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父親在延安林業局下屬的黃龍山林業局工作了多達25年,我在延安學習了3年。這個地方對我媽和全家人來說不僅陌生,還傾註了太多的情感和關心。在中國的眾多城市中,延安無疑是我們全家人心中的第二故鄉。
娘是典型的賢妻良母。早年在老家當過農民,當過村幹部。她對鄰居很友好,樂於助人。她是村裏有名的好人。後來,她隨父親遷居黃龍、浦城,做了家庭主婦。她承擔了太多的生活負擔,贍養老人,撫養兒孫。尤其是父親去世前,臥病在床四年。每天,他送藥,送飯,打掃衛生。母親飽受身心疲勞之苦,面容憔悴,額頭布滿皺紋。父親去世後,我想盡辦法安排她去了北京、上海、海南等城市,去了黃山、華山。但都是跟團去的,沒有機會親自陪她。上周接到壹個老同學的電話,說孩子結婚了,催我去參加,所以想帶媽媽回延安。我71歲的母親欣然同意,當天晚上就從老家來到了Xi安,準備和我壹起回延安。
因為雨水的沖刷,窗外的花草樹木像仙女沐浴壹般,裝扮得讓路人審視,綠得令人著迷。這綠,比起陜北的記憶,深了許多倍,有些不可思議,又比江南的綠淡了許多。在這濃淡適宜的景色中,動車緩緩而快速地進入了延安地界,這讓娘想起了延安。她是1972年來到延安的,已經43年了。當時她父親的單位組織她壹家去革命聖地參觀學習,她用幾輛大卡車把我的戰友從黃龍縣接到延安。在她的記憶中,延安荒涼,到處是黃土丘陵,城市小,人窮,各方面條件落後。比起蒲城的老家關中平原,延安是個窮地方。那時候我才4歲左右。我依稀記得和大人壹起到處走。有人在壹個大院子裏接待我們喝水。當我們到達橋時,有壹輛架子車在賣水果。其他印象不是很深。那是我和媽媽第壹次出城。晚飯後,我們三個人在延河大橋合影。爸爸媽媽穿著簡單整潔的衣服,對革命聖地的敬畏之情溢於言表。照片中,我的手直直地粘在褲子的接縫處,看起來很幼稚。黃色的照片壹直保存到現在,成為永久的紀念。
兩個小時的車程很快就結束了。晴天下雨,藍天被白雲裝點得像壹幅畫。老同學已經在火車站門口等著了,汽車沿著寬闊的柏油路緩緩前行。媽媽上車後,不顧疲勞,迫不及待地透過車窗接受城市的新面貌。道路兩旁高聳的建築,壹排排的商場和店鋪,川流不息的車流,熙熙攘攘的人群。讓她感受老區的變化,嘴裏不停念叨:變了,認不出來了,變化太大了!
我們被安排住在老城中心的壹家旅館裏。晚上自然是壹群學生的熱情招待。第二天早上,娘起得很早。我們壹起走出酒店,轉身看到了寶塔山。高聳的寶塔再次迎接了我們。沿河大橋接納了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母子二人漫步河邊公園,看著延河潺潺流淌,河水渾如黃河。這條穿越陜北高原的河流,像母親壹樣孕育了陜北大地上的人民,也見證了中國革命最輝煌的轉折。靠在河堤的護欄上,默默凝視著延河,不禁回憶起父親母親壹生的艱辛,試圖還原我們三個人在延河橋頭的場景,願上帝讓父親回到我們身邊,壹起看看延安過去和現在的變化。眼淚奪眶而出,擔心影響娘的心情。我趕緊提議去延安大橋拍張照,老人愉快地答應了。
過地下通道的時候,路上車輛行人很多,上下臺階。我擔心幫助她父親。那雙布滿老繭的溫暖的手早已緊緊握住我的手,大聲說:小心!小心腳下。我知道步入晚年的母親總是為高血壓的我擔心。壹瞬間,壹股暖流瞬間傳遍全身,真的讓母親很擔心。她快50歲了,在媽媽面前還是個孩子。劉和剛的那首《牽著媽媽的手》不禁在我耳邊縈繞。“又牽著媽媽的手/心裏難受/媽媽的腰彎了/媽媽的頭白了/她很痛苦/媽媽想走/我想背著妳走/牽著媽媽的手/眼淚往下流/那雙手粗糙/但她是最溫柔的/牽著媽媽的手/心裏幸福/不要放過最美的等待。
到了橋上,媽媽四處尋找我合影的地方。她高興地走到離橋300米遠的壹個護欄邊說,差不多了,我應該在這裏和妳爸爸合影的。今天我們在這裏照張相吧。我希望妳父親也能來。壹起過來的攝影師反復拍了幾張照片,熱情地用我的手機記錄下了我們。這張照片很快被印了出來。仔細看完,媽媽嘆了口氣。我知道她很遺憾父親沒能壹起回到延安,也知道她堅強又努力的父親沒能支撐他的生活。
我問我媽是不是要去寶塔山。她說她腿疼,不去了。我知道她想調整自己的情緒。此時此刻,安慰的話語已經變得多余,於是我靜靜地陪著媽媽在河邊公園散步,看著周圍的風景。公園裏的路很長,鵝卵石和苔蘚很暗,腳印重疊,仍然歡迎。古樹莊嚴、蒼勁、古樸,樹根裸露。比如老人手背上的青筋,壹座城市的過去和現在,在無數建設者的努力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市中心店鋪林立,人來人往,百年風雨來來去去,因風雨浸潤而更加厚重滄桑,因巨變而凸顯生機與活力。娘感嘆自己生活在這樣壹個變革如火如荼的時代,感嘆老區的變化。走在河邊,悠閑地看著風景,回憶著過去的辛酸、酸甜苦辣,感嘆著今天的寧靜與安逸。
中午,壹群同學聚在壹起,慶祝老同學和孩子的婚禮,談論離別後的變化。壹個又壹個的老同學向母親敬酒,開心地道謝。她為我有這樣壹群好同學而高興,為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而激動。延安在世人眼中是壹個神聖的地方。長期以來,我壹直認為延安是壹片萌發思想和情感的沃土。其寬廣坦蕩的胸懷,是偉人和普通人孕育思想的聖地。延安人民熱情善良的天性為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釀造了豐富而深厚的友誼。每次回延安,心裏都有賀敬之老人的感覺。延安對每壹個曾經在這裏工作生活的人來說,都有壹種家的感覺。當我離開的時候,說再見是壹種心痛。這也許就是這片土地的魅力吧。
旅行不僅是出發,也是回程,不管妳願不願意。下午,我陪媽媽去棗園革命紀念館後,被從東方來的同學送到火車站,動車準時出發。革命聖地慢慢坐上車後,離別之情充斥心頭,母親玩得開心,自然成為我最大的滿足。和媽媽在壹起的時光讓我覺得異常踏實和溫暖。再見!親愛的家鄉,再見!各位同學,有機會我會陪媽媽回去的!
初夏的b在古城。