都孤兒》的寫作。

從65438年到0842年,狄更斯訪問了美國,然後和家人去了歐洲,在瑞士、法國和意大利生活了壹段時間。他創辦了名為《每日新聞》的全國性報紙,並成為主編。從65438年到0858年,狄更斯走遍了整個英國。他所到之處,都有許多崇拜者圍著他,請他站在舞臺上大聲朗讀自己的作品,從而開啟了他壹生中獨壹無二的閱讀旅行時代。從1867到1868,他再次前往美國,對這個新世界中的新興資本國家進行了深入的觀察。

1870年6月9日,已經遠近聞名的狄更斯在寫他人生的最後壹部小說《埃德溫·德魯伊之謎》時撲倒在書桌上,突發腦溢血去世。狄更斯是壹個勤奮的作家,他直到生命的最後壹刻還在寫作。他壹生寫作,給世人留下了14篇小說,還有許多短篇小說、遊記、戲劇、散文。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匹克威克的故事》(1836)、《霧都孤兒》(1838)、《老古董店》(1841)、《董貝父子》(1848)和《大衛·科波菲爾》。

狄更斯去世前留下遺囑,上面寫著:“請把我的葬禮辦得簡單明了。不要張揚。不要在報紙上發訃告...把我的名字用普通字體刻在墓碑上就行,不用加任何‘先生’和‘閣下’之類的字眼。也請朋友們不要為我建碑,不要為我寫悼念文章。我的書會讓人們記住我,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後人尊重狄更斯的遺願,葬禮從簡,骨灰安葬在威斯敏斯特的“詩人之角”。墓碑上寫著:“他是窮人、苦難者和被壓迫者的同情者。”人們唯壹違背作家意願的,就是讓壹塊樸實無華的紀念板靜靜地立在樹林裏,以表達對這位偉大作家永恒的向往。

後世的人懷念狄更斯的時候,又會想起那句話:妳想靠寫小說謀生嗎?那需要壹個“天才”。同時我也記得狄更斯是靠寫小說成為世界第壹的人。當然,他是個天才。然而,在任何壹個領域,他僅僅靠“天才”就能成功嗎?妳還需要什麽?其實天才是特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所以,每個人都可能是天才。問題在於對“自我”的意識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