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甘肅文化、絲綢之路西樵通道、河西走廊和河西四縣

甘肅文化、絲綢之路西樵通道、河西走廊和河西四縣

甘肅文化、絲綢之路西樵通道、河西走廊和河西四縣

(1)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咽喉

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是甘肅省絲綢之路交通網絡的聚集地。雖然有不同的方向和經過的區域,但大部分道路最終都匯聚在壹個方向,進入河西地區,這與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有關。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敦煌。東西長約1200公裏,南北寬100至200公裏,像壹條狹長的走廊。走廊的南面是著名的祁連山(又稱河西西南山),終年積雪,難以攀登,而祁連山的南面也是山多,路難走。走廊以北是龍首山、鶴立山、馬宗山(河西又稱北山),這些山之外是騰格裏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無人居住區。在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情況下,靠人爬山、穿越沙漠是極其困難和危險的。而中部地勢平坦,祁連山融雪水灌溉土地,形成水草豐美的區域,可用於農業和放牧。由於河西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自東向西的行人和商隊大多經過這條走廊,河西走廊成為天然的平坦通道。

(2)絲綢之路重鎮河西四郡。

絲綢之路正式開通前,河西走廊屬於匈奴領地,匈奴國王秀圖、匈奴邪王等部落在此遊牧。121年前,邪王匈奴向漢朝投降,漢朝先後在河西設酒泉、武威、敦煌、張掖四郡,合稱河西四郡。從此,河西走廊成為中原通往西域的著名通道,中外文化交流的聚集地,中外貿易的中轉站和貿易中心之壹。

(1)河西將涼州。武威,位於河西走廊最南端,是絲綢之路進入河西走廊的門戶。漢武帝在武威設縣。武威郡原為匈奴所建,稱蓋藏城,漢人誤稱古藏。東漢時,武威縣由漢代民勤縣東北遷至古藏,故古藏又稱武威。曹魏時期,涼州刺史遷至此,武威又稱涼州。武威毗鄰河西走廊入口,地勢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東西方交流和中外貿易的重鎮。西漢“天下紛擾,唯河西安”,“古藏謂富城”(《後漢書·孔子傳》)。武威“地廣人稀,水草適牧,故涼州之畜饒於世”(《漢書·地理》)。金代永嘉之亂後,涼州沒有發生大的動亂,生產比較穩定。人們逃離涼州,成為富人聚集的地方。唐武帝年間,郭命部下屯田,涼州“積軍糧十余載,牛羊散野”(《張掖縣誌·正史》)。武威蠶桑業發達,盛產白絲,不僅是貢品,也是出口產品,銷往西域各國。由於武威等地生產貿易大發展,“貨幣堅挺,城日四合壹(壹般壹日三集,此處壹日四集),凡住郡者,幾個月不盈利”(《孔芬傳》)。隨著貿易的繁榮,武威成為絲綢之路上的壹個大的貿易集散地。當時,許多外國商人在武威非常活躍,遠離鹹海的粟特(隋唐郭康)商人也來到武威從事商業活動。“粟特國,在青脊之西,是蔡的故裏,居住在大澤(鹹海)...它的商人首先在涼爽的土壤中出售商品”(舒威,卷102)。由於西域商賈雲集武威,帶來了大量的錢幣,以至於南北朝時,武威使用西域金銀幣。在唐代,武威成為國際交流的中心城市之壹。由於軍事政治地位的重要性,特別是當時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壹些胡商在此居住,從事開關貿易,武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玄奘途經武威時,親眼目睹了武威的繁華,稱贊“涼州為河西大都會,西有國,右有國,商賈夫婦無止”(《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壹)。開元、天寶年間,由於絲綢之路的暢通,武威的貿易繁榮起來,唐代壹些詩人也在詩中描繪了武威的盛況。元稹在《西季良》中寫道:“聽說過去西涼洲人口稠密。酒酣耳熱,紅藍旗為粉條樓。”天寶初,岑參曾經在高仙芝的門下任職,節度使在河西。他在《涼州亭判官夜集》壹詩中描寫武威“掛城頭於彎月,城頭照涼州於月。涼州七城十萬戶,胡人能彈琵琶。”反映了武威人口多。當時人口已經超過10萬,很多都留在涼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過壹首詩叫《西涼歌妓》,詩中說:“西涼歌妓,西涼歌妓,蒙面胡人,假獅子。.....紫髯眼深,攛掇他在跳梁前發表壹番話。”胡人舞獅又叫“西涼藝妓”,李端《胡騰兒》詩也說:“胡騰兒是涼州人,皮似玉鼻錐”。南北朝時期出現的西涼樂,隋唐時期的西涼歌妓、涼州二,都是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西涼和涼州已經成為當時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2)張掖,河西重鎮,張果擁兵之地。張掖是絲綢之路重鎮,位於河西走廊中心,北依居延,長城沿線。是走廊中間抗擊匈奴的主要軍事支撐點。張掖名字的意思是“斷匈奴之臂,掖張中國”。漢武帝設立張掖郡是為了?市由縣管轄(?德成本來就是匈奴?國王居住的土地),所以呢?德城,又名張掖,位於今張掖市西北。十六國時,居曲孟勛建立的北梁(401-439)以張掖為都城。西魏、北魏、北周時期,在此設贛州府,故又稱贛州。唐末五代,回鶻人在此建立政權,稱為甘州回鶻。西夏時,甘州被稱為壹真郡。元代在張掖設甘肅道、甘肅省總督府。明代曾是陜西行都司(轄河西各地)所在地。

張掖是古代河西絲綢之路交通線上的重要十字路口,絲綢之路連接長安、中亞、西亞。南北有從西寧、居延到蒙古北部的草原絲綢之路,均以張掖為樞紐,在溝通中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張掖也是中國早期民族集市的中心,月氏、烏孫、匈奴等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中亞昭武九人都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張掖縣西北的昭武(在今臨澤縣雅暖、板橋鄉壹帶),這反映了張掖地區與中亞的內在聯系。特別是隋朝,張掖成為國際貿易市場。“西域各國得知張掖在市面上,皇帝下令時刻保護”(《新唐書·裴舉傳》)。609年6月,楊迪到張掖會見西域27個國家的使臣和商人,中外貿易達到* * *。甘州回紇建立政權後,張掖成為西域回紇商人進入中原的落腳點。甘州回鶻以張掖為基地,與中原王朝進行貿易往來,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張掖水資源豐富,有河水、泉水、山谷水等水源灌溉成千上萬的良田。是河西主要農區和重要牧區,自古有“金張掖”之稱。張掖大米久負盛名。早在武則天時期,甘州刺史李漢同就在張掖屯田種植水稻,黑河岸邊的烏江稻更是聞名遐邇,時時刻刻受到人們的稱贊。因為盛產大米,古贛州酒店擅長用大米釀酒。有壹種用米做的壇子酒,用黃酒和雞湯混合,再把叢生在張掖則周圍的蘆葦剪成管,客人就可以照著管來吸。這種古老的酒和飲酒方法被杜甫譽為“魯酒”(《絲路史》)。張掖的大米成了詩人贊美的對象。明代郭申《觀割稻》詩贊:“贛州北有水有雲,每逢秋深,我看黃。隋老蓮域色多美,比龍更香。”據文獻記載,張掖古城四周地勢平坦,建築縱橫交錯,泉水溪流,沼澤海灣,蘆葦叢生,水草交叉,藕塘養魚。元代張掖人嚴步華在其《支竹詞》中描寫了張掖酷似江南的美景:“湖頭水開荷花,夜半鐘在何處響?”郎半夜來魚,亂浪月色。“張掖不僅是‘張果的懷抱’之地,也是風景秀麗的魚米之鄉。

(3)河西安全的咽喉——酒泉。酒泉,位於河西走廊西部,是絲綢之路上的又壹重鎮。121年前,漢武帝建立酒泉郡,郡治於福祿。《河西舊事》說:“謝哀所建福祿城,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稱酒泉。”十六國時期,西涼遷都於此,北魏時屬敦煌管轄。隋朝初,酒泉改為蘇州,由福祿郡統治,又稱蘇州。隋末,福祿縣改為酒泉縣。五代北宋時期是甘州回紇的中心,西夏時期是繁河郡。酒泉是“外族進貢之道,出師之道”和“戎羌通驛之道”,是保障絲綢之路安全的軍事前哨。漢朝對匈奴用兵,出自酒泉。據說當年霍去病率軍攻打匈奴來到這裏,漢武帝給他酒慶祝。因為人多酒少,他就把酒倒進泉水裏和戰士們壹起喝。現在酒泉東泉湖公園有個亭子,亭子邊上有個泉,就是它的地方。酒泉是河西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福祿城有壹座東門樓,是晉代謝哀修建的,也就是現在的酒泉鼓樓。鼓樓四面鐫刻著“東有華嶽”、“西有義烏”、“南有祁連”、“北有大漠”,足見酒泉在中外交通中的重要地理位置。

明代是絲綢之路復興繁榮的時期,酒泉在明代絲綢之路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酒泉是西方商人的聚集地。哈立德(在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通過酒泉向北京派遣使者和商人。當時,許多西域商人和使臣從蘇州出發前往東方。從元朝開始,很多撒馬爾罕人和喀什人在這裏做生意,結婚生子,就像土著壹樣。《明史·西域傳》說:“元朝還有許多回世的人,住在甘肅,所以被群臣所遣。”酒泉是古代軍事重地,也是西域各國的交通重鎮。

④華容道首府敦煌。敦煌是漢唐時期的軍事重鎮和國際化都市,位於河西走廊西端,南有三維山和鳴沙山,北有戈壁,中部為黨河下遊沖積的平原。

中國古籍對敦煌的記載由來已久。《尚書·龔宇》記載“黑水河只在雍正府”。馬端臨在《文心雕龍·永州篇》中解釋《永州篇》時,將敦煌置於雍正府的版圖之內。我國很多古代神話傳說也涉及敦煌。如《淮南子註疏訓》曰:“前神農治天下也...其地南達趾,北有幽都,東有燕谷,西有三危。”《尚書·順典》載:“工於幽州,樂於崇山,逃三苗於三險,溺於玉山。”李繼孚指出:“三危山在縣城(敦煌縣)南三十裏,山中有三峰,故稱三危。《尚書》中‘三苗在三險’,即此山也。”根據這些記載,敦煌在古代與中原有聯系。至夏商周,敦煌屬瓜州,《愚公山水澤地篇》註曰:“杜林雲,敦煌瓜州亦為國貢,地產好瓜,民負責之。”

戰國至秦漢時期,活躍在敦煌的民族主要有月氏、賽仲、烏孫,其中月氏最為強大。到秦漢時期,越人和烏孫是活躍在這壹地區的主要民族。西漢初,匈奴勢力強大,趕走了烏孫和嶽氏,占領了河西。漢武帝即位後,河西走廊納入漢朝版圖。漢武帝丁原六年(前111),“武威、酒泉分張掖、敦煌兩郡”(《漢武帝史略》)。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中西交流的要道。裴舉曾在《西域圖》中指出,通往西域有北路、中路、南路三條路,但每條路都“發源於敦煌”,所以他說:“它始終是敦煌的咽喉。”(《隋書與裴舉傳》)唐代李繼孚對“敦煌”壹詞的解釋是:“敦,大冶人,以開西域聞名”(《元和縣誌》卷四十)。指出敦煌在中西交流和西漢邊防中具有重要意義,是極其重要的“咽喉”地區。

敦煌是東西方文明的聚集地。敦煌最早受到佛教的影響,成為中國早期佛教的中心之壹。北魏初年,敦煌遍布佛寺,唐代達到頂峰。至少有16座佛教寺廟,900多名僧尼(第壹部敦煌資料集)。虔誠的信徒不僅修建寺廟,開鑿石窟,雕刻佛像,繪制壁畫,還形成了燦爛的敦煌佛教藝術,佛教僧侶在這裏從事佛經翻譯,使敦煌成為中國早期佛經翻譯的重要場所,留下了豐富的佛教經典和其他古代文獻。敦煌歷史地理、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學理論,這壹切構成了壹門國際傑出的學問——敦煌學。敦煌在歷史上是華容道交匯的都城,也是敦煌學的發源地,在今天是眾所周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